關于法治建設類的名言警句
1.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不難于聽言,而難于言之必效。(明·張居正)
【釋義】天下的事情,立法并不難,難的是立了法必須執行;聽別人的意見建議并不難,難的是聽了后能去照著做。
2.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韓非子)
【釋義】掌管執行法規的人堅強,就能使國家強盛;掌管執行法規的人軟弱,就會使國家衰弱。
3.無功不賞,無罪不罰。(荀子)
【釋義】沒有功勞就不進行獎賞,立了功的就要獎賞,沒有罪過就不進行懲罰,犯了罪的就要懲罰,公務員考試申論《政法干警申論備考:法治建設名言警句集錦》。
4.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荀子)
【釋義】不進行教育而光殺人,這樣雖然刑罰多但壓不下歪風邪氣;光教育而不實行刑罰,這樣做壞事的人就受不到懲戒。
5.賞善而不罰惡則亂,罰惡而不賞善亦亂。(唐·元結)
【釋義】只獎賞善良的而不懲罰作惡的.就會出亂子,只懲罰作惡的而不獎賞善良的也會出亂子。
6.賞無度則費而無恩,罰無度則戮而無威。(孫武)
【釋義】賞賜沒有一定限度就會費了財物而不能使人感恩,懲罰沒有限度就會雖殺人也不能樹立威嚴。
7.家有常業,雖饑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亂(韓非子)
【釋義】家里有永久的產業,雖遇到饑荒也不會挨餓;國家有永久的法規,雖遇到危險也不會混亂。
8.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三國·諸葛亮)
【釋義】為國盡忠、對時代有益的人就是自己的仇人也必須獎賞,違犯法律、懈怠懶惰的人就是自己的親人也必須懲罰。
9.賞不當功,則不如無賞;罰不當罪,則不如無罰。(宋·張孝祥)
【釋義】獎賞如果不能與所立的功勞相當,就不如不進行獎賞;懲罰如果不與所犯的罪過相當,就不如不進行懲罰。
10.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準繩也。具法者,法不法也;設賞者,賞當賞也。 (《淮南子·主術訓》)
【釋義】所謂法律,就是衡量一個國家是非的標準,也是國王治理國家的準繩。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為了懲罰那些違法亂紀的人;制定獎賞條例,也是為了賞賜那些應該給予獎勵的人。
【法治建設類的名言警句】相關文章:
關于法治的名言警句03-28
關于法治的名言警句推薦05-08
法律建設的名言警句12-16
寬容類名言警句01-31
勵志類名言警句05-29
勵志類的名言警句05-29
建設和諧校園的名言警句03-13
自身正直類名言警句02-09
恰當失當類的名言警句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