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名句80句
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順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馬牛為人穿著鼻孔,要行則行,要止則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為馬牛者幾何?哀哉!——曾國藩這篇文章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曾國藩名句,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1、寶貨用之有盡,忠孝享之無窮。
2、人見其近,吾見其遠,曰高明;人見其粗,吾見其細,曰精明。
3、古之成大事者,規(guī)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4、失意事來,治之以忍,方不為失意所苦。快心事來,處之以淡,方不為快心所惑。
5、君子貴通天下之志,疾惡太嚴則傷公明之體。
6、這顆心狹猛急躁又清高狷介,絕對不是承載厚福的表現(xiàn),應當努力轉到寬大溫暖暢和方向去。
7、忍耐冷清忍耐艱苦,忍耐勞累忍耐寂寞。
8、心要安定,氣要安定,神要安定,體要安定。
9、凡用兵打仗,必須儲蓄沒有竭盡的士氣,留存有剩余的力量。
10、我身在軍營中,頗為有以詩文而荒廢正務的現(xiàn)象,以后當切為警戒。
11、不思,故有感;不求,故無得;不問,故不知。——《曾國藩書信》。
12、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欽,到處人皆敬重。——《曾國藩書信》。
13、英才乃制勝之本。——《曾國藩書信》。
14、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審勢擇人。"專欲難成,眾怒難犯",此八字者不獨妄動邪為者宜慎,雖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調劑人情,發(fā)明事理,俾大家信從,然后動有成,事可久。——《曾國藩書信》。
15、進兵須由自己作主,不可因他人之言而受其牽制。——《曾國藩書信》。
16、善戰(zhàn),其得訣在"不輕進不輕退"六字,弟以類求之可也。——《曾國藩書信》。
17、堅守已得之地,多籌游擊之師。——《曾國藩書信》。
18、凡用兵最重氣勢二字。兵勇之力,須常留其有余,乃能養(yǎng)其銳氣,縮地約守,亦所以蓄氣也。——《曾國藩書信》。
19、多躁者必無沉毅之識,多畏者必無踔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jié),多言者必無質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曾國藩家書》
20、虛心涵泳,切己體察。朱子教人讀書之法,此二語最為精當。——《曾國藩家書》
21、剛柔互用,不可偏廢,太柔則靡,太剛則折。——《曾國藩家書》
22、蓋君子之孝,尤重于立身,內之刑家式鄉(xiāng),外之報國惠民。凡吾行事,足令人欽仰者,皆吾所以敬吾親也;凡吾德意,足生人感戀者,皆吾所以愛吾親也。推此以求,則尊顯之道,事業(yè)無窮,未可酷于一哀,限生滅性,不達繼述之義,翻蹈細人之行。——《曾國藩家書》
23、嫁女貪戀母家富貴而忘其翁姑者,其后必無好處。——《曾國藩家書》
24、凡將相無種,圣賢豪杰亦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的。——《曾國藩家書》。
25、立者,發(fā)奮自強,站得住也;達者,辦事圓融,行得通也。——《曾國藩家書》。
26、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圣外王之業(yè)。——《曾國藩家書》。
27、挺然特立,做第一等人物。——《曾國藩家書》。
28、要與世間撐持事業(yè),須先立定腳跟始得。——《曾國藩家書》。
29、養(yǎng)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曾國藩自箴聯(lián)》。
30、宜以真心相向,不可常懷智術,以相迎距。凡人以偽來,我以誠往,則偽者亦共趨于誠矣。——《曾國藩家書》。
31、賢者敬而貴之,不肖者敬而遠之。——《曾國藩家書》。
32、風節(jié),守于己者也;傲,則加于人者也。——《曾國藩日記》。
33、衣冠之族,以清白遺世為本,務要恬穆省事,凡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與之相接。——曾國藩
34、君子多思不若養(yǎng)志,多言不若守靜,多才不若蓄德。——曾國藩
35、見異思遷,欲求長進難矣。——曾國藩
36、能甘淡泊,便有幾分真學問。——曾國藩
37、人皆有愛生惡死之心,人皆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見善不明耳。——曾國藩
38、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則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曾國藩
39、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開端。——曾國藩
40、舉世惟一真字難得。——曾國藩
41、兄弟和,雖窮氓小戶必興,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敗。 ——曾國藩
42、舉止端莊,言不妄發(fā)。 ——曾國藩
43、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則為小人所忌,亦為君子所薄。 ——曾國藩
44、圣賢成大事者,皆從戰(zhàn)戰(zhàn)兢兢之心來。 ——曾國藩
45、尊官厚祿,高居人上,則有拯民溺,救民饑之責;讀書學古,粗知大義,即有覺后知覺之責。
46、君子與小人斗,小人必勝。
47、求靜是初學收心之法,若只在靜上用工,久之習成驕惰,遇事便不可耐。孟子四十不動心,正是從人情物理是非毀譽中磨煉出來,到得無動非靜,乃真靜矣。——曾國藩
48、勤以養(yǎng)生,勤以致富——"人敗,離不得個‘逸’字""天下百病,生于懶也""人不勤則萬事俱廢""千古之圣賢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個勤字"
49、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泄。
50、忿怒二字,圣賢亦有之,特能少忍須臾,便不傷生。
51、處天下事,前面常長出一分,此之謂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謂裕。如此則事無不濟,而心有余樂。若盡煞分數(shù)做去,必有后悔。處人亦然,施在我有余之恩,則可以廣聽。留在人不盡之情,則可以全好。
52、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審勢擇人。"專欲難成,眾怒難犯",此八字者不獨妄動邪為者宜慎,雖世間事各有恰好處,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則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則失難。存心君子,自得之體驗中耳。
53、荊楚九歌,客中聊作枌榆社;江山六代,劫后重聞雅頌聲。
54、蓮香入座清,筆底當描成這般花樣;湖水連天靜,眼前可悟到斯道源頭。
55、舍己從人,大賢之量;推心置腹,群彥所歸。
56、百戰(zhàn)勛威,半壁東南摧上將;九天溫詔,再生申甫佐中興。
57、禁大言以務實。
58、受非分之情,恐辦非分之事。——曾國藩
59、每日默檢,要見這念頭自德性上發(fā)出,自氣質上發(fā)出,自習識上發(fā)出,自物欲上發(fā)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識得本來面目,初學最要如此。——曾國藩
60、"世事癡聾百不識,笑置詩書如埃塵。
61、治心以廣大二字為藥——曾國藩
62、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曾國藩家書》
63、事莫待來時忍,欲莫待動時防。即來思隱,即動思防,如火熾水溢,障之甚難。 ——曾國藩
64、任事者當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設身利害之中。 ——曾國藩
65、天下事當于大處著眼,小處下手 ——曾國藩 《致吳竹書》
66、處事貴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 ——曾國藩
67、君子事來而心始見,事去而心隨空。 ——曾國藩
68、人之處于患難,只有一個處置。盡人謀之后,卻須泰然處之。 —— 曾國藩
69、儉以養(yǎng)廉,直而能忍。出處:曾文正公全集
70、精神越用就越多,陽氣越提就越盛。每天做的事情越多,晚上睡眠就越輕松。——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71、凡遇牢騷欲發(fā)之時,則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氣,猛然內省,決然去之。——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72、小屈以求大伸,圣賢不為。松柏生來便直,士君子窮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難事,姑韜光忍恥,以圖他日貴達之時,然后直躬行通。此不但出處為兩截人,即既仕之后,又為兩截人矣。——曾國藩
73、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74、君子有高世獨立之志,而不與人以易窺,有藐萬乘卻三軍之氣,而未嘗輕于一發(fā)。君子欲有所樹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古人患難憂虞之際,正是德業(yè)長進之時,其功在于胸懷坦夷,其效在于身體康健。圣賢之所以為圣賢,佛家之所以成佛,所經皆在大難摩難之日,將此心放得實,養(yǎng)得靈,有活潑之胸襟,有坦蕩之意境,則身體雖有外感,必不至于內傷。
75、上智安行乎善而天所晞避;中人覬福慮禍,故強為善而不敢為惡,下愚憨不畏禍,故肆為惡而無所忌憚。
76、久視則熟字不識,凝望則靜物若動,乃知蓄疑者亂真,過思者迷正應。
77、未有基礎不正,而枝葉產生,能自暢茂者也。
78、以愛老婆之苦衷親,則無往而不孝。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
79、只要人肯發(fā)憤,都可做獲得。
80、量力而行,不敢一毫欺人。
【曾國藩名句】相關文章:
曾國藩名句40句精選02-03
曾國藩名句40句03-19
有關曾國藩的名言名句03-08
曾國藩名句大全60句01-02
曾國藩名句匯總(精選70句)01-10
曾國藩名句說說70句精選01-19
曾國藩名句匯總60句01-20
曾國藩名句語錄40句精選01-08
關于曾國藩名句(精選90句)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