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曾國藩名句(精選90句)
歸去來兮,夜月樓臺花萼影;得不得也,楚天風雨鷓鴣聲。下面這篇文章是小編搜索整理的曾國藩名句,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圣賢成大事者,皆從戰戰兢兢之心來。
2、有理義以養其心,則雖老而神明不衰。茍為不然,則昏于豢養,敗于戕賊,未老而志衰矣。勵志之士,可不戒諸。
3、禮義廉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為子孫做富貴計者,十敗其九。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為惡最苦,是惟恐人知。
4、凡遇事須安祥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祥,為處事第一法。
5、三寡:寡言養氣,寡視養神,寡欲養精。
6、盤根錯節,可以驗我之才;波流風靡,可以驗我之操;艱難險阻,可以驗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驗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驗我之操。
7、紀澤盡管身體薄弱,但保養的方法,也只有在慎重對待飲食,節制嗜好欲望上,絕對不在服藥上。
8、凡是專注于一樁事業的人,必定有自己的心得,也必定會有疑惑之處。
9、富貴功名都是人世間的虛浮榮譽,惟有胸襟浩大才是人生真正好的享受。
10、陳岱云每天用工很多而且嚴格,可謂愛惜分陰的人,而我則疲沓不振作。
11、忍耐冷清忍耐艱苦,忍耐勞累忍耐寂寞。
12、君子想要有所建樹,必須自不胡亂求人知曉開始。
13、勛位并隆,務宜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則小心翼翼,事無巨細,皆不敢忽;恕則凡事留余地以處人,功不獨居,過不推諉。常常記此二字,則長履大任,福祚無量矣。——《曾國藩書信》。
14、凡權要人聲勢赫然時,我不可犯其鋒,亦不可與之狎,敬而遠之,全身全名之道也。——《曾國藩書信》。
15、初非預定之品,要以衡材不拘一格;論事不求苛細,無因寸朽而棄達抱,無施數罟以失巨鱗。——《曾國藩書信》。
16、凡有一長一技者,兄斷不敢輕視。——《曾國藩書信》。
17、勝仗不能加賞,敗挫亦難于言罰。——《曾國藩書信》。
18、凡兵勇與百姓交涉者,總宜伸民氣而抑兵勇,所以感召天和者在此,即所以要獲名譽者在此,望閣下實心行之,幸勿視為老生常談也。——《曾國藩書信》。
19、我不越境,則我常為主,所謂致人而不致于人也。穩守穩打,彼(敵)自意興索然。——《曾國藩書信》。
20、制勝之道,實在人而不在器。——《曾國藩書信》。
21、凡打仗,一鼓再鼓,而人不動者,則氣必衰減;凡攻壘,一撲再撲,而人不動者,則氣必衰減。——《曾國藩書信》。
22、口腹不節,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曾國藩家書》
23、若人無眾寡,事無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則身體之強健,又何疑乎?——《曾國藩家書》
24、爾欲稍有至就,須從有恒二字下手。——《曾國藩家書》
25、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無論大家小家、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曾國藩家書》
26、少剛勁之氣,須用一番工夫,切莫把天分自棄了。——《曾國藩家書》
27、兄弟和,雖窮氓小戶必興,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敗。——《曾國藩家書》
28、凡親族鄰里來家,無不恭敬款按,有急必周濟之,有訟必排解之,有喜必慶賀之,有疾必問,有喪必用。——《曾國藩家書》
29、一日不勤,則將有饑寒之患,則子弟漸漸勤勞,知謀所以自立矣。——《曾國藩家書》
30、從古帝王將相,無人不由自立自強做出,即為圣賢者,亦各有自立自強之道;故能獨立不懼,確乎不拔。——《曾國藩日記》。
31、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國藩家書》。
32、至于強毅之氣,決不可無,然強毅與剛愎有別。——《曾國藩家書》。
33、凡危急之時,只有在己者靠得住。——《曾國藩家書》。
34、一日無進境,則日日漸退矣。——《曾國藩日記》。
35、風節,守于己者也;傲,則加于人者也。——《曾國藩日記》。
36、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是以貴中道也。——《曾國藩家書》。
37、勞則不佚,謙則不傲,萬善皆從此生矣。——《曾國藩家書》。
38、兇德致敗者約有二端:曰長傲,曰多言。——曾國藩
39、米已成飯,木已成舟,只好聽之而已。——曾國藩
40、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滿意之選不可得,姑節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曾國藩
41、凡處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穩,一任間言語。——曾國藩
42、善人固可親,未能知,不可急合。惡人固可疏,未能遠,不可急去。——曾國藩
43、夫知之而不用,與不知同;用之而不盡,與不用同。——曾國藩
44、名節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軒冕而貴。士無名節,猶女不貞,雖有他美,亦不足贖。故前輩謂爵祿易得,名節難保。——曾國藩
45、家和則福自生。——曾國藩
46、聰明外露者德薄,詞華太盛者福淺。——曾國藩
47、盛怒極喜時,性情改常。遇有所行,須一商之有識者。不然,悔隨之矣。
48、兄弟和,雖窮氓小戶必興,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敗。 ——曾國藩
49、人有求于我,如不能應,當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誤乃事。
50、人之所資,須自掙而勿待人予。成大事者須善用時機,借梯而上。
51、越自尊大,越見器小。——曾國藩
52、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氣,力戒自滿,毋為人所笑,乃有進步也。——曾國藩
53、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與人為善。以言誨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養人也,皆與人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師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無常師,即取人為善也;無行不與,即與人為善也。為之不厭,即取人為善也;誨人不倦,即與人為善也。
54、且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茍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凈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55、戒驕字,以不輕易笑人為第一義,戒惰字,以不晏起為第一義。
56、勤儉節約,未有不興。 驕奢倦怠,未有不敗!
57、輕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輕信。
58、嘲戲人自事惡事,尤不可入一二壯語,入壯語則戲者皆真,每令人恨。若規人過失,不可入一二戲語,入戲語則真者畢戲。每令人玩,失規人之旨矣。
59、勿以人負我而隳為善之心,當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嘗責報也。縱遇險徒,止付一笑。
60、長短不吹江月落;高樓遙吸海云來。
61、長笛不吹山月落;高樓遙吸海云來。
62、荊楚九歌,客中聊作枌榆社;江山六代,劫后重聞雅頌聲。
63、圣代褒崇邁古今,生而旗常,歿而俎豆;忠臣精氣塞天地,下為河岳,上為日星。
64、組練三千朝踏浪;貔貅十萬夜觀書。
65、有油水的地方常常最滑,爬起來站穩都難。
66、富貴家宜勸他寬,聰明人宜勸他厚。——曾國藩
67、為己之學,成己所以成物,由本可以及末也。為人之學,徇人至于喪己,逐末而不知反本也。——曾國藩
68、慎獨則心安,主敬則身強,求仁則人悅,習勞則神欽。——曾國藩《誡子書》
69、圣賢領要之語曰:"人性惟危,道心惟微。"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潰甚易,一潰則不可復收也。微者,理義之心,如帷之映燈,見之難而晦之易也。
70、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71、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物極則反,害將及矣。 ——曾國藩
72、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業。 ——曾國藩
73、人之處于患難,只有一個處置。盡人謀之后,卻須泰然處之。 —— 曾國藩
74、務虛名,不行駕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
75、凡成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76、儉以養廉,譽洽鄉黨;直而能忍,慶流子孫。—— 曾國藩語錄
77、矜名譽,畏譏毀,自好也。忘檢制,肆偷惰,自棄也。自好者,中人也,可導之使為善也。自棄者,民之為下矣。
78、聞過而不改,謂之喪心。思過而不改,謂之失體。——曾國藩名言
79、在待人上,曾國藩告訴紀澤,名之所在,當與人同分,利之所在,當與人共享。在行為上,曾國藩要求兒子舉止要重,發言要慢,還要記住,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方可成大器,若沾染富貴習氣,則難以成才。他要兒子做有才有德之人:勤儉節約,自我約束,吃苦耐勞,能屈能伸。
80、"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歷史常以驚人的相似重復上演過去的一幕幕悲喜劇,達到事業頂峰的曾國藩同樣不得不面臨中國古代歷史的盲點與困局。
81、曾國藩八交友: 一曰勝己者,二曰盛德者,三曰有趣味者,四曰能吃虧者,五曰能直言者,六曰志趣廣大者,七曰患在當患者,八曰體人者。《曾國藩家書》
82、覓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視之而不見,他日無事于覓也,乃得之,非物有趨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從容,而失之急遽。——曾國藩
83、處毀譽要識有量,今之學者反有向上底,見世所譽而趨之,見世所毀而避之,只譽我而喜,聞毀我而怒,只是量不廣,真善真惡在我,毀譽與我分毫無干。——曾國藩
84、清高過分則傷仁,溫順過分則傷義,是以貴中道也。
85、忠信耿介,立品之本,非釣名之具也。
86、精力愈用而愈出,不行因身體素弱過于保惜。
87、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繁華看精力。
88、勸人不行指其過,須先美其長。人喜則語言易入,怒則語言難入,怒勝私故也。
89、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恒為主。不以昨日延誤目前日補做,不以嫡有事目前日預做。
90、心常用則活,不消則窒。常用則細,不消則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