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名句語錄60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出自《論語·子路》下文是小編特意為大家收集的論語名句語錄,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4、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5、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6、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7、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8、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里仁》
9、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
10、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11、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靈公》
12、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13、"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14、朋友切切思思,兄弟怡怡。
1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
16、巧言令色,鮮矣仁。
17、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18、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19、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20、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21、學而知不足,思而得遠慮。
2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泰伯》
24、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子路》
25、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出處:《論語》
26、惟上知與下愚不移。—— 《論語·陽貨》
27、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出處:論語
28、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出處:論語
29、小人之過也必文。出處:論語
3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出處:論語
31、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出處:論語顏淵
32、以約失之者鮮矣。
33、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34、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35、是可忍,孰不可忍。
3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出處:《論語》
37、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出處:論語
38、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出處:《論語秦伯》
39、朝聞道,夕死可矣。出處:《論語》
40、孔子語錄:仕則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41、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出處:論語
42、過而不改,是謂過已。
4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44、君子不重則不威。出處:論語
45、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4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7、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示例:蘇曼殊《慘世界》第十回:你們青春年少,正是
48、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50、巧言令色,鮮亦仁!—— 論語
51、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
52、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論語
53、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論語
54、食不語,寢不言。—— 論語
5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6、又說:"現在的完人又何必這樣呢,見到財利時,能想到道義;見到國家有危難時,愿付出生命;長期處于貧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諾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
57、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58、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
59、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60、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論語名句語錄】相關文章:
經典論語名句語錄(精選60句)02-06
論語名句語錄(精選30句)03-10
經典論語名句語錄(精選40句)02-03
論語的名句11-14
論語經典名句02-19
《論語》經典名句08-15
關于論語名句語錄30句01-30
關于論語名句語錄30句精選02-28
經典論語名句語錄匯總50句精選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