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楚辭名句解讀

時間:2022-11-09 16:24:51 名言警句 我要投稿

楚辭名句解讀

  《楚辭》是與《詩經》并峙的一座詩的豐碑,對后世文學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而詩人偉大的愛國主情懷讓后人無限景仰。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楚辭名句解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楚辭名句解讀

  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解讀】我長嘆一聲啊,止不住那眼淚流了下來,我是在哀嘆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艱難!

  2、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解讀】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縱然死掉九回我也不會懊喪。

  3、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屈原《離騷》)

  【解讀】老百姓過日子樂趣各樣,我獨自愛修養習以為常。即使我被肢解也不變我的思想,又怎能挫敗我遠大志向。

  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解讀】前面的路程遙遠而又漫長,我要上天下地到處去尋覓(心中的太陽)。

  5、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國殤》)

  【解讀】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為鬼中英雄!

  6、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屈原《哀郢》)

  【解讀】鳥飛千里最終回到自己的老窩,狐貍死的時候,據說那個頭總是朝著它的出生地。

  語出屈原《九章 哀郢》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國都城郢,詩人作詩哀悼。這兩句詩便于哀惋中流露了對故國的眷戀,詩中向故鄉尋覓棲息之所的飛鳥和即使死去也要把頭顱朝向自己洞穴的狐貍,就是詩人自己的化身。

  7、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屈原《卜居》)

  【解讀】現實)世界渾濁不清:蟬翼被認為重,千鈞被認為輕;黃鐘被毀壞丟棄,瓦鍋被認為可以發出雷鳴(般的聲音);讒言獻媚的人位高名顯,賢能的人士默默無聞。

  8、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事。(屈原《卜居》)

  【解讀】所謂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長處;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問題;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顯不了靈的地方。您(還是)按照您自己的心,決定您自己的行為(吧)。龜殼蓍草實在無法知道這些事啊!

  9、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

  【解讀】世人都被污染,唯獨我一人清凈;眾人都已醉倒,唯獨我一人清醒。

  語出屈原《漁父》。這兩句詩既體現了詩人異乎尋常的人格,同時也揭示了他因此而遭受摧殘的原因。在詩人看來,他身處的世界充其量只是藏物納垢的淵藪和充滿醉漢的場所。詩人與激憤和蒼涼中流露了無限的孤獨。

  10、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屈原《漁父》)

  【解讀】滄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纓;滄浪的水濁,可以洗我的腳。

  11、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

  【解讀】我不能改變志向,去順從世俗啊,當然難免愁苦終身不得志。

  12、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九辯》)

  【解讀】秋天的氣息是多么的讓人感到悲戚啊!蕭瑟的景啊,草木荒的荒、落的落,一片衰敗景象。

  13、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

  14、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宋玉對楚王問》)

  【解讀】他唱的歌曲愈高雅,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

  1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楚辭·九歌·湘夫人》)

  16、沅有茝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楚辭·九歌·湘夫人》)

  17、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楚辭·九歌·湘夫人》)

  18、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楚辭·九歌·少司命》)

  語出屈原《九歌 司命》。此寫戀人離別后的惆悵。前句寫現實的悲哀,后句更與回味中流露了無限的眷戀。雖然直抒胸臆,不假物象,但卻有一唱三嘆之妙。

  19、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

  20、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

  21、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22、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楚辭·九章·抽思》)

  23、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 (《楚辭·九章·懷沙》)

  24、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楚辭·漁父》)

  25、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語出屈原《離騷》。"墜露"與"落英"都是高潔芬芳之物,詩人說以之為食,是就精神素養而言,與字面意義無涉。此句意象玲瓏,境界虛空,讀之如醍醐灌頂,使人心地一片澄明。

  26、舉世皆濁我獨清 眾人皆醉我獨醒。

  釋義:這一句詩出自《楚辭。漁父》。整個世界都污濁不堪,而我不愿同流合污;大家都在醉生夢死,而我獨自清醒不敢迷失。

  27、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釋義:這句詩出自《離騷》。想起草木的凋零衰敗,不禁擔憂美人終有一天也會衰老。人生天地間,如白駒過隙,把握好當下,將來才不會有遺憾。

  《楚辭》簡介

  《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相傳是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楚辭”的名稱,西漢初期已有之,至劉向乃編輯成集。東漢王逸作章句。原收戰國屈原、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辭賦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襲屈賦的形式。以其運用楚地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和風土物產等,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對后世詩歌產生深遠影響。

  《楚辭》經歷了屈原的作品始創、屈后仿作、漢初搜集、至劉向輯錄等歷程,成書時間應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間。劉向《楚辭》原書早亡,后人只能間接通過被認為保留最完整的東漢王逸《楚辭章句》(原書亦佚)、宋洪興祖《楚辭補注》(《楚辭章句》的補充)追溯、揣測原貌。

  《楚辭》對整個中國文化系統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特別是文學方面,它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詩篇,因此后世稱此種文體為“楚辭體”、騷體。而四大體裁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對《楚辭》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學科,今稱為“楚辭學”,其上迄漢代,宋代大興,近現代更成為中國古典文化殿堂之顯學,而《楚辭》早在盛唐時便流入日本等漢字文化圈國家,16世紀之后,更流入歐洲。至19世紀,楚辭引起歐美各國廣泛關注,各種語言的`譯文、研究著作大量出現,在國際漢學界,楚辭一直是研究的熱點之一。

  內容概述

  《楚辭》是最早的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及浪漫主義文學源頭。“楚辭”之名首見于《史記·酷吏列傳》。可見至遲在漢代前期已有這一名稱。其本義是泛指楚地的歌辭,以后才成為專稱,指以戰國時楚國屈原的創作為代表的新詩體。

  西漢末年,劉向將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承襲屈原、宋玉的作品匯編成集,計十六篇,定名為《楚辭》。是為總集之祖。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分別是:《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游》《卜居》《漁父》《九辯》《招魂》《大招》《惜誓》《招隱士》《七諫》《哀時命》《九懷》《九嘆》《九思》。這個十七篇的篇章結構,遂成為后世通行本。

  《楚辭》運用楚地的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襲屈賦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與《詩經》古樸的四言體詩相比,楚辭的句式較活潑,句中有時使用楚國方言,在節奏和韻律上獨具特色,更適合表現豐富復雜的思想感情。

  《楚辭》部分作品因效仿楚辭的體例,有時也被稱為“楚辭體”或“騷體”。“騷”,因其中的作品《離騷》而得名,故“后人或謂之騷”,與因十五《國風》而稱為“風”的《詩經》相對,分別為中國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鼻祖。后人也常以“風騷”代指詩歌,或以“騷人”稱呼詩人。

  《楚辭》是中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在詩壇開創了一種文學傳統,即今人視為“浪漫主義”詩風的一派都無一例外受其啟發,從中汲取精神與藝術的滋養。《楚辭》也是中國第一部有作者的詩集。由屈原及后學所作,至漢代劉向編輯成書。屈原正直,忠貞不屈,不為故俗所囿的品格都使他成為后世中國知識分子的楷模和典范。

【楚辭名句解讀】相關文章:

《楚辭》經典名句01-14

楚辭的名句08-13

楚辭名句01-15

楚辭名言名句01-01

楚辭名句集錦08-17

楚辭名句賞析01-14

《楚辭》名句精選賞析03-22

楚辭中的經典名句11-30

楚辭名句大全03-2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 天天综合网久久综合免费成人 | 日本午夜两性视屏 | 亚洲人成aⅴ在线播放橙子 中文AV高清不卡在线 |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拍国 | 日韩在线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