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不吃天堂草》是曹文軒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成書于1991年,展現(xiàn)了鄉(xiāng)村少年明子為生活所迫,隨木匠師傅和師兄外出務(wù)工后,在城市這一特殊背景下艱難成長的故事。
該部作品1993年獲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xué)獎 。
一 好詞
1、樂不可支:形容欣喜到極點。
2、酣睡:香甜酣暢的眠睡。
3、疲憊:極度疲勞。
4、斑駁:色彩相雜。
5、惶惑:惶恐疑惑。
6、偎依:親熱地靠著,緊挨著。
7、可望而不可及: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8、韌性:物體柔軟堅實、不易折斷破裂的性質(zhì)。
9、煎熬: 比喻焦慮、痛苦;受折磨。
10、車水馬龍:形容來往車馬很多,連續(xù)不斷的熱鬧情景。
11、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車馬等象水流一樣連續(xù)不斷。
二 好句
1、城市在酣睡中。秋風好像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在無人的大街上游蕩著。
2、夜真是寂寞。發(fā)藍的燈光毫無生氣,疲憊的照著光溜溜的大街。
3、風秋風搖著梧桐樹,于是大街上就有斑駁的影子在晃動,像是一個灰色的夢。
4、偶爾有幾片枯葉離了偎依了好幾個月的枝頭,很惶惑地在燈光下晃動著。
5、那草灘在陽光下籠了一層淡淡的霧,像透明柔軟的棉絮,是純凈的安靜的。
6、這個城市對他來說是陌生的,遙遠的,永遠不可到達的。城市這個是永遠不可解釋的,是永不可捉摸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7、有在這似乎漫無盡頭的煎熬之中,明子的靈魂也在靜悄悄地增長著韌性。
8、痛苦反而使他對人生和生命,有了這種年齡上的孩子所沒有的體驗和成熟。
9、這里是繁華地帶,有三路公交汽車、兩路無軌車經(jīng)過,整日車水馬龍,川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