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宋慶齡誠實的故事
宋慶齡作為中國人民的友好使者,先后出訪了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廣泛結(jié)交朋友,為增進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做了大量工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宋慶齡誠實的故事,供大家參考。
名人故事:宋慶齡遵守諾言的故事
新中國誕生后,有一天,一個幼兒園接到上級通知,說宋慶齡副主席要來看望孩子們。大家高高興興做好了一切準備。誰知到了那一天,天氣驟變,飛沙走石。大家紛紛議論:“宋副主席可能不會來了”,“也許,風停了再來……”正在這時,只聽大門外汽車喇叭聲鳴,宋奶奶冒著漫天的沙塵來了。幼兒園老師很感動,一位老師歉疚地說:“天氣不好,您就改個日子再來嘛!”宋副主席搖了搖頭,認真地說:“不,我不能失信,我應(yīng)該遵守諾言。”
宋慶齡從小就注重養(yǎng)成遵守諾言的美德,答應(yīng)的事,一定去做,從不失信。
一個星期天,宋慶齡一家用過早餐,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做客。
小慶齡聽到這個消息后,高興得跳了起來。她最喜歡到這位叔叔家去了,叔叔家養(yǎng)的鴿子長著尖尖的嘴巴,紅紅的鼻子,黑黑的小眼睛,漂亮極了!叔叔還說準備送她一只。小慶齡想到這些心里就高興,她急急忙忙跑到自己的房間,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找出來穿上,準備和爸爸宋耀如一起去叔叔家。
她剛跟著爸爸媽媽走出門,突然想起今天上午小珍要來跟她學疊花籃,于是就不知不覺地停住了腳步。小珍和小慶齡的年齡差不多,兩人可要好了。
父親見小慶齡站在那里不動,就問:“慶齡,你怎么落后了,難道你不想去看鴿子了嗎?”
小慶齡說出原委。父親說:“沒關(guān)系,明天你到小珍家里教她。”
她為難地說:“不行,我們已經(jīng)約好了,不見不散。我走了,會讓她失望的”
姐姐說:“小珍不會怪你的,明天見到小珍,解釋一下就行了。”
可是小慶齡仍然站在那兒不動:“爸爸說過,做人要信守諾言。如果我忘了,明天見到她,可以道歉;可是現(xiàn)在我想起來了,我就得在家里等她,不然就不守信用。”
宋耀如同了女兒的話,心里很高興,于是就對其他的孩子說:“慶齡做得對,你們都應(yīng)該向她學習,做個講信用的孩子。”
父親到了朋友家,把這件事跟他的朋友講了,那位叔叔還讓父親給慶齡帶回兩只鴿子,算是對她的獎勵。
宋慶齡從小就養(yǎng)成的誠實善良的品格一直伴隨她一生。她是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妻子,孫中山先生去世以后,她一直堅持自己的政治立場。雖然孫中山創(chuàng)立了國家的民黨,但是統(tǒng)治下的國家的民黨已經(jīng)腐朽,脫離了孫中山先生創(chuàng)立時的宗旨。于是宋慶齡始終站在共產(chǎn)黨一邊,為中國革命事業(yè)作出重大貢獻,被尊稱為“國母”。
人物背景
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國家名譽主席,偉大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舉世聞名的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
她青年時代追隨孫中山,獻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堅強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奮斗,始終堅定地和中國人民、中國共產(chǎn)黨站在一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為婦女兒童的衛(wèi)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業(yè),為祖國統(tǒng)一以及保衛(wèi)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的進步事業(yè)而殫精竭力,鞠躬盡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受到中國人民、海外華人華僑的景仰和愛戴,也贏得國際友人的贊譽和熱愛,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因病在北京寓所逝世。
人物貢獻
宋慶齡一貫關(guān)心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的老朋友、海外僑胞,關(guān)懷臺灣的前途、盼望早日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
建國初期,宋慶齡主持創(chuàng)辦了《中國建設(shè)》英文版本雜志,把中國人民的真實情況傳達給世界人民。如今的《中國建設(shè)》(現(xiàn)名為《今日中國》)從英文一種版本增加到7種文字版本,發(fā)行到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在中國革命長期艱苦的斗爭中,她堅定地和中國共產(chǎn)黨站在一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袖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同志一向把她作為自己的親密的戰(zhàn)友、同志、無產(chǎn)階級先鋒戰(zhàn)士。
人物軼事
宋慶齡一生熱愛讀書。書,書,到處是書,證明了宋慶齡對知識的渴求。無論是參觀孫中山與宋慶齡在上海共同生活的故居,還是孫中山逝世后宋慶齡個人在北京和上海的故居,人們都會驚奇得看到這一事實。他們的藏書可以看出他們的現(xiàn)代化以及他們廣泛的興趣。
宋慶齡養(yǎng)鴿子不只是因為他喜歡這種文雅的飛禽,還因為紀念孫中山——他喜歡鴿子,重要的是鴿子象征著和平。
她愛鴿子,每天親自喂它們、看著它們。她學會鴿子的叫聲,鴿子一聽到就都飛回來。她去世后,這群鴿子還留在花園里,總共有100多只,常在過道上吃食,在天空中組成美觀和充滿生氣的隊形上下翱翔。
宋慶齡還利用工作之余繪制花卉、動物小品。宋慶齡喜愛音樂,尤其彈鋼琴,直到八十高齡,在一天辛勤工作之余,也常在臥室里一面彈鋼琴(她從不在公眾面前彈)一面哼著她小時候聽父親唱的一些歌曲,作為休息。在上海和北京的宋慶齡故居中,同一些新的愛國革命歌曲放在一起的有她父親留下來的不少歌曲書,其中有《納什維爾第一衛(wèi)理公會身圣公會教堂青年贊美詩歌》。宋慶齡對烹飪情有獨鐘,宋慶齡的媽媽(倪桂珍)把做美國飯的竅門和樂趣都傳給了她。在漫長而卓越的一生中,宋慶齡有時系上圍裙,照著國外朋友寄來的新食譜試制;在北京時她會問來訪的外國朋友喜歡吃什么,然后是出人預料地是自己下廚去做些“家常菜”來款待他們。在北京的故居書架上至今仍然放著《紐約時報》出版的百科全書式的食譜以及其他各種風味的食譜。甚至有猶太食譜和在美國被稱作“賓西法尼亞州荷蘭菜”的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