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哲理的故事(15篇)
關于哲理的故事1
尊嚴如此奇怪,它并不值錢,可是我們僅有。
《左傳》里講了這么一個故事:齊國有個大大的花花公子叫齊莊公,齊國有個大大的美女叫棠姜。有一天,齊莊公看到美得不可方物的棠姜,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終和她暗通款曲。可這件事被棠姜的老公崔杼察覺。那天他趁齊莊公與棠姜幽會時,安排武士們將其亂刀砍死。
崔杼是個猛人,也是齊國重臣。他對前來記載的史官說:你就寫齊莊公得瘧疾死了。史官并不聽從,在竹簡上寫“夏五月乙亥,崔杼弒其君光”。崔杼很生氣,拔劍殺掉史官。史官死了,按照當時慣例由其弟繼承職位。崔杼對新史官說:“你寫齊莊公得瘧疾死了。”新史官也不聽從,在竹簡上寫“崔杼弒其君光”。崔杼又拔劍殺了新史官。然后更小的弟弟寫下同樣的話,同樣被殺。最后是最小的`弟弟。崔杼直視著他,問:“難道你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年輕的史官繼續寫下“夏五月乙亥,崔杼弒其君光”。崔杼憤怒地把竹簡扔到地上,過了很久,嘆了口氣,放掉史官。
那個史官保住了性命,撿起竹簡走了出來,遇上一位南史氏,就是南方記載歷史的人。史官驚訝地問:“你怎么來啦?”南史氏說:“我聽說你們兄弟幾個都被殺死,擔心被篡史,所以拿著竹簡趕來記錄了”。
我覺得這個結尾更震撼,前面的史官因堅持自己的工作而死,南史氏則是主動找死。這叫前仆后繼。有種命運永遠屬于你,躲無可躲,不如捧著竹簡迎上去。
關于哲理的故事2
學院要策劃一次大型的全國繪畫藝術展,叫來十幾個學生幫忙,小小的辦公室里,每天都擁擠著忙碌的身影,聯系知名的藝術家,制作炫目的宣傳海報,找媒體參與報道,所有瑣碎的事兒,都交給了這些熱情高漲、不計報酬的學生。但負責此事的同事,被領導催著,還是時不時就對他們偶爾犯下的錯誤大發雷霆。藝展于學院非同一般的意義,指導老師的百般挑剔指責,讓激情洋溢的一群學生,一個個變得焦灼不安,小心翼翼,擔心一不留神,就被老師當面批上一通。
藝展開始的'前一天,還是有一個女孩,因為一時疏忽,將某位學院領導的名字給打印錯了。不過是重新打印一份發言次序表的小失誤,同事卻緊抓不放,喋喋不休地將女孩狠批了半個多小時,又下了通牒,如果覺得自己干不了,干脆別進這間辦公室!女孩終于忍受不了這樣的委屈,哭著為自己辯解了一句,這一句讓同事憤怒了,她將手中的東西一摔,氣呼呼地指著女孩道:“明天,你不必再來了!”女孩當即收拾了東西要走,一旁同甘共苦的學生要拉,卻被同事給止住了。人人都以為同事會一言不發地讓女孩離開,或者,如果她足夠寬容,將女孩留住,畢竟,為畫展忙了近兩個月,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同事卻冷冷地對著全體忙碌的學生說:“我們有一個學生,能力不足,現將她辭退掉,希望大家引以為戒,不要出現類似的失誤。”
聽學生談起此事的時候,一直為同事和女孩惋惜,惋惜女孩遇到一個如此不近人情的老師,惋惜同事即便是在最后一切無可挽回的時刻,還要用“能力不足”這樣傷害自尊的話,雪上加霜地給女孩致命的一擊。即便是不考慮自己在學生中的形象,至少,她也應該想想,當女孩在眾目睽睽之下,走出辦公室的時候,有沒有真的像她說的那樣,將自己的能力瞬間質疑到最低點?
又想起另一個同事,因為一個男生不想聽他的課,中途退場,他當即生了氣,讓男生站到講臺上去。如果同事繼續講課,讓男生面壁思過也就罷了,頂多男生低頭站上半堂課,埋怨他一陣子,也就過去了。同事卻把教案扔到一邊去,義憤填膺地將男生一直批到下課鈴聲響起,走的時候,又忿忿加上一句:“什么時候你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道了歉,我們的課就什么時候重新開始。”
那個男生,終于在下次課上,念了一封被命令修改了3次的道歉信后,才在眾人同情的視線里,臉色青紫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他原本是個熱愛藝術的孩子,在學校各項活動中亦是活躍分子,且備受女孩子青睞,但被同事一而再、再而三的精神折磨后,慢慢變成一個沉默寡言的人。
我的第一個同事,此后再找學生做事,幾乎無人會去響應,在學生中的口碑,也日漸地壞掉。而第二個同事,新開設的一門課,亦是極少有人愿選,最終,學院不得不撤掉了他的這門課程。而那個女孩,聽說畢業后再也不肯回母校,哪怕是路過,也覺當年羞恥依然歷歷在目;當年愛說愛笑的開朗女孩,大學畢業后,人間蒸發了似的,幾乎不與任何同學聯系。而很有藝術天賦的那個男生,則徹底地改行,做了與藝術毫不沾邊的行業。一句尖酸的話,一個沖動的決定,一顆斤斤計較的心,最終,改變了兩個學生的人生。
很多時候,我們得理不饒人,不將冒犯了我們的一方貶損到最后關頭,便不肯放棄,卻忘記了,保持沉默,少說一句刻薄的話,壓制住怒火,也是一種大度與寬容。而這最后的寬容,很多時候,亦是一種心靈的美麗與柔軟。
關于哲理的故事3
一只小鳥飛到南方去過冬。天很冷,小鳥幾乎凍僵了。于是,飛到一大塊空地上,一頭牛經過那兒,拉了一堆牛糞在小鳥的身上,凍僵的小鳥躺在糞堆中,覺得很溫暖,漸漸蘇醒過來,它溫暖而舒服的躺著,不久唱起歌來,一只路過的野貓聽到聲音,走過去看個究竟,循著聲音,野貓很快發現了躺在糞堆中的小鳥,把它拽出來吃掉了。
感悟:
不是每個往你身上拉大糞的人都是你的敵人。也不是每個把你從糞堆中拉出來的人都是你的`朋友,還有,當你躺在糞堆中時,最好把你的嘴閉上。
關于哲理的故事4
1930年初秋的一天,東方欲曉,在位于日本東京目黑區田橋不遠處的公園里,一個只有1.45米的矮個子青年從凳子上爬起來,用免費自來水洗了臉,便從容地從這個“家”徒步上班去了。
他是一家保險公司的推銷員,在此之前,因為拖欠了房東7個月的房租,他已經被迫在公園的長凳上睡了兩個多月了。他雖然每天都在勤奮地工作,但收入少得可憐,為了省錢,他甚至不吃中餐、不搭電車。
一天,年輕人來到一家名叫“村云別院”的佛教寺廟,禮貌地問道:“請問有人在嗎?我是明治保險公司的推銷員。”
“請進來吧!”
聽到“請”這個字,年輕人喜出望外,因為在此之前,一聽到推銷保險的,10個人中有9個會讓他吃閉門羹,有時即使有人會讓推銷員進門,態度也相當冷淡,更不要說“請”了。
村云別院的主持名字叫吉田勝逞,是日本當時的一位高僧。年輕人開門見山,利用所學的保險知識,面對眼前的高僧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介紹,勸說老和尚投保。
等年輕人說完后,老和尚平靜地說:“聽完你的介紹之后,絲毫沒有引起我投保的興趣。”
年輕人愣住了,剛才還信心十足的他一下子泄了氣。
老和尚對他注視良久,接著說:“人與人之間,像這樣相對而坐的時候,一定要具備一種強烈吸引對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將來就沒什么前途可言了。小伙子,先努力改造自己吧。”
“改造自己?”
“是的,要改造你自己。你在替別人考慮保險之前,必須先考慮自己,認識自己。”
“請問高僧,我該如何去做呢?”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困難。去請教別人吧!”
“請教別人,請問如何請教法呢?”
“就從你那些投保客戶開始,你誠懇地去請教他們,請他們協助你認識自己。我看你有慧根,倘若照我的'話去做,他日必成大器。”
吉田和尚的一席話,猶如當頭一棒,把年輕人點醒了。他若有所悟地告別了吉田老和尚。
從寺廟回去后,年輕人將老和尚的話反復揣摩,決定徹底改變自己。于是,他開始每月一次,每次請5個同事或投了保的客戶吃飯。為此,甚至不惜典當衣物,目的只為讓他們指出自己的缺點。他的第一次“批評會”就使他原形畢露:
——你的個性太急躁了,常沉不住氣。
——你的脾氣太壞,而且粗心大意。
——你太固執,常自以為是。這樣容易失敗,應該多聽聽別人的意見。
——對于別人的托付,你從不知道拒絕,這一缺點務必改正,因為“輕諾者必寡信”。
——待人處事千萬不能太現實、太自私,也不能耍手段、耍花招,一切都應誠實。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只有誠實才會維持長久。
……
他看著客戶吃著自己提供的飯菜,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地聽著他們的批評。他把這些逆耳之言都一一做了筆記,隨時反省激勵自己。
每一次“批評會”后,年輕人都有被剝了一層皮的感覺。他把自己身上的劣根性一點點剝落下來。后來,他還總結出了含義不同的39種笑容,分別賦予要表達的心情與意義,然后再對著鏡子反復練習,直到鏡中出現所需要的笑容為止。
功夫不負有心人。1939年,年輕人的保險銷售業績終于榮膺全日本之最,并從1948年起,連續15年保持全日本銷售第一的好成績。1968年,年輕人成為了美國百萬圓桌會議的終生會員。
這個人就是被日本國民譽為“練出值百萬美金笑容的小個子”、美國著名作家奧格·曼鍬諾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的推銷大師——原一平。
關于哲理的故事5
保送,將我從“黑色七月”中救贖出來,還賦予了我一項特權:選擇學校及專業。
那天,我一走進學校辦公室,就看見桌上擺著五顏六色的資料。老師笑著用手指了指:“北大所有的文科系,怎么樣,挑哪個?”
“北大?”我搖搖頭,“我不上北大。”
老師的笑容像是突然凝固了,她滿臉疑惑:“不上北大你上哪兒?”在人們心目中,只有北大和清華才是勝利者的歸屬,光榮而神圣。
拒絕北大,我的理由很簡單。我畢業那年是1991年,那年北大和復旦的新生必須在正規軍校里軍訓整整一年。我怕苦,怕累,更怕浪費時間,無論怎么訓練,我知道自己絕無可能脫胎換骨。
于是,我問老師:“除了北大,還有哪個學校哪個專業考分高?”
“你什么意思啊?”老師更加不解。
“我要選考分最高的專業。”這么簡單的道理,老師為什么不懂啊!
“考分最高的?”老師想了想,給了我答案,“人大國際金融?”
“好,就是它了。”
也許是我的回答太過果斷,老師又猶豫了一下,問:“你肯定嗎?要不要再考慮考慮?和父母商量一下?”
“不用商量了,我說了算!”
短短的10分鐘,我斬釘截鐵地為自己選擇了前途。其實,爸媽的意見并不是我聽不進去,而是對于專業和分數,他們遠沒有其他父母那么在意。
記得小學五年級,因為換了語文老師,幾乎“專寫”范文的我作文成績突然變得時而得優,時而得良。我年紀雖小,卻不那么迷信權威,心里總想:也許不是我的問題,根本就是老師的問題呢?
我爸媽都畢業于北大中文系,又在大學里教文學,因而成了我的首選裁判。他們把我的幾篇文章翻過來,覆過去,研究了半天,也沒找到小學生的作文標準到底是什么。于是,我爸身體力行,親自操刀,模仿著孩子的語氣替我寫了篇作文交上去。沒想到,這篇作文竟然得到了我有史以來最差的成績:中。
而且,過去的作文即使是“良”,很多精彩的句子下面還會有老師用紅鋼筆劃出的波浪曲線,以示贊許。但是,我爸這篇“習作”發回來時,卻是光禿禿的`白紙黑字,外加4句紅色批語:“中心思想不清晰,立意沒有拔高,前后缺少呼應,語言呆板不生動。”
對這唯一的一個“中”和4句全面否定的評語,爸媽和我至今仍百思不得其解。一個專門從事文學評論的大學教授,怎么寫出的文章竟然過不了小學老師這一關?
從那以后,對分數、對成績,爸媽有了全新的看法。對我來說,這無疑是一種福分。它讓我可以自由地讀書,自由地選擇。
18歲的我,以為金融就是和銀行有關,銀行就是和取錢存錢有關。至于國際金融,我根本不知道它是什么,也不想知道它是什么,它是什么對我來說都無所謂,因為我的標準簡單而“專橫”:考分最高的專業一定是最好的,既然我的分數不比別人低,別人能學的,我也要學!
憑借這樣好勝而又從眾的心理,我鬼使神差地走進了金融的大門。在日后的很多年里,金融不僅成為了我的職業,而且幾乎成為了我生活的全部。
20xx年,我終于又回到北京工作,上班的鳳凰會館就在人大附中旁邊。
14年過去了,我竟然又回到同樣的地方。
在會館附近的小路上,我時常會看到穿著校服、一臉天真爛漫的學弟學妹們。站在辦公室里,我也常會透過玻璃窗,凝望人大附中的操場、花園、教學樓。恍惚間,我仿佛又看到了十七八歲的自己,和同學們在校園里嘻嘻哈哈
“昨天看見咱們校隊踢球了嗎?藍天射門的時候,太帥了!”
“知道嗎?小威那家伙,保送清華了!”
“齊秦那盤《大約在冬季》聽完了嗎?聽完借我翻一盤。”
……
如果可能,我愿意自己永遠17歲。
關于哲理的故事6
兩個消費者的不同經歷
在天堂門口,兩個異國老太太相遇了。上帝讓她們個自說出自己一生最高興的事情。“我攢了一輩子的錢,終于住了一天新房子,我這一輩子活得也不怨啊。”中國老太太高興的說。“我住了一輩子的房子,在我去世之前終于把買房子的貸款還清了”。美國老太太也高興地說。
上帝嘆了口氣,說,“選擇不同,效果也是不同的”。
營銷啟示:
我國的許多消費者以往沉積下來的落后消費意識,使其在消費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又不愿選擇消費信貸,只能造成中國老太太的悲哀。但是,潛在的需求是一種存量資源,可以通過宣傳加以引導。
營銷者通過創造新的.營銷方式以獲得消費者的認可達到挖掘潛在需求的目的。
關于哲理的故事7
人之所以和榮譽賽跑,只是因為生存,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哲理故事吧,希望大家能夠從這個故事中有所感悟。
在非洲南部的一片荒原高地之間,有個稱作“布魯丹”的部落,依然過著男子狩獵,女子采集水果和堅果的原始生活。
有個叫姆瓦托的青年男子,是部落里公認跑得最快的人。每到旱季,他都會找一個沒有樹陰遮擋的山坡,挖一個口小肚大的洞,洞里放上狒狒最愛吃的香蕉,再抓一把堅果,從洞口零零散散地,一直撒到山坡下。堅果把貪吃的狒狒引來,當它取香蕉時,手臂卻被卡在洞中動彈不得。等它在烈日下曝曬20多分鐘后,躲在一旁的姆瓦托才會出現,破洞砸石,把渴得嗓子快冒煙的狒狒放出。
“找水能手”狒狒一溜煙地跑去找水喝,而姆瓦托會以驚人的速度和耐力緊緊追趕,跟在它后面找到水源。所以,不管地有多旱,有姆瓦托在,大家總能有水喝。
七月,國家正在選拔參加非洲田徑運動會的人,“布魯丹”的老酋長馬上想到了姆瓦托。老酋長請來一位叫瑞克勒的人,給姆瓦托當教練。瑞克勒利用曾經在國家野生動物園做過管理員的方便條件,把姆瓦托帶回到那莽莽蒼蒼的半荒漠草原訓練。他讓姆瓦托追著斑馬跑,貓著腰去抓長尾巴像袋鼠一樣跳躍的跳兔,甚至悄悄接近水潭邊的羚羊群,自己從車里拿出一把雙管槍,朝天扣動扳機,讓姆瓦托追著受驚狂奔的羚羊群跑。
一天,瑞克勒將姆瓦托帶到一片開闊地,拿出一件新的花格短褲讓姆瓦托換上,告訴他盡管一直向前跑,短褲千萬不能扔掉,因為里面裝有記錄奔跑數據的磁記錄儀。
剛跑進草地不久,姆瓦托就發現一只威風八面的雄獅,正從左側向他撲來!他的腦袋“嗡”地一聲響,馬上發力狂奔,好在這頭雄獅,似乎沒有把他當成獵物全力追趕,倒更像是一場驅逐。該如何脫身呢,他靈機一動,飛身躍入斜坡邊上的灌木叢。這一招讓獅子倍感困惑,它慢慢靠近灌木叢邊,來回踱步。貓著腰的姆瓦托得到喘息,起身做最后短距離沖刺,抓住了不遠處一棵巨大的波巴布樹枝條,使勁向上一蕩躍上了樹干。
不知是否巧合,之后每隔幾天,姆瓦托總會遭到雄獅的追趕。他搞不清這是為什么,只好一次次咬緊牙關拼命飛奔。三個月下來,姆瓦托在和獅子一次次的較量中,收獲了寶貴的.自信。
姆瓦托很快在運動會上嶄露頭角,成為一鳴驚人的新星。在一個招待晚宴上,大批記者將姆瓦托團團包圍,有記者請他證實,關于他的特殊訓練方式的種種傳聞。洋洋得意的姆瓦托口無遮攔,把在野生動物園和動物們“同場競技”的過程和盤托出,卻引起了眾人的質疑。有記者提議,安排獅子與姆瓦托比試一回,好讓大家心服口服。姆瓦托很痛快地答應了。
比試當天,姆瓦托身穿貼身運動衣,經過一番熱身做好準備后,動物園就放出了獅子。當看到撲過來的成年雌獅時,他趕緊掉頭狂奔。跑了不到500米,就被雌獅撲倒在地。幸虧動物園方面早有準備,迅速驅車趕跑了雌獅。
姆瓦托的前胸后背都被抓傷,還斷了兩根肋骨,經搶救脫險。從那以后,“希望之星”就迅速銷聲匿跡了,“與獅子賽跑”成了一時的笑談。
回到“布魯丹”部落,姆瓦托一直情緒很低落。一天,酋長來看他,閑談中姆瓦托說起此事依然不解,他手撫胸口俯身蹲下,低著頭虔誠地問:“尊敬的族父,為什么在非洲我能長距離地,和威猛的雄獅周旋不落下風,而到了歐洲,和一只雌獅比試連500米都跑不過呢?”
酋長慈祥地笑了,他撫摸著姆瓦托的頭說:“我的孩子,在非洲荒漠里,你被雄獅追趕,是因為那條特殊的短褲。其實短褲里,根本沒有奔跑數據的磁記錄儀。我讓族里的老人用雄獅的尿液,調以沼澤邊一種叫庫拉的草漿,均勻攪拌后,再配上特制的藥酒,噴灑到短褲上,晾一夜后,交給了瑞克勒。雄獅聞到短褲的味道,會感覺很不舒服,以為你要侵占它的領地,所以一定要把你趕出去。但一只母獅追趕你,就大不相同了,因為它是狩獵者,捕殺獵物是它的生存本能。”
姆瓦托點點頭,似有所悟。酋長拍拍他的肩語重心長地說:“我的孩子,你要永遠記住,將來不論做什么,為了生存和榮譽,你才會獲得智慧和力量;貪圖名利和虛榮,只會帶來恐懼和膽怯。”
關于哲理的故事8
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種郁金香。有一個人名叫湯姆,他在他家的院子里種滿了郁金香。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個過路人帶來了一種非常特殊的種子,并告訴湯姆說,這個品種的郁金香開花之后會異常艷麗,異常透明馨香,你買下,種出來的郁金香一定能買個好價錢。
時間過得很快,湯姆一直細心地守護著他的院子,期待開花的時候到來。有鄰居過來問道,湯姆,你那高級的種子能不能給大家都分一點啊。而湯姆的回答總是,不。
終于開花了,可是令人訝異的是,湯姆家院子里的高級郁金香并沒有賣種子的人描述得那么好,甚至,開出來的郁金香都比不上鄰居們院子里的郁金香。結果,鄰居們的郁金香都賣得很好。湯姆非常憤怒,想,肯定是那個賣種子的人欺騙了自己。
第二年,當那個賣種子的人又來到湯姆的門前,湯姆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這個騙子。賣種子的人問,你是怎么種植的?于是湯姆就把他如何精心呵護那郁金香的經過講了一遍。當講到鄰居們來要種子,湯姆怎么也不給的`時候,買種子的人打斷了他,呵呵,不是我騙你啊,只有你種了這種郁金香,別家的院子都是普通的郁金香,那么當微風一吹,普通的郁金香的花粉就飄到了你的院子,那你的郁金香也不可能像我說的那樣,開得那么好了,只有大家都是這種特殊的郁金香,那么,當花粉一傳播,就會開出艷麗的花朵了。
關于哲理的故事9
認識別人容易,認識自己難,其實也不盡然。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來自對別人的認識。
有人做過實驗,拿出一個人的相片,告訴第一組受試者:這個人是一名罪犯。然后要求寫出對這個人的評價。結果,第一組受試者列出“兇狠”、“殘暴”、 “無恥”等消極詞匯。相反,用同樣的.相片,告訴第二組受試者,說這個人是一名警察,要求他們寫出對這個人長像的評價。他們卻寫出了“勇敢”、“無私”、 “正直”、“堅強”等積極詞匯。
為什么同一個人,卻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呢?別人即是自己的鏡子,當我們認為別人怎么樣時,實際上,我們自己也就怎么樣。
唐代高僧慧海禪師,去參拜馬祖。馬祖問他:“你從什么地方來?”慧海答道:“從越州大云寺來。”
“來我這里干什么事兒?”
“來求佛法。”
“我這里空無一物,求什么佛法?你自家擁有寶藏,卻不理會,跑來這里做什么?”
佛法不是來自外界,其實就在自己內心。同樣,一個或善或惡的念頭,其實也非外界加入,也是來自我們內心。
一次,蘇東坡問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答:“一尊佛。”蘇東坡說:“我看你卻像一坨屎。”佛印默然。但是,蘇東坡小妹卻說:“佛由心生。佛印心中有佛,故所看之物皆佛;哥哥心中有屎,故所看之物皆屎。”
別人是我們的鏡子,照出了我們心中的陽光明媚或者陰雨霏霏。
關于哲理的故事10
蘋果快要成熟之時,一只老狐貍每天晚上都要來到一棵蘋果樹下張望注視那可愛的蘋果。一連數日,這只老狐豬都極有耐心地仰望著那美妙可愛的蘋果饞得垂涎欲滴。
蘋果樹為此極為困惑地問道:“你在這兒等什么呢?”
老狐貍回答道:“我在等待你樹上的蘋果掉下來。”
蘋果樹說道:“你這不是做夢吧!你這樣苦苦地等待有什么用呢?不久你就會后悔的。”
老狐貍說道:“我有目的地等待,我并非在做夢;我從不做無用的事,我知道只要你的果子成熟了,它就會自然而然地掉下來,所以我要一直耐心地等待著你的果子掉落下來;我既然決定在這里耐心地等待,我就不會后悔的。”
蘋果樹聽了老狐貍的話,它感到極為好笑,它笑到禁不住全身都晃動起來,它樹上的一些熟透了的蘋果便掉到了地上,老狐貍輕而易舉地得到了那美妙可愛的'蘋果。
老狐貍隨后對蘋果樹說道:“你瞧,我老謀深算,這樣執著地等待,我現在不是如愿以償地得到你樹上的那些美妙的果子了嗎?”
關于哲理的故事11
近來,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一個商場的公共區域出現了一臺奇怪的售貨機。這臺售貨機上閃亮著二三十根香煙形狀的標志燈,還寫著一句話:想用你手頭的香煙購買連金錢也買不到的時間嗎?那就行動起來吧!一根香煙=11分鐘。
經過的路人不少正抽著煙。有個中年男子,他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往機子里投進了一根香煙。結果,機子上第一根香煙標志燈就自動滅掉了。他又投進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第五根。他每投進一根香煙,機子上的香煙標志燈就跟著滅掉一盞。第五根香煙標志燈滅掉的時候,屏幕閃現出一句話:恭喜你,你的人生額外獲得了55分鐘,享受這些時間看一本書吧!然后,機子的出貨處就跳出了一本書籍。
看到這臺售貨機如此有趣,一旁的路人也紛紛跑來操作使用。一個年輕的姑娘用她手頭的.10根香煙“買”到110分鐘,兌換了一張電影票;另一個小伙子用他手頭的香煙“買”到220分鐘,兌換了一件白色的T恤衫……大家發現,自己投進越多香煙,就能“買”到越多時間,獲得越豐厚的獎品。
一整天下來,共有1469名路人使用了這臺售貨機。他們投進共13995根香煙,“買”到了153945分鐘的生命時長,兌換得到了各式獎品。第二天,這臺能用香煙“購買”時間的售貨機,又出現在了巴西利亞另一個商場的公共區域,繼續向人們出售時間。第三天,售貨機又“轉戰”他處。
你投進香煙就能“買”到時間,再用所獲得的時間去換取相應獎品,人人都說:這真是一臺神奇的售貨機!其實,這是巴西政府推出的一則禁煙公益廣告,那臺售貨機,就是廣告的載體。巴西的人口大約2億,其中就有2500萬人吸煙,且90%都是從青少年時期開始,香煙可能會伴隨他們一生。在20xx年5月31日“世界無煙日”那天,巴西政府頒布了全國禁煙法令,禁止市民在全國各大封閉公共場所內吸煙,但抽煙的人數還是居高不下。考慮到這一點,巴西政府就邀請專家精心打造了這么一臺特殊的售貨機,讓它在各大公共場所與煙民進行一場不一樣的“對話”。
關于哲理的故事12
自我小時候起,爸爸媽媽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不得不拋下年幼的我和年邁的奶奶,去外地打工。
記得最初一次與爸媽離別的情景:正值隆冬,天氣陰冷,幾棵枯藤打著寒戰,雪花飄舞在空中,盤旋之后落在地上。媽媽在寒風中佇立著,并不時地用那干木柴似的手指把那一縷早已被風吹散的頭發夾上去,爸爸在寒風中瑟縮著。我不想打破人與人之間的寧靜,我想讓那一刻停留,能夠永遠和爸媽在一起。
火車終究還是來了。爸爸深情地望著我說:“好好學習,中秋節我們就回來!”我哭了,哭得很傷心。媽媽保持著沉默,眼神憂郁,流露出絲絲縷縷的不舍。載著爸媽遠去的火車漸漸離我遠去,我茫然,覺得我獨自一人呆在無邊的曠野上,被孤獨包圍著。淚珠悄悄地從眼角滑落。
回憶起分別時的情景,仿佛覺得就在眼前。仔細算來,爸媽已經有一年沒有回家了,他們整年在外奔命打工,和家里聯系的方式只是每月通過郵局寄送的匯款單,幾乎沒有別的什么消息。
看到別的孩子在父母的帶領下高興地學習、游戲,我總是心生羨慕,有時還傷心得流下眼淚,終究抹不掉我對父母的強烈思念。想到他們在外邊陌生的環境里工作勞碌,我只是默默地祝福他們平安順利。
中秋節,應該月圓人團圓,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然而這個中秋節,爸媽在外,我們人在同一圓月下,但相隔天邊。家中只有我和奶奶,我們觀賞著月亮,兩人說不上幾句話。我明白奶奶的心情,也明白千里之外爸媽的心情。
我想起了去年中秋節,一家人圍坐在飯桌旁,品嘗月餅。我躺在爸爸寬廣的臂彎里,欣賞著圓圓的明月,聽著一家人的歡聲笑語,心中無比地甜蜜。爸爸還說,等到今年中秋節要給我買更大更香甜的月餅。
這個中秋節,院落里只有我和奶奶,天空中一輪昏黃的月亮,幾顆星星點綴在空中,稀稀疏疏。我想,星星也許是一人在家,耐不住寂寞,從云縫中鉆出來的吧!爸媽此刻也許在想念著家中的母親和孩子吧。父母為了維持貧困家庭的生活,不得不離鄉遠行,在外奔波勞碌,是多么艱辛呀!
三個月前,爸媽從很遠的`城市給我寄回了一個文具盒。每當看到這文具盒時,就想起遠方的父母,回憶著我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腦海中浮現出爸媽的笑臉,耳邊回響著爸媽的叮嚀和囑托,催我前進。我越來越明白,作為一名留守兒童,就不能太脆弱,太愛哭,我要做一名真正的打工人的子女。我要遇事不流淚,堅強勇敢地面對。
夜晚,萬籟俱寂。一陣陣咳嗽的聲音響起,奶奶病了。我從床頭拿起僅有的幾十元錢,想去給奶奶治病,可是不夠。聽到奶奶的咳嗽聲愈來愈急促,我害怕起來。咚的一聲,我似乎感到了一種不祥,攥著錢飛奔到奶奶房中,奶奶堅持不住了,從床上摔了下來。我忘記了一切,沖出家門,飛奔在黑暗的街巷中,向村里的醫生家中跑去,汗水浸透了我的衣服,由于勞累也由于緊張。一陣疼痛感從腳踝傳來,我來不及察看一下。我知道,這是地上的石塊劃破了腳。一不小心,踩到了泥水中,摔倒了,疼痛更是鉆心一般。我在黑暗中摸索著爬起來,淚水和汗水一起流到口中,澀澀的。直到醫生趕到家中,說沒有什么大礙,我心中的一塊石頭才落地。
臨近黎明時,我坐在院子里,望著漫天的星斗,我又想起了爸爸媽媽,想起了許多快樂幸福的時光。想到給自己虛驚一場的奶奶,我沒有哭,覺得自己突然長大了,堅強了。
第二天,我從食堂帶著飯走進病房時,兩個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出現在了自己眼前——爸媽回來了,一家人團聚了,我高興地笑了,笑得很開心。
在這幾年里,我作為留守兒童,雖然離親情遠了一點,但我也留守了一份堅強。
天藍了,月圓了,人堅強了。
關于哲理的故事13
謙卑,不是自卑,是自謙,永遠保持一份謙虛的情懷,行走在塵世中。——題記
行走在紅塵,每天都會遇到不同的人,也會遇到不同的事,如果不能用正確的心理面對,事態面前,自己將會坐如針氈。只有沉穩的對人對事,面對瞬息萬變的風云,才能彰顯自我的價值與意義。
理性的面對自己,自己只是一個一日三餐的普通人,沒有呼風喚雨的本事,也沒有未雨綢繆的先知。只能在不斷的實踐中鍛煉自己,讓自己在增長成熟閱歷的時候,提高修養,磨練心智,在一次次的風侵雨襲中,學會沉穩,一次比一次穩重。
虛心的像別人請教,遇事,多想,多問,不要覺得問別人是降低自己的身價。相反,問別人,在聽取別人好的建議的同時,也使自己與他人的感情,進一步加深融洽。對于一個驕傲自大,不懂得聽取別人意見的人,只會封閉自己,就算不是眾叛親離,最后也只能是孤家寡人一個。
在朋友圈,要注意發現朋友的長處,隨時以友之長,補自己之短。讓自己在磨平棱角的同時,豐盈內涵。
哪怕是芝麻綠豆的小事,也要用謙恭的態度,聽聽多方的'意見,然后一一推斷,拿出一個良好的解決方案。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就像美麗的四季,都有自己不一樣的精彩紛呈,也有自己缺憾的一面。要懂得發現自己的缺點,一點一點認真的面對自己,拿出決心與坦然面對的態度,勇敢的發現,也勇敢的改正。打敗自己的,往往不是事情的復雜性,而是驕傲自大,總覺得自己是對的,手中的鏡子,總是放大自己的優點,縮小自己的缺點,有一點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在自己給自己的虛幻光環里,迷失自己。
自己的弱點像泥潭,若不是在初入泥潭的邊緣,自己掙扎著爬出來,只能越陷越深。缺點的泥潭,是一個柔軟的陷阱,柔柔的,軟軟的,陷在里面,是愜意的享受,如果自己一味的感受著泥潭的綿軟,不及時的抽出腳步,埋沒的可能是前程似錦的人生。
小心駛得萬年船,在事情面前,懂得三思而后行。
在砍伐一棵樹的時候,要懂得如何下手,事先要思量好樹的用處,粗的,細的,長的,短的,不亂動斧頭,盡可能的把每一寸樹枝都恰到好處的派上用場,而不是揮刀就砍,大樹砍小,小樹砍成柴燒,把良材鋸成木屑,讓原本可以做棟梁的木材,在亂動刀斧的情況下,只做出了一根搟面杖。只有看清了事物本質,才能挖掘出更多的用途與財富。
在任何時候,都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盲目的追隨社會的潮流,不莫名的模仿他人的腳步。山雖高,人為峰。登山的時候,不要羨慕別人的捷徑,有些坎坷路,別人走的如履平地,幾步就可以登上山頂。但是別忘了看看自己的能力,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一步登天,不一樣的智慧,不一樣的起點,不一樣的磨練,都讓在攀登同一座山的人有不一樣的感受與速度。根據自己的能力,適當的多走幾步彎路,拿出笨鳥先飛的精神,勤勤懇懇的向著目的地出發。重要的不是用了最短的時間攀到了頂峰,而是當你站在頂峰的時候,氣不喘,心不慌,還可以談笑風生,張開懷抱一覽眾山小。
謙卑的人懂得低頭看路,低下頭,才能看清腳下的路是平是曲,是鮮花滿徑還是坎坷泥濘,讓自己邁下去的腳不至于扎滿荊棘。低頭看路就是一種沉穩,做任何事情不毛手毛腳,淡定從容,張弛有度。歷經塵世風雨,不慌慌張張,在經過大風大浪之后,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不悲觀,不放棄,不哀怨命運。學會了沉穩,也就學會了淡定,用一抹從容在世態的滄桑里游刃有余,輕松撥的云開,見得日出。
謙卑,不是自卑,是自謙,永遠保持一份謙虛的情懷,行走在塵世中。在低調做人的謙卑中,修煉自己,提升自己,讓紛雜的萬千世態,在自己沉穩從容中,讓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
關于哲理的故事14
課堂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個裝水的罐子。然後放滿鵝卵石。問他的學生道:你們說這罐子是不是滿的?
是,所有的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說。真的嗎?教授笑著問。然後又拿出一袋碎石子,從罐口倒下去,搖一搖,再加一些,問學生:你們說,這罐子現在是不是滿的?這回他的學生不敢回答得太快。班上有位學生怯生生地回答道:也許沒滿。
很好!教授說完後,又拿出一袋沙子,慢慢的倒進罐子。再問學生:現在你們再告訴我,這個罐子是滿的呢?還是沒滿?
沒有滿,全班同學這下學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說。好極了!教授再一次稱贊這些孺子可教也的`學生們。然后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來已經被鵝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滿了的罐子。當這些事都做完之後,教授正色問他班上的同學:我們從上面這些事情得到什麼結論?
班上一陣沈默,一位自以為聰明的學生回答:無論我們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滿,如果要逼一下的話,還是可以多做些事的。
教授聽到這樣的回答,點點頭,微笑道:答案不錯,但并不是我要告訴你們的重要信息。說到這里,這位教授故意頓住,用眼睛向全班同學掃了一遍說:我想告訴各位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將大的鵝卵石放進罐子里去,你也許以後永遠沒機會把它們再放進去了。
關于哲理的故事15
只要心存信念,就有奇跡發生,希望雖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歐。亨利在他的小說《最后一片樹葉》里講了一個故事,說:有個病人躺在病床上,絕望地看著窗外一棵被秋風掃過的蕭瑟的樹。他突然發現,在那棵樹上,居然還有一片蔥綠的樹葉沒有落。
病人想,等這片樹葉落了,我的生命也就結束了。于是,他終日望著那片樹葉,等待它掉落,也悄然地等待自己生命的終結。但是,那樹葉竟然一直未落,直到病人身體完全恢復了健康,那樹葉依然碧如翡翠。
其實,那樹上并沒有樹葉,樹葉是一位畫家畫上去的',它不是真的樹葉,但它達到了真樹葉生動真實的效果,給了那位病人一個的信念:活著,只要那片樹葉不落,我的生命就不會死。結果,他真的康復了。他走出病房,去那棵樹下看個究竟。
他站在樹下,被畫家的用心感動了。
因為畫家是唯一了解他內心秘密的人,畫家知道他在等待樹葉全部掉落之后,再悄然地結束自己的生命。于是,畫家順著病人的心思設計了這么一片假樹葉。就是這片假樹葉,給他不斷地注入活下去的勇氣。
【哲理的故事】相關文章:
哲理故事04-20
名人哲理故事09-27
動物哲理故事09-27
名人的哲理故事11-21
勵志的哲理故事01-14
經典哲理散文:故事04-02
精選經典哲理小故事02-24
經典哲理小故事03-05
經典勵志的哲理故事10-09
經典勵志哲理故事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