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幸福與否,取決與個人對人、事、物的看法,因為生活是由思想造就的。
我們都多少有個毛病就是喜歡抱怨、不滿,總覺得世上沒有幾件事可以讓我們稱心如意。當(dāng)然,我們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人與人、人與社會免不了有磕磕碰碰,糾結(jié)、煩 悶、 苦惱、不快。問題是我們總是懷著顆抱怨的心情看待別人、生活、環(huán)境,不說對別人,就是對自己的生活、事業(yè)、心情也都毫無意義,也讓我們更多了煩惱,離幸福也就越遠(yuǎn)。
有一篇文章,談到二次大戰(zhàn)時,有個士兵被炮彈碎片割傷喉嚨,輸了7筒血。他寫紙條問醫(yī)生:我還可以講話嗎?醫(yī)生說:會。他又問:我會活下去嗎?醫(yī)生說:若在以前,就不一定,但現(xiàn)在肯定會!于是,士兵又寫到:那我還有什么好擔(dān)心的!
我們?yōu)槭裁床荒芡V箲n慮、抱怨、不滿,對自己說:我還有什么好擔(dān)心的!
羅根.帕索.史密斯說過一句極富智慧的話:生命中只有兩個目標(biāo):其一,追求你所要的;其二,享受你所追求到的。只有最聰明的人可以達(dá)到第二項目標(biāo)。
我們很多人都會這樣的切身感受:當(dāng)自己春風(fēng)得意時,便會感覺生活處處充滿陽光;而一旦遇到困難,就覺得生活陰暗。爆迪.瑞肯貝殼和朋友在太平洋上絕望地漂流21天后,感嘆:------人只要有淡水喝、有東西吃,就沒什么好抱怨的了!
所以想得到幸福、快樂,就應(yīng)該學(xué)會放棄抱怨,把自己的精神、注意力放在積極向上、樂觀快樂上。
生活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事物,許多事物常常都是一把雙刃劍,抱怨的人看到的總是刀刃的一面,那么受傷的永遠(yuǎn)是自己。因此,我們要少一份抱怨,多一份感激,就會使自己對生活產(chǎn)生美好的信念,從而生活會更好。
生活的幸福與否,取決與個人對人、事、物的看法,因為生活是由思想造就的。很對人都喜歡生活在抱怨和郁悶中,那是因為他們總是對環(huán)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不滿,而看不到生活中的幸福的一面。大家都聽到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從前一個老太太有兩個女兒,一個賣雨傘一個開洗衣店,天晴的時候老太太憂心忡忡,別人問為什么,她說:我賣雨傘的女兒生意不好,我心里難過。但下雨時她也不高興,她說:我開洗衣店的女兒生意不好,洗好的衣服曬不干。后來,有人告訴她:其實,天睛的時候你可以為你開洗衣店的女兒高興,下雨天你可以為你賣雨傘的女兒高興。老太太恍然大悟,不論晴天還是雨天都很快樂。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不言而喻的。
一位偉人說過:“有所作為的是生活的最高境界。而抱怨則是無所作為的,是逃避責(zé)任、是放棄義務(wù),是自甘沉淪。不管我們經(jīng)歷怎樣的境遇,一味地抱怨不已,只會是于是無補(bǔ),而且會把事情弄得更加糟糕,盡管這不是我們想要的結(jié)果。”
世界是美麗的,而世界也是有缺憾的;生活是美麗的,可生活同樣有缺憾。因為美麗,才值得我們來這個世界走一回;因為缺憾,才需要我們?nèi)浹a(bǔ)。既然抱怨同樣無事于補(bǔ),那就盡量少一點(diǎn)抱怨或者不抱怨,讓幸福離自己近一點(diǎn),多一點(diǎn)!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