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物價飛漲的時候,一元錢能有什么用呢?在十年前,我們用它或許可以買三斤醬油四瓶醋五斤鹽。而現在能做什么呢?也許,買一元一包的榨菜剛剛好。
然而,賣一元的榨菜,能有多少利潤呢?答案是:3.5分錢。也許有人笑了,這樣少的利潤,誰還會做這種生意?可有一位四川漢子卻不嫌少,1元錢一包的榨菜,竟也能做到上市!
2000年開始,他擔任涪陵榨菜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上任伊始,他發現涪陵榨菜年銷量僅有一兩萬噸,一直徘徊在虧損邊緣。這個時候,集團有人向他建議:“做手機好,附加值高!”也有人說:“搞網絡,容易吸引風投!”
是啊,食品行業是微利企業,做榨菜,能有出路嗎?集團里不少人都想拋棄榨菜,認為附加值不高,掙的都是小錢,而更傾向于從事it、網絡等高科技項目。
“我們之中有人懂網絡嗎?有人知道何為cdma嗎?有人曾從事過高科技行業嗎?”在一次會上,他問大家。開會的人全部搖頭。
“自己連概念都搞不懂,還怎么去開發新項目?”經過一番交流和探討,他自己也逐漸清晰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堅定了信念,最終也讓大家心悅誠服。
把榨菜產業做大做強,也許比好高騖遠更實在。只要用心去做,低到塵埃的榨菜,也會變為“鮑魚”的。
雖然確定了目標和方向,但他也發現,涪陵榨菜雖然與德國的甜酸甘藍、歐洲醬黃瓜同列為世界三大名腌菜,可利潤低,而且生產設備簡單、原始,居然還是采用“腳踩出來”的作坊生產方式。
為此,他用了半年時間去貴州、湖南等企業考察,結果發現全國醬腌菜行業幾乎都是作坊式生產。這是個好機會,他發現了商機。
2003年,他的榨菜集團果斷投入340多萬美元,通過國際招標的形式,最終確定與德國生產設備制造商合作。經過多次實驗和調試,制造出榨菜行業第一套現代化的生產設備。“世界上第一條榨菜全自動生產線”就這樣誕生了!
規模上去了,硬件改善了,但這些還遠遠不夠。他在想,涪陵榨菜在市場上的定位、形象和知名度并不清晰和響亮。
何不給榨菜也做一次“鍍金包裝”呢?這時,他想到了當時紅極一時的策劃大師葉茂中。然而,請葉茂中出山卻不容易。第一次他的秘書打電話給葉茂中,對方沒說兩句就掛了。第二次,集團派北京分公司經理去請葉茂中,但得到的答復是:非董事長出馬不接待。第三次他親自出馬,終于與葉茂中成功簽下了高達七位數的策劃合同。
接著,他又請著名演員、“皇帝專業戶”張鐵林作為涪陵榨菜的代言人,進一步宣傳和推廣涪陵榨菜,使涪陵榨菜聲名鵲起。
經過一系列的運作,涪陵榨菜的經濟效益也開始凸顯。涪陵榨菜2000年即實現扭虧為盈,2001年發賣額1.5億元,2002年發賣額2.2億元,2009年發賣額4.4億元!僅在2010年一次榨菜文化節上,涪陵榨菜首日吸金11億元!2010年11月,涪陵榨菜成功登錄中小板上市交易,他迅速成為“億萬富翁”!
他是誰?他就是有業內“榨菜大王”稱號的涪陵榨菜董事長周斌全。
誰說一元錢的生意不是生意?周斌全讓一元一包的榨菜,搖身變成了“鮑魚”!把普普通通的“榨菜一包”,做成了“榨菜航母”!
小產物,大生意。不要小看身邊那不經意的事情,是好菜,終究會被青睞!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