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人生感悟:談愧疚心理
不知從何時起,開始收起隨處散播的善意以逃避周遭帶有考量的目光
不知從何時起,開始學(xué)會言語心理上略帶諷刺意味無緣無故中傷他人
我靜靜的看著這個不像自己的自己,滿目瘡痍,身上長滿了長長的刺,我眼含熱淚的走向它,不畏懼身上傳來的扎實的疼痛感,若我都不去靠近它,它該如何痊愈?
最真實的自己都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掩埋,難道裹上層層扎人的刺是我所愿嗎?當然不是。可是,你可以想象一個沒有刺的刺猬又會是怎樣的生活狀態(tài)?被欺辱?被嘲笑?都不是……會被虎視眈眈的肉食動物一口吃掉!所以,這時候,或許不難理解那些喜歡動不動就攻擊別人的人了,是的,沒錯,這是一種負面的自我保護!
就像我們做錯了事的時候,明明知道自己做錯了,心里也很難受,但是,我們依然會執(zhí)拗的反駁對方“不,我沒錯,我怎么會錯?我憑什么要認錯?”那是潛意識的表現(xiàn),攻擊心理也一樣:通過多次的經(jīng)歷,慢慢培養(yǎng)成了習(xí)慣,習(xí)慣了攻擊,習(xí)慣了中傷,習(xí)慣了自我保護,也可以說是習(xí)慣了把別人往遠了推。
這種心理有點讓人傷腦筋,不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很有趣。
哲學(xué)上常說,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xiàn)著世界觀。有了這種心理,你就會在行為舉止上潛移默化的體現(xiàn)出來。比如,言語中傷他人,說話不留余地。
恨不得猶如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一般,言語上把對方說的狗血淋頭,吹眉毛瞪眼睛的,這時候,攻擊心理就得到了滿足,開始沾沾自喜,可是作為擁有這種心理的主體的你慢慢發(fā)現(xiàn)為什么明明勝利了卻是開心不起來……然后你又開始檢視自己,懷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錯了?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出了問題?這難道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嗎?
當然,我們不否定有攻擊心理的人心地并不壞。可惜,總是會讓人退避三舍,敬而遠之。這樣的人,你敢深交嗎?那不是自己找罪受么!
我再次靜靜的看著這個不像自己的自己,滿心惋惜,身上長滿了長長的刺,我真摯無比的走向它,不畏懼身上傳來的扎實的疼痛感,若我都不去靠近它,它該如何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