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哲學與人生讀后感

時間:2023-04-07 08:42:12 人生感悟 我要投稿

哲學與人生讀后感范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哲學與人生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哲學與人生讀后感范文

哲學與人生讀后感范文1

  《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是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北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臺北大學哲學系、所教授傅佩榮所著。《哲學與人生》是傅先生對于哲學真有心得,而且善于作簡潔清晰的表達。比如在講解哲學是“愛智”時,他把“愛智”定義為“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的生活態度,“把“智慧”概括為“完整”和“根本”兩個特征,又將“愛智”的“愛”解釋為溫和而理性的“友愛”,而與狂熱的“情愛”、浮泛的“博愛”相區別,令人感到既準確又頗具新意。

  重讀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讓我有種回味和共振的感覺,那種經歷后的精煉總結讓我孜孜不倦,像是看到自己拍攝的一部人生電影,而主角就是我,其中的行為有些是意氣風發,有些是沖動不顧后果,我也因此得到了回味的樂趣,書中也有很多我所未經歷的一些,但是有了共振和回味,我相信即使面對未來,我也有撥云見日的功力很多人認為哲學是一些枯燥的為什么,看了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就會發現,哲學真的距離我們很近很近,而且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美好,像是我惡魔呢聞到了面包的甜香味。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是一部可以研讀的好書。

  本書的作者不是以寫書為生的專業作家,而是臺大的一位哲學教授傅佩榮先生,所以此書也可看作是一本教材,又由于它的思想性,還可看作是一本勵志書。但它與一般教材和勵志書又截然不同,因為那些多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然而此書卻全是傅先生個人思想的結晶。對于這樣一位思想大師的著作,鄙人不敢妄加評論,只能把我的一點感悟說與大家聽。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說,“哲學脫離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脫離哲學是盲目的。”因此,看此書與其說是學點哲學知識,不如說是通過它來審視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語言將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的精髓提煉了出來,并貫之以自己的思想,給我們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動,精深的課;在這里,我們不但會看到歷史哲學大師的思想,而且會感悟到許多以前從未想過的東西。

  哲學與人生中有句話得好,對我影響很大,從中受益匪淺,例如“人生所有一切都不能帶走,故要與人分享。這種分享不單指財務,還應包括關懷,信念,尊重等。”是啊,人本是赤條條地來又赤條條地去,何必一定要固守自己的東西,封閉自己的心靈呢?這樣或許守住了自己的財產,卻錯失了許多機會,但與人分享后也許就不同了。

  “一個人受過教育之后,最大的特色就是:對于許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于去做。”這句話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的確,人生可做的事實在太多,其中有關系自己前途和生計的大事,比如學習,工作,也有只涉及當前蠅頭小利的小事,比如丟了一塊錢,被人罵了一句等,如果把這些小事耿耿于懷,又哪來的時間做好自己的大事呢?

  “享樂分為很多層次,若只把享樂定位在身體的,官能的需要,是屬于較低的層次,這種享樂的背后實際上是痛苦。較高境界的享樂是內求于已,而非依賴其他因素,因為越是依賴外部條件,這種享樂就越沒有保障。”對于這句話,我也是深有感觸的。當今社會是一個浮躁的社會,很多人為了追求一時的感官滿足不惜花大量金錢蹦迪廳,泡酒吧,參加演唱會,但很少有人從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中找出一點快樂,這樣,當他們蹦完迪,泡完吧,鬧完會回來從事自己賴以生存的工作時就又不得不愁眉苦臉了,以至于許多人因此丟了飯碗甚至于走上犯罪道路或自閉甚至自殺,這又何苦呢?

  “人類的典范,應該是那些讓你我這般平凡的,有著許多煩惱的人都能效法的。他們讓我們懂得:煩惱不值得擔心,因為能磨練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為何而死。”這很值得我們深思,現在人們多把擁有大量金錢和物質的人當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許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其實擁有越多并不見得就越快樂,傅先生在介紹存在主義時說,“一個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為擁有越多,越沒有時間做自己。”在介紹道家時又說,“一個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樂,因為欲望沒有滿足會痛苦,一旦滿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細細想來,這些話句句皆是真理。此外,還有許多讓我所感悟的話,比如“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有什么成就,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人生態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一是珍惜你所有的。前者常在壓力之中,后者則可自得其樂。”“如果一個人表現不好就怨天尤人,那么當新的機會來到時,反而容易錯過。”等等。這些話無一不能引起我們深深的思考。

  “當真正用理性思考經驗之后,就能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知道哪一種人生更為理想,也更適合自己。理想代表針對未來,哲學的思考就是要讓人能夠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向度中連貫起來,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當下那片片斷斷,剎那生滅的過程中而已。”

哲學與人生讀后感范文2

  剛看了傅佩榮的《哲學與人生》,如何提升哲學素養?培養思考習慣、掌握整體觀點……咱也活學活用一下嘛,至少不以偏概全。“對任何事情都要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見,思想也將更為圓融。”

  哲學,高中時學了一點點理論,到底是該如何定義,恐怕要對不起老師了。當年的老師是個魁梧的老師,很有激情的,印象中,他總是用兩只熊掌一樣的手在頭頂上比劃,“哲學嘛……”,人在教室四周走動,小數點也在教室橫飛。一上課就很忘我的老師,是個好老師,只可惜,我的智商實在不高,無法理解老師的許多話。

  記憶中,高二時,我還當了一年的政治課代表。這門學科我沒有任何特色,至今不明白班主任的用意。是拿掉我的英語課代表的職務于心不忍,還是有別的激勵的意思?不清楚,班主任沒找我談一句話,我那時一直在黑暗中想,老師為什么只照顧到急于在英語學科上要進步的同學她呢?老師有沒有想到我的感受?后來,也在一直假設,要是老師那時找我們多談談心,也許……學生時代的我多么渴望老師給予的言或行的鼓勵啊。而今,我當老師了,我當然知道孩子們在心智上需要什么。于是我毫不吝嗇,該付出的絕不占有著。“生命是豐富的,但對每個人來說,都只能活在當下。”

  今天讀了第十三章,《教育與自我》,收獲頗豐。

  主要內容是:

  教育是風格的培養:教育的三階段:

  1、浪漫期——小學階段;

  2、精密期——初中高中的6年;

  3、展望期——上了大學以后。教育就是自我的要求。

  人生四大領域:群體、自我、自然界、超越界

  教育與自我生命的發展:自我認識、自我定位、自我成長、自我超越

  我認為值得回味的語錄現在供大家一起分享:

  我們常說教育是“自我教育”,就是因為它需要受教育者的配合……教育是一個需要靠自己去承擔的責任。

  小孩子在尚未準備好接受現實世界之前,必須先以這些浪漫題材所提供的故事情節作為他所相信的世界,然后再慢慢成長,接受真實的挑戰。若是忽略此一階段的需求,幼小的心靈將會受到傷害。

  如果在中學階段沒有好好努力,那么這一生在知識的領域中,恐怕必須放棄許多權利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說,“哲學脫離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脫離哲學是盲目的。”看此書與其說是學點哲學知識,不如說是通過它來審視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語言將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的精髓提煉了出來,并貫之以自己的思想,給我們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動、精深的課;在這里,我們不但會看到歷史哲學大師的思想,而且會感悟到許多以前從未想過的東西。相信看過此書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許多事情,看淡人生許多哲學課。在這里,我們得到的不僅是哲學的全部精華,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質和名利和挫折。

  “人類的典范,應該是那些讓你我這般平凡的,有著許多煩惱的人都能效法的。他們讓我們懂得:煩惱不值得擔心,因為能磨練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為何而死。”這很值得我們深思,現在人們多把擁有大量金錢和物質的人當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許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其實擁有越多并不見得就越快樂,傅先生在介紹存在主義時說,“一個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為擁有越多,越沒有時間做自己。”在介紹道家時又說,“一個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樂,因為欲望沒有滿足會痛苦,一旦滿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沒有豐富的物質享受,可以沒有良好的制度,卻不能沒有正確的理念”。物質的提高和科學的.迅速發展是否能證明社會的進步?即使在寢食無憂的生活里,人們是否就能快樂呢?有了一千萬想兩千萬,有了兩千萬想五千萬,人的欲望用無止境,追求不到時就永遠在沒有邊界的痛苦里輪回。而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回不堪其憂,也不改其樂”也能更好地證明了即使在物質極為匱乏的社會里,人也是可以快樂的。顯然,人是否快樂和物質沒有關系。經濟和科學屬于器物層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樣。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會主義下的人快樂,社會主義的人一定比封建社會的人快樂,我看不一定。

  對于作者的某些觀點或許我不盡贊同,但由于此書談論的是人生,對于人生,本就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愛因斯坦的話說,“一個人對于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為其中充滿了許多奧秘,而這些奧秘永遠不能被解釋清楚。”既然是奧秘,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動,更何況傅先生說的許多東西又是那么正確呢?

  書中有一段話我是我最喜歡的,也在此摘錄下來,做為對自己的勉勵,也作為文章的結尾吧!“當真正用理性思考經驗之后,就能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知道哪一種人生更為理想,也更適合自己。理想代表針對未來,哲學的思考就是要讓人能夠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向度中連貫起來,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當下那片片斷斷,剎那生滅的過程中而已。”

哲學與人生讀后感范文3

  讀了《哲學與人生》,受益匪淺,現從三個方面淺談下自己的讀后感悟。

  傅佩榮老師說“哲學是必需的”。我們人類天性之中都有哲學的傾向,每個人內心都希望自由,能夠做自己,擺脫各種限制與壓力,越來越感受到作為一個人的喜悅。而要到達這種境界就需要愛好智慧。愛好智慧就需要我們超越感性限制,發現真理,并積極印證,而這些的首要根底就是培養思考習慣。我在這本書中最大的收獲之一就是明白了培養思考習慣的重要性。

  一個人如果沒有思考的習慣是絕對不可能具有獨立的個性。遇到事情都喜歡憑著本能的感覺立即反響,而且很容易受別人的影響。我以前就是一個極不愛思考的人,懶惰喜歡依賴別人。從小就按部就班地十分自然的承受父母安排好的一切。知道高一的時候,同學問我為什么我如此努力第學習,我才醒悟我學習只是因為我習慣地認為努力學習考上好大學就是我應該走的路,但是從來沒思考我能用學到的去做什么。其他事情也是一樣,發生了事情總是潛意識里看被別人的反響,讀書時也總是立刻信以為真。而現在我明白沒有思考的人生是空洞而盲目的。只有學會思考,遇事冷靜下來想清楚并在無疑處有疑才能有所發現和收獲。

  只是會思考也是不夠的,人生的問題是需要我們去印證的。正如傅佩榮老師所言,人生是需要體驗的。如果光是表達各種道理與格言,而沒有自己去體驗的話,到了最后還是只能在知識的迷霧中打轉。

  對于人生,哲學的思維,是可以帶著我們的生活走向更加光明的地方;對于哲學,人生的路程是修行和體會的過程。兩者在我看來,密不可分。

  本書作者傅佩榮,哲學系教授。最早開始認識這位學者,是在網上看到他在上海圖書館的一次講座《活出入道的生命智慧》。記得當時他曾為一位觀眾解釋莊子的一句話:化無用之用為大用。在我看來晦澀難懂的古話,教授卻能很簡單的舉例說明把它解釋的很清楚明了,至今記憶深刻。如果我們只把我們認為有用的東西留下,把其他認為沒有用的東西丟掉,那么這個唯一有用的東西也會變得很無用。被人認為無用的東西,反而是很寬泛的,能帶給我們喜悅的,雖不被人們重視卻能成為大用的。雖然解釋的話語只是寥寥幾句,讓我著實非常佩服。不愧是被哲學家稱贊為:一個優秀的哲學教師的本領不在于讓學生承受他的見解,看到他多么的有本領,而是讓學生們收到他的思想熏陶,是思想始終處于活潑的狀態。

  寥幾句,讓我著實非常佩服。不愧是被哲學家稱贊為:一個優秀的哲學教師的本領不在于讓學生承受他的見解,看到他多么的有本領,而是讓學生們收到他的思想熏陶,是思想始終處于活潑的狀態。

  在本書中,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他談到了儒家的風格,價值觀。提到儒家,我們的第一慣性思維肯定是會聯系到孔孟。孔子是沒有什么著作的,一般是他的學生去把他的話語出來,找出其中一貫的思想。但孔子一直覺得沒有人理解他懂他。直到第五代孟子的出現,在寫著作的時候才算是最貼近孔子的中心思想,加以自己的發揮,將其名為“仁政”。只有上面行仁政,老百姓的生活才能安樂。而孔孟的核心思想,即人文主義,人與人適當的關系。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就是人可以弘揚理想,卻不是靠這里想來弘揚人。可見我們的生活中必須要保持著始終的理想。并且是自愿有這樣的理想,并且很自覺地沖著這個理想而去努力學習,生活。發自內心的去做一些為了理想的奮斗,這樣才有意義。 在本書中,也解釋到了人并不是本性善,而是本性向善等理論。正如善與惡,其實都是價值上的概念,而任何價值的呈現,都是自由選擇的前提。所以在我們特別小的時候,我們是沒有方法評價理性的思維做出選擇。對于這點,性本善就無法到達。等我們長大以后,可以自由選擇的時候,我們會面臨著善和惡兩扇大門的'選擇,所以在我們做事情時候,很可能會至善,也可能是變惡。到此能看的出本善這一點是無法得到驗證的。但是不管多么兇惡的人,他都會有善良的一面存在心底這是我們不可否認的。人無完人,同樣的,也沒有完全惡的人。

  由此可見,哲學一個看起來枯燥無味的話題,需要充滿活力,思維跳躍有趣,才能將這些無味難懂的文字化做我們生活中的指引。而讓人產生興趣就需要對凡事保持好奇的態度。哲學就是培養智慧,發現真理,然后來驗證真理的過程。這些理論都結合了很多實際,淺顯易懂,但卻能從中捉摸出一些人生的大道理供我們參考,同時也能感受到很多作者的思維。

  讀過這本書后,我想我能更好的為自己的人生做一些規劃和設計。把這些哲學的思維,更加實際化的運用到平日生活中。讓自己做一個很充實,有理想,有底蘊的青年,更加深刻的去體會哲學的思維。

  以上便是我的讀書感想。

【哲學與人生讀后感】相關文章:

人生之哲學11-07

人生之哲學12-26

人生哲學08-21

他的哲學人生02-14

哲學人生勵志贈言03-25

人生哲學怎么造句08-11

寬容哲學人生感悟精選08-17

關于人生哲學的句子04-18

人生哲學智慧諺語大全03-12

人生哲學晚安心語08-1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激情熟女久久 | 中文字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 一日本道a高清免费播放 | 日韩国产网站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