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認識的人多了,不代表圈子就大了

時間:2021-04-04 11:40:35 人生感悟 我要投稿

認識的人多了,不代表圈子就大了

  朋友給我和先生送來兩張峰會的邀請函,這樣的會議我曾經陪他去參加過幾次,其實沒什么太多的內容,但依然會有很多人參加,因為主辦方一定會邀請一些行業里的大佬,這些人平時很難見到,很多人希望通過這樣的機會結識這些大佬。

  我本不愿意去,但先生認為多認識一些人對我有好處,執意帶我同去。

  中間茶歇時,相熟的人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敘舊,他們聊的東西我不感興趣,也插不上話,于是坐在一邊看他們聊天。

  一位女士走過來加入他們,相互介紹后,女士拿出手機問:“加個微信吧!”

  在這樣的場合里,一般很少有人會拒絕這樣的要求,于是,紛紛互掃加入。加完一圈后,這位女士看見坐在一邊的我,大概我不是她的目標人群,她看了我一眼,猶豫了一下,但因為大家坐在一起,人人都加,唯獨不加我似乎有點不禮貌,所以,她微笑著過來問我:“你好,方便加下微信嗎?”

  我笑著點點頭,拿出手機,雖然知道也許加了永遠也不會說話。

  她剛想掃我,突然面路難色:“哎呀,我已經滿5000人了,加不了了。”

  我趕緊說:“哦,沒關系的。”

  她快速地在通訊錄里往下拉:“沒事,你等我一下,我先刪除一個人再加你。”

  我有些尷尬:“你人滿了不加也沒關系。”

  她繼續在手機里操作著:“我這里人太多了,很多人從來沒說過話,我看下誰的朋友圈我看不見的就把他刪除,反正留著也沒用。”

  大概過了一分鐘,她高興地抬起頭:“好了,我刪了一個人,現在可以加了。”

  掃完加入后,她告訴我,微信最不好的地方就是只能加5000人,而她的好友經常達到這個數,需要時不時地清除一批,才能讓后面的人加入。

  她是我認識的人里,第一個微信好友達到5000個的人,我問她怎么會加這么多人呢?她說她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參加各種會議或論壇,能接觸到的人她幾乎都會加入,這個微信只用了一年多就滿了,她正考慮著要不要再弄個手機。

  看著我吃驚的樣子,她笑得很開心,問我手機里有多少好友,我說私人微信大概幾百人吧!她可惜地搖搖頭說,這個社會上最重要的就是人脈資源,認識的人多了就好辦事了,雖然現在加了最后有沒有用不知道,但誰知道機會是不是就藏在里面呢?

  對于她的.觀點,我挺認同的,一個積極主動的人,機會肯定會比別人多。

  回去的路上,先生也跟我聊起她,并且認為她身上很多東西值得學習,比如她在社交場所的積極,比如她不怕生的性格。

  畢竟只是峰會上一見,我很快就忘記了她,雖然互有微信,彼此都沒有找對方聊過。

  大概一個月以后,她突然在微信里發了一個鏈接給我,我打開一看,是一個商業項目計劃,我剛剛看完,她發來一條消息,問我覺得怎么樣,我說挺有想法的,不錯。她一聽馬上發了條語音過來,說這是她接下來想做的事情,需要找一些人和她一起做,問我有沒有興趣加入。老實說,對于這樣的商業項目,我完全是個門外漢,根本不懂,而且這個投資金額,就我個人而言,連一半都拿不出來,之前說不錯,只是一句客套話而已,并不代表我感興趣。

  她又一連發了好幾條語音,告訴我這個項目非常有前景,我只好老實告訴她,我沒有興趣。她并沒有勉強,只說你再仔細看看。

  晚上先生回來后,我跟他說了這件事,他略感驚訝:“她也找過我,讓我們公司投,但我覺得她只有一個項目計劃,團隊團隊沒有,經驗經驗沒有,所以我拒絕她了。”

  那幾天,我看到她的朋友圈一直在發這個項目計劃,介紹這個項目的優點和前景,呼吁大家加入她的項目。

  過了幾天,和先生吃晚飯時,又聊起她,他告訴我,其他幾位朋友她也一一找過了。我問,那他們有興趣加入嗎?先生搖搖頭。

  我說,你之前不是挺欣賞她的嗎?怎么都不深入了解一下就拒絕了呢?先生認真地說,我確實挺欣賞她這種熱情和積極,但欣賞是一回事,拿著真金白銀去投又是另一回事,前者泛泛了解就可以,但后者沒有很深的交情,哪會輕易答應,相信其他幾位朋友也是這么想的。

  我一愣,若有所悟。

 

  記得曾經參加過一次聚會,每個人的手機此起彼伏地響著,只有我旁邊一個人的手機寂靜無聲。其實那時候,我的手機響得也不多,但我看到大家都不停地看消息,接電話,覺得自己不看就太不合群了,另一方面也說明我的圈子太窄,于是,也有意無意地翻看著手機,實在沒什么東西可看了,就隨口和這個人閑聊起來:“我們現在幾乎都成了手機控。”

  他憋了自己的手機一眼,告訴我他的朋友圈總共就幾十個人,沒什么好看的。

  我當時心想,這人也太不擅長交際了吧?現在誰的朋友圈里不是躺著少則幾百,多則幾千的人呢?

  他似乎看出我的心思,但什么都沒說,超然地自己吃菜喝湯,似乎周圍的人一點也影響不到他。

  上個星期,他來浙江,我和先生接待他,這時候我才知道他竟然是著名的企業家。中間,我經常難以自控地去看手機,然后抱歉地沖他笑笑。

  他跟我們聊起自己的朋友圈。他說在他剛剛創業時,他手機通訊錄里起碼有上千人,各行各業的人都有,有的甚至連面都沒見過。每到節假日,手機永遠是滾燙的,他也為自己認識這么多人而自豪。

  但后來,他發現這些都成了他的負擔,別人發祝福消息過來,不回不好意思,回了耽誤時間,甚至經常在他做事時打斷他的思路,還有根本不熟的人經常找他幫忙,還要花心思去想該如何拒絕。

  于是,他開始思考,認識這么多人的意義是什么?這么一思考,頓時讓他發現了很多事,比如經常接觸的人總是那么幾個,有事相互幫忙的也是那么幾個,關系很鐵的人,其實還是那么幾個。

  于是,他在某個晚上把幾乎不怎么聯系的人全部刪除了,只剩下那些經常來往的人。

  一開始,他也忐忑,不知道這樣做會不會讓自己的圈子變窄,但此后的一段時間,他便喜歡上了這種清靜。再也不會在工作正忙的時候收到毫無意義的消息,再也不需要假裝熟絡地去應付各種寒暄,無論是工作狀態和人際關系,都變得愉快而簡單。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交游廣闊,朋友遍天下。大多數人也倡導“朋友多了路好走的”的價值觀。但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如果全部拿來結交朋友,又有多少時間提升自己、成就自己呢?

  朋友貴精而不貴多,即使如馬云、柳傳志那些人,看似眾星捧月,其實真正引為知己良朋的也不過是區區幾十人。

  能主動去結交比自己優秀的人,自然值得鼓勵,但僅僅只是認識是遠遠不夠的,真正要成為莫逆之交,需要生活中的長期接觸,需要靈魂、價值觀的共鳴,才能漸漸了相互了解欣賞對方,否則,認識的人再多,也不過是多了一張仿佛相識的面孔而已。

  很多人感慨,微信中明明有著幾百人,但是當自己失意時卻找不到一個人可以談談心事;當自己成功時,也找不到一個人可以分享,雖然滿屏都是熱鬧的消息,卻沒有一個人和自己是喜樂與共的。

  也有很多人嘆息,原本以為自己朋友遍天下,當遇事需要幫忙時,卻沒有一個人伸出援手,曾經觥籌交錯的人,在那一刻紛紛銷聲匿跡。

  其實,不是別人冷漠,而是你們交情未夠,沒有足夠的了解,沒有足夠的欣賞,誰又會為誰拼盡全力呢?每個人心底都會有那么幾個人,只要對方需要,都會第一時間出現,但是這樣的朋友,或許自小認識,或者彼此了解甚深,絕不會是只有數面之緣的人。

  認識的人多了,不代表圈子就大了,真正圈子大的人只做兩件事:

  一件是努力提升自我,將自己放置到一定高度,乃至某個領域的權威,他無須主動去結識很多人,但只要他想做一件事了,必然是一呼百應,大家相信的是他的能力,更為與這樣的人共事感到與有榮焉。

  另一件是擁有識人的智慧,付出自己的真心與耐心,和對方成為真正的朋友,也許不會時時聊天,也許不會相互點贊,但必定會在心里給對方留下一個重要的位置,而不會將很多精力放在泛泛之交上。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制服二区 | 中文字幕欧美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例丝瓜 | 亚洲最新AV在线 | 亚洲欧美在线网址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