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好文-連態度都沒有,怎么過好這一生
01
親戚家的一個妹妹跟我關系很好,有什么事總來咨詢我的意見。剛開始還覺得她那些稀奇古怪的問題特別有意思,漸漸地就不勝其煩:這個二十多歲的姑娘太沒有決斷了。
比如,畢業后是去大城市還是回老家這個問題,她覺得去了大城市不一定買得起房,回家又好沒意思。
比如跟男朋友感情不好還異地,她覺得分手有點舍不得,不分手又沒信心走到底。
每次我都先反問她:你自己的態度呢?
她則像沒事人似的,輕描淡寫地說:我不知道呀。
生活的多面性及后果她都懂,但她對自己的未來不清楚,沒想法。
她沒有辦法掌控局面,只能在問題出現的時候隨時懵逼。
經常能在各種論壇上看到各種求助帖,想去大城市但又不想吸霧霾怎么辦,想去學畫畫但是年紀太大了怎么辦,好像論壇就是一個解憂雜貨鋪。底下的跟帖評論眾說紛紜,而提問者反倒成了置身事外的看客。
親,你自己的態度呢?
02
工作時,領導特別喜歡一個總能提出各種方案的同事,我們則不以為然。畢竟那些方案看起來都太單薄,經不起推敲。
但領導說,雖然是錯的,但說明他思考過。雖然目前能力不足,但可以提升。有的人,不管你問他什么都一臉茫然,一棍子打不出個悶屁,除了別人交待的事情再也不會有別的意見和建議,恐怕也難成大事。
漸漸地覺得,“你很有想法”真的是一個極高的贊美。至少,你有自己的思考。不管對的錯的,總是獨特的。
有自己的態度重要嗎?
重要啊。
有自己的態度,實際上是有自己的思考和認知體系。簡言之,就是能夠獨立思考。
多簡單,小學生行為準則都寫著要獨立思考。實際上,有太多人,因為做了太多次生活的旁觀者和意見領袖的盲從者,已經沒了自己的聲音。
這樣的人,就算遇見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會覺得天要塌了。
曾經有一個朋友,因為辭職后近一個月沒有找到工作差點自殺。實際上,只是因為跨領域找工作比較困難,再加上想要進入的行業整體都很慘淡,才導致頻頻失敗。她卻因此把自己的人生全盤否定了。
03
那些有想法,并且能夠堅定地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度過人生的人,則讓人心生敬佩。
一個學霸男同學,畢業后在北京打拼。他家庭條件不好,是家里的獨生子,所有的親戚都覺得他太能折騰。北京房價那么高,霧霾又重,何苦去受苦?家里父母年紀也大了,在家里找個工作不好嗎?
他從來不聽這些“逆耳良言”。自己身邊的朋友、同事遇到不順也常喊著要回老家去,他也只是笑笑。
他說,吃夠了貧窮與落后帶來的苦,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生活,所以,沒有備選項,沒想過離開。
如今,他工作很忙,滿世界飛,但是他喜歡現在的狀態。
04
一個女性朋友,家境殷實,自己也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本是白富美的人設,偏偏跑到貴州的山區支教。大家以為她過過癮就會回來,可是她去了之后就不知所蹤。等到兩年后再出現在大家面前,蛻變成一副黑黑瘦瘦的模樣。
她本想最多呆一年就回來,可是看到那里的`孩子如饑似渴地學習的樣子,就不忍心離開。
“雖然家里人強烈反對,也少有人能夠理解,還有人以為我是作秀,但是,能夠讓那里的孩子改變命運,一切都值了。”
沒有哪一種生活是絕對正確的,有得必有失。求仁得仁,亦復何怨?
這兩位朋友目前都過著充實而又滿足的生活,不管別人的評價,有自己的態度,過自己的人生。
就像最近結婚的女神鐘麗緹,身邊有了張倫碩以后,臉上的笑容擋都擋不住。有三個女兒,和張倫碩相差12歲,因此,多少網友惡語相向。如果鐘麗緹在意這些偏見放棄愛情,怎么能獲得如今美滿的生活呢?
為什么有些人的日子過得光芒萬丈,有的人即使握著一手好牌還是要打個稀巴爛?
因為前者有想法、不屈從,后者往往隨波逐流,遇事只能附和:隨便,都行。
不要老是做一個狀況外的懵逼者,總有些時候,你得改改身上“差不多先生”的毛病,過上專屬你自己的美好人生。
【勵志好文-連態度都沒有,怎么過好這一生】相關文章:
沒上過985高校,但仍能過好這一生12-18
大學生勵志文章:沒上過985高校,但仍能過好這一生03-28
勵志經典的好文章03-30
對待逆境的態度,決定你如何過這一生04-06
你連世界都沒有觀過 哪來的世界觀05-27
態度怎么造句11-02
深度好文:大四生活應該怎么過03-11
這一切都沒有你散文隨筆04-24
勵志類的好文章摘抄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