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好讀書
文/布衣粗食
每逢春暖花開時節,陽光明媚,和風習習,不讀上幾本好書,會是輾轉難以入眠,做夢也不那么香甜了,感覺這年頭沒有了盼頭。
曾記得,臨近初中畢業,電視里正在播《武松打虎》,畫面里的武松武藝高強,緊握的拳頭比虎骨還結實。為了更多了解電視里的人物,經過幾番周折從同學家借來一本《水滸傳》,小心翼翼地藏好了,像做賊一樣,偷偷摸摸地趁放牛的空擋里看一會兒。青綠的山腳邊,牛啃著春草,我卻坐在光溜溜的石頭上,眼睛瞪得像銅鑼,通亮的,看著《水滸傳》。雖然書里很多字句深奧難懂,參透不了,但在一知半解中,我一會陷入了刀光劍影,一會又跌宕在豪邁的英雄氣概里,一會又糾纏在人物的感情瓜葛里。遺憾的是,每天不可以多讀,畢竟學業重要,馬上面臨中考。
再后來,生活所逼,沒有空暇讀書。偶爾,路過書店或者書報攤,心中暗藏的讀書夢若隱若現,像千萬只螞蟻在后背爬,癢癢的,還撕咬著。記憶猶新的是,一次在東莞的夜市里,看到一本《聊齋故事》,我像遇到了一位故人,蹲在地上一頁頁翻看著,不覺錯過了回廠的時點,害得自己露宿街頭。幸好,半睡半醒中夢到了鬼狐相助,才得以挨過漫長的寂夜。
直到3年前,生活安定,娶妻生子后,才不用偷偷摸摸讀書,也不用望書興嘆。雙休日里,家人安頓下來,自己偷得浮生半日閑,傍著窗外的美景,遨游在書海里。那古今中外的美文,上下千年的歷史,成了自己力量的源泉,成了自己拼搏的資本,還成了自己寫作的題材。
當然,讀書的最好時光是春天。一年之計在于春嘛,春日里不讀書,就像春天不去播種一樣,是得不到收獲的。
春天里,找一片空曠地,或坐,或站,或躺,或靠在初綠的楊柳上,何等安逸,何等自在!腳下的小草哧溜哧溜地拔節,身旁桃紅柳綠,花團錦簇,偶爾一聲燕兒的呢喃,把你的思緒帶到遠方去。你從一本書看到另一本書,從一個故事聯想到下一個故事,從一個人物觀測到一個時代,此情此境,書里的文字像春天的蝌蚪在暢游,游到你的血液里去,深入骨髓,思潮澎湃。
當然,心有雜念不可以讀書的。想想,在明媚的陽光下,你一會兒撲蝴蝶,一會兒弄柳絮,一會兒凡務纏身,一會兒眼神游離,這樣的讀書是毫無意義的。即使你手握書卷,擺出一副書生模樣,但終歸是裝腔作勢,徒勞傷悲,一無所獲。
讀書,要讀好書,還要精讀,活學活用。歌德講的好“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眼睛看到紙的背面。”通俗說,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拿起一本好書,一字一句地讀,一段一段地悟,一遍一遍地反復讀,甚至讀到可以背誦,就像從沙堆里淘金一樣,當你把所有的沙子翻過、篩選過、細嚼后,灼灼放光的金子就暴露在你眼前。這時候,你的心境豁然開朗,也眼界大開,所有的污垢煩惱一點點地被擠出身體外面去。
有空,約幾個好友去讀書吧,在文字里尋找春天,在春天里感悟文字。圣人們寫下的文字里都有春草發芽,有春暖花開。徜徉在春天的氣息里,大家一起來讀書,論書,美好的時光在字行間悄悄溜走,直到夜幕低垂,回家去,那淡雅的書香讓你一年都發奮自立。
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