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樂觀、悲觀
我什么時候都贊成人要樂觀,因為樂觀總比悲觀好。
你有沒有看見時常開懷大笑的人總是走霉運?那是很少的。
反而愁眉苦臉的人,他真的會招惹很多麻煩,越愁眉苦臉便越倒霉。
很奇怪嗎?不,不奇怪。
有一個故事很多人也說過了,有些人到非洲推銷鞋子,那里的人不穿鞋子,赤著腳。樂觀的人寫報告說這里的市場很大,人人都沒鞋子穿,很多人會來買我的鞋。悲觀的人報告又怎樣,說這里沒推銷的機會,這里的人不穿鞋子。
這是兩種觀念。生意上經常是樂觀的人出創意,而悲觀的人較保守。
生活上遇到麻煩又如何,有些人說,我不是不樂觀,我已經是頭頭碰黑,怎能樂觀?
其實,頭頭碰黑,也要樂觀。當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大家都知道他患上小兒麻痹癥。很多人因為這樣會很悲觀,可是他不,最后以病殘之軀當上了總統。
他未當上總統以前,他的家給人進屋偷東西,偷走了很多財物。他的朋友安慰他,他寫了一封信回復他的朋友,談了三點:
第一,這個小偷偷了東西,沒有傷害人是好事;
第二,他只是偷了部分的東西,沒有偷全部的東西,是第二件好事;
第三件,最重要的是,他當小偷,不是我當小偷,這是更大的好事。
這件事說明遇到這種情況之下,他仍然樂觀對待。有些人并不這樣,感到自己真可憐,今年走霉運,就會有很多一連串不同的反應。
所以我們說,悲觀跟樂觀反映了兩種人生態度,一種是光明的,陽光燦爛的,一種是比較潮濕的,就像黃梅雨般的天氣。
這樣生長出兩種不同的植物,一種是心花怒放,鮮花爛漫,生機勃勃。一種就可能比較容易霉爛,比較容易發霉,這便是性格的形成。
所以我始終認為無論你覺得自己多么悲慘,都應該學習樂觀,這是可以學習到的。你可以練習一下多看看事物好的一面,多看美麗的一方面,慢慢地磨練它。
啟示
有時候在性格上的改進,比你在技術上、學習上的改進更重要。因為你的性格有所改進,自然很多好運便接著而來。
二:烏鴉的聲音
有一天,有只烏鴉向東方飛去。在途中,它遇到一只鴿子,大家停下來休息。
鴿子非常關心地問烏鴉:“烏鴉,你要飛到哪里去呀?”
烏鴉憤憤不平地回答:“鴿子老弟,這個地方的人都嫌我的聲音難聽,聽以我想飛到別的地方去。”
鴿子聽后,趕快忠告烏鴉說:“烏鴉老兄,你飛到別的地方還是一樣有人討厭你的,你自己若不改變聲音和形象,到哪里都沒有人歡迎您的。
烏鴉聽了,慚愧地低下了頭。
啟 示
許多人總喜歡責怪別人,怪環境不好,怪別人不喜歡他不歡迎他,但他總不反省自己的為人舉止,是否值得他人尊重及歡迎。假如一個人不經常反省自己,只會責怪別人和環境,他就會和這只烏鴉一樣,到處惹人討厭。
三:失去與擁有
有位企業家在商場上有著驚人的成就。當他在事業達到巔峰的時候,有一天陪同他的父親到一家高貴的餐廳用餐,現場有一位琴藝不凡的小提琴手正在為大學演奏。這位企業家在聆賞之余,想起當年自己也曾學過琴,而且幾乎為之瘋狂,便對他的父親說:“如果我從前好好學琴的話,現在也許就會在這兒演奏了。”“是呀,孩子,”他的父親回答,“不過那樣的話,你現在就不會在這兒用餐了。”
啟示
我們常常為失去的機會或成就而嗟嘆,但往往忘了為現在所擁有的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