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人生難免要受些委屈和傷害,以其耿耿于懷郁郁寡歡,倒不如坦坦蕩蕩泰然處之。只有經受住狂風暴雨的洗禮,才能練就波瀾不驚的淡定。不管你愛過多少人,不管你愛的多么痛苦或快樂,最后,你不是學會了怎樣戀愛,而是學會了怎樣愛自己。
掉到一個坑里,是掉下去本身帶來的痛苦大,還是怕被別人看見笑話帶來的痛苦大?
是痛苦更吸引注意力,還是幸福更吸引注意力?
從人類進化邏輯來看,應該是痛苦和威脅更吸引人的注意力。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輸不起。寧可對痛苦放大些,寧可生活的質量低,寧可誤判,也不要因為忽視一次痛苦的因,而導致喪命。
可能,人活著是進化的首要任務,而非活著的質量,尤其是兩者發生沖突的時候,更是如此。
比如現代社會,第一次見到一個陌生人,與他和平友善相處大家的幸福感都會高一點,可是人的本能都會天然地選擇防備和謹慎,防備和謹慎過度就是敵意。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自古以來人類的生存環境是充滿敵意的,不戒備死亡的可能性很大。
現代社會變了,安全多了,但是人的心智并沒有跟上來。
掉到一個坑里雖然痛,如果沒人看見,自己爬起來就好,不大會自怨自艾。而有人看見,尤其是熟人更尤其是某些在乎的熟人,除了掉下來摔傷本身的痛苦之外,還有諸如羞恥、自責、憤怒等等情感,多了很多痛苦。同時,這些痛苦更持久,在身上的傷好了以后很久,還會痛,有很多人這種痛苦會持續終生。
除了摔傷之外的痛苦是怎么來的?又為什么那么持久?
我想這些痛苦是跟人的本能社會屬性相關的,是因為人的本能進化落后于環境的變化社會的進度,比如安全感、歸屬感等等,摔跤的羞恥感背后的邏輯是:我摔跤了,說明我真笨,別人就會笑話我,我就不可愛了,就會被拋棄,這是我非常痛苦。等等。其他感覺背后的邏輯類似?傊,摔跤本身沒什么,摔跤對不同人意味著什么更傷害人。
之所以痛苦會很持久原因:一是人的本能,用痛苦的感覺提醒自己避免再次傷害,這實質上是一個保護機制;二是人很難知道潛意識層面的傷害,所以也就不會有意識去避免它。
問題是,這是個過時的保護機制,而且這個機制開始傷害主人了。
人生路上的注意力應該在哪里
李笑來老師說,人最寶貴的財富不是錢不是時間而是注意力。
人生路上有很多坑,幸福的生活是智慧和勇敢兼具的,勇敢者才會不斷走出去,擁有更廣闊更深邃的生活,智慧者才會體會到生活的真實滋味活出意義,
長時間把注意力放在人生應該放的地方,不僅僅是智慧也是勇敢。之所以說是勇敢,是因為人生路上有很多坑,不勇敢者只想躲進安全窩里,比如找個穩定的工作或者什么的,其實世事無常,不斷嘗試安全才是對注意力最大的浪費(因為是徒勞的)。
之所以說智慧,是因為能夠時時刻刻把自身最寶貴的資源投入到(不投入也是一種投入,因為注意力有時間性,你昨天無所事事就等于你把昨天一整天的注意力白白浪費掉了)最值得投入的地方是一種極致的智慧,這種智慧超越了人的本能卻符合人性,甚至是對人性的弘揚。
比如痛苦比幸福更吸引注意力,這是人的本能,智者可以覺知這一點,而能夠把注意力從痛苦移到幸福上來;再比如,一件事,就說掉坑里這件事吧,這是人生常態,只要勇于生活沒有不遇到挫折的,愚者因此不再探索,智者能夠超越,接受“掉到坑里”的痛苦,而轉化由此帶來的其他痛苦,這大約就是智者不惑的意思吧。
回到開頭,還說掉到坑里的事兒,大多數人的選擇是自怨自艾,注意力全部被負面情緒占據而無法繼續美好的生活。
我想說的是:人生是有很多慣性的,比如總把注意力習慣性地放在過去、放在人生的負面事情和情緒上;輪回是人生最大的慣性;覺者能夠覺察自己的慣性,并走出來。
更多相關文章:
3.70個經典人生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