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當我們從俗累的生活中走出來,進入微細的愛里,品味平凡,人生如陌上花便會盛開!下面請欣賞美文欣賞:陌上花開,已在我心。
【美文欣賞:陌上花開,已在我心】
緩緩歸,緩緩歸,披一襲“三月風情”,再采一束“陌上花”,緩緩歸。
緩緩歸矣,我心已是陌上花開。
——題記
歸來,一磚一瓦,浸潤著泥土的氣息,黃泥做成的土墻上充斥著歲月流逝過的痕跡。滿眼的碎瓦殘土,雜亂中,模糊中……
小小的農(nóng)家,蓋著殘破的青瓦,土墻上依附著裂縫。屋內(nèi),一張古舊的方桌,幾條長板凳,兩位老人和一位小女孩,在這破舊的房屋中,溫馨而又幸福。老人種著幾塊地,養(yǎng)著幾只雞、幾只鴨,栽著幾棵果樹。趕集的時候,賣上些蛋,給小女孩買些糖果;果子成熟的時候,老人帶著小女孩摘水果。老人和小女孩的世界,如同是溫暖的春天,充滿著鳥語花香。而今,時光匆匆,小女孩離開了那個溫馨的地方,老人也不再守護。
豪華的別墅,高聳的大廈,飛馳的汽車,燈紅酒綠的城市生活,金錢像潮水一樣籠罩著人,所有的人都為了同一個目的,似乎錢是一切,像天狗一樣吞日吞月吞宇宙也沒什么不能。夜深之后,獨飲之后,歡樂過后,留下的,只是數(shù)不清的寂寞。孤獨的心在黑暗之中砰砰跳動,心靈的彼岸怎么也尋不到,找不到,空落的靈魂反省著:真的什么都有了嗎?
那不是我,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看著眼前生活了多年的農(nóng)家如今變成了一片廢墟,心間阡陌之花等待著開放……
從落花而知大地有情,這是體會;從葬花而知無常若空,這是覺悟;從覺悟中知道萬法了不可得,應(yīng)該擅自珍攝。珍惜這農(nóng)家?guī)淼狞c點回憶,似乎找尋到了心靈的護岸。
陌上花開,如果沒有了從俗累的生活中走出來,悄然佇立阡陌并為陌上風情所陶醉的人,那么花開也寂寞,風情也蒼白。于是,一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不知被多少人吟誦了多少遍。人歸緩緩,那花便有靈性,便開得執(zhí)著,林清玄偶爾在山中的小池塘里見到了一種紅色的睡蓮,從泥沼里昂然抽出,開出了一個美麗的音符,仿佛無視于外圍的污染。我們就應(yīng)該做那么一株清凈之蓮,簡單的、質(zhì)樸的、適合自己的,才是心靈的護岸。
我們的心,是柔軟的,倘若不能進入微細的愛里,品味平凡,那么,陌上花如何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