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年輕人在一條商業街剛開了一家飯店。這條街上飯店眾多,競爭激烈,于是年輕人提了一些投機取巧的建議。他的老父親卻主張誠信經營。年輕人不聽:“誠信頂啥用?這年頭就數誠信經營的商家發展最慢!”
老父親搖搖頭,但并不急著辯解。他提出要和兒子玩一個猜謎游戲,他的問題是:“有一條長10公里的杠桿跑道,支點在最中間。10個運動員站在杠桿最左邊的同一起點開始起跑,他們的奔跑速度分別為:10號每小時10公里、9號每小時9公里、8號每小時8公里,依次類推。起跑之前,左邊杠桿最低,右邊杠桿最高,那么問題來了,最先到達杠桿頂端的是幾號運動員?接下去,又是誰第二勝出?誰最落后?”
年輕人回答:“第一個勝出的肯定是10號,因為他的速度最快;第二勝出的是9號,因為他的速度第二;最落后的不用說就是1號了,因為他的速度最慢。”
老父親卻搖搖頭:“你上當了,你的回答只有一個是正確的。10號的速度最快,奔跑一個小時之后,他最先到達杠桿的最高處,即最右端。可一個小時之后,杠桿在悄悄發生變化。此時,10號已經勝出,出局,9號停留在杠桿的9公里處、8號停留在8公里處,依次類推。此時,9名運動員中,5號在最中間,即支點處,他的左邊是4個人,右邊也是4個人,杠桿達到平衡。可只要時間多過去一秒,全部的運動員都再往前跑一步,杠桿就會完全傾斜——左端不斷升高,右端不斷降落。”
說到這里,老父親語重心長地問:“你說誠信經營的商家發展得最慢,那么在杠桿游戲里,他是不是等同于1號、2號選手?”
年輕人點頭。
老父親說:“如果把市場規律比作一個杠桿,1號就是劉備型選手、2號就是郭靖型選手。剛開始,他們因為奔跑的速度慢,一直落后在其他8位選手之后。可跑了一個小時零一秒之后呢?市場規律這個杠桿完全發生變化,隊頭變成了隊尾,隊尾變成了隊頭。那個最憨厚、最傻帽的劉備是不是成了第二勝出的人?那個從不害人從不坑人、又愛國又誠信的郭靖是不是成了第三勝出的人?你說說,我們經營企業,是不是要向劉備、郭靖看齊?”
年輕人聽完若有所思。他從父親的話中聽出了深層含義:市場規律下,在機遇、技術面前,一定要爭當腳快的10號,因為這樣就能最快給消費者創造價值;但在經營原則方面,一定要爭當誠信的1號,因為這樣企業才能在同行中立于不敗之地,發展得長遠。
年輕人最終聽了老父親的話,選擇踏實干活,誠信經營。剛開始,他的飯店確實趕不上同行的速度。可兩年多之后,一個大好機會來了——那條商業街評選“誠信商家”,年輕人的飯店入列前三名。沖著“誠信”這塊招牌,街上的顧客紛紛慕名而來,所以年輕人的飯店迅速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