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孤立的,需要與他人相互依存。就我們老年人來說,有老伴兒相隨,有兒孫繞膝,這種悠閑恬適的家庭氛圍自然不會感到孤寂,也不失為晚年的幸福。
然而,這些似乎都替代不了友情給人帶來的歡悅。試想,夫妻再恩愛,總不會有朋友相聚時那般暢敘友情的淋漓盡致;兒孫再孝順,也抵不上朋友相處時那分隨意自在。那種寬松,只有朋友相聚時才會有。因為,在家庭成員中,你再隨意再隨便,身份束身也不便沒老沒少,而在朋友之間你盡管口無遮攔。這種開心,常使人忘卻年齡,淡煞費苦心身份,這番感受惟有朋友之間交往時才會得到。
“人生有友方是福”,這是現今越來越多老年朋友的共識。然而交朋友不同于買東西,只要有錢就能辦到。友情就像養花栽樹,需歷經時間的培育,經歷細心的呵護,它才能綻綠吐蕊。人與人之間關系有時是很復雜的,交友也是如此,處理得好收獲的是快樂,反之就難免有遺憾。交友首先要交心,以心換心,善良誠懇,自然會迎得人們的尊重和友愛。老來有友,會內心充實、精神愉快。
一個人倘若沒有朋友,那么他會感到孤獨,心理就會產生障礙,生活也就不會有多少快樂。如今在老年群體中盛行“四老”之說,即老窩、老伴、老底、老友。在這“四老”中,我想前“三老”因人而異,惟獨老友實屬難得。人老了,要想心態永不老,朋友是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