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油壺人生感悟
我家鑲著白色瓷片的灶臺上放著一個又黑又小的青黑色陶制油壺。油壺的壺蓋與壺底的邊緣有幾個裂口,壺身也有細長的裂紋,這些缺口與裂紋在油煙的熏染下,顏色竟與其它地方相融在一起,并不顯得突兀。在現代的廚房用具面前,它本應該自慚形穢,但在我看來它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品。它靜靜地立在灶臺邊,仿佛從歷史的塵埃中穿越而來,向每一個觀賞它的世人訴說它和它的主人們的故事。
這個油壺是奶奶出嫁時她的母親送給她的,寄托了一位母親對女兒今后能做一個勤儉持家的婦人的美好愿望。這是一份簡單而沉重的禮物,奶奶并沒有辜負她母親的愿望,自嫁給爺爺后,將有著十幾口人的大家庭的家務打理得井井有條。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人民正處在物質極度緊缺的時代,集體生產,物資統一分配,油、鹽供應不足,其它的調味品基本沒有。在物資普遍匱乏的情況下,就看誰會計劃使用了,這時奶奶的油壺就發揮了作用。
油壺其實只有兩個拳頭大小。奶奶會在每月初的時候將油壺灌滿,每次炒菜時壺嘴對著鍋底轉一圈,在鍋底邊緣形成一個小小的油圈,油滑入并沾濕鍋底時,將菜放進去。其實這點油也只是保證炒菜時不會粘鍋,天知道能吃到多少油。小時候幫奶奶生火時,喜歡看奶奶倒油的動作。她手持油壺,倒油時不緊不慢,細細的油線便從壺嘴優雅地流出,倒完后她將油嘴在鍋邊揩一下,并笑著對我說:“揩一下,油嘴的油就不會在外面流,不然又浪費又會弄臟壺。”火光映照著奶奶滿是皺紋的臉,奶奶的勤勞與智慧總是在那一刻得到最美麗的綻放。
后來媽媽嫁給了爸爸,作為禮物,奶奶將油壺送給了媽媽。爸爸覺得將舊油壺作為禮物太寒磣了,埋怨奶奶。奶奶不動聲色地看著媽媽,而媽媽很高興地接受了。后來奶奶每次向我們講這段往事的時候都會很欣慰地說:“我那時就知道了你媽媽會是個好媳婦,因為她沒有嫌棄這破油壺,她懂得生活。”媽媽嫁過來后,奶奶把家里的家務交給了她。做菜時,媽媽會記住奶奶的交代,倒油時要慢要穩,這樣才不會因為倒得太多而浪費。
進入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后,國家改革開放,市場經濟興起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奶奶的油壺每個月可以灌很多次油,鍋底也有了一層浮油。奶奶總是叮囑媽媽,即使富裕些了一不要大手大腳,一定要節約。后來各種桶裝油涌向市場時,我們兄妹便覺得沒必要再用那個破舊的小油壺了,炒菜時直接用油桶到,有時太重拿不穩,油“嘩”地倒入鍋中,在鍋邊濺起很多油點。奶奶這時會顛著小腳很急切地跑過來責罵道:“日子剛好點就要敗家了?你們真是不懂的過日子的難啊!”罵完便從柜子里拿出滿是灰塵的油壺,讓我們把油裝進去。我和哥哥咧咧嘴,相視一笑,無奈地接了油壺。
前幾年,哥哥結婚了,嫂子是城里長大的,從小家庭環境優越沒有受過苦。她嫁進來時,奶奶執意要將油壺傳給嫂子,這一次我們全家都為難了,怕嫂子不理解不接受。好在嫂子是個通情達理的人,她覺得在現代社會中還用這種油壺不合適,但是她還是欣然從奶奶手中接了過來,并笑著說:“奶奶,我知道您是讓我們以后過日子要節約,要懂得持家,我會記住并照做的。但是您孫子是個能干的人,來找他的人很多,這個油壺用的話不合適,我們放在灶臺上,讓它每天提醒我。我把這個故事也講給看它的人,告訴他們您的妙招,您說好不好?”奶奶笑開了花,直說好。我們也覺得這個辦法很好,同時也暗暗夸贊嫂子的聰明懂事。
就這樣,這個油壺擺在了灶臺上,時刻提醒著我們,即使生活富裕了也不要忘記老一輩們的辛勤,要懂得節約。勤儉節約才是生活長久的秘訣。
【奶奶的油壺人生感悟】相關文章:
人生感悟02-21
感悟人生的說說05-07
感悟人生的名言06-26
感悟人生作文05-13
人生感悟作文05-09
人生感悟說說05-03
感悟人生的個性簽名04-30
感悟人生的勵志名言07-06
關于人生感悟的作文05-09
人生的感悟_400字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