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娘家有錢要么自己有錢的人生感悟
1.
有讀者向我咨詢:
北北,我老公很寵我,婆婆對我也不錯。但不知為什么,我總感覺自己在家的地位,不如兩個嫂嫂。
家里一有大事,婆婆都會征詢嫂嫂們的意見,把她們的話當做權威,對我的建議置若罔聞。
有時候,婆婆甚至會刻意討好她們 這種重視,我一次都沒有體驗過。
我直截了當地問她: 你的兩個嫂嫂,是不是收入比你高,又或者,娘家家境比你好?
果不其然。兩個嫂嫂娘家都是做生意的,自己也有一份體面工作,收入比這位讀者高出許多。
經濟上的壓倒優勢,決定了嫂嫂的話更有分量,在家也更有地位。
因為人骨子里就是勢利的,婚姻同樣如此。
哪怕你再八面玲瓏,丈夫再寶貝你,婆家最鐘愛的,依舊是能給他們更多實惠的。
尤其是當家庭面臨重大決策或重大變故時,人們本能地想要去倚仗的,就是經濟實力強的。
這是一條鐵的定律:女人在婆家的地位,歸根結底,是由經濟實力決定的。
2.
朋友對此有極深的感觸。
剛跟丈夫結婚時,她只不過是公司的小職員,拿著三千塊的微薄薪水。
婆家倒不至于瞧不起她,只是一旦她和嫂嫂意見分歧,公婆便會默認嫂嫂才是對的,從買房買車到家庭瑣事,無一不是如此。
最令朋友難受的是,那年春節,婆家邀請了兩家親家一起吃飯,雖然公婆表面客客氣氣,但語氣中微妙的親疏之別,卻是無法掩飾的`。
朋友明白,那是因為嫂嫂的娘家,在當地有一點勢力,平時能幫不少忙,婆家下意識更想親近他們。
然而,這種親疏關系卻在近兩年改變了。
近年,朋友做生意賺了許多錢,前景十分可觀,她在婆家說話的分量,自然也越來越重。
原先,婆婆總愛在她面前講嫂嫂如何精明,現在倒反了過來,時常跑去嫂嫂跟前,講她如何會賺錢。
“人啊,還是要有錢,不然在哪都抬不起頭。 朋友長嘆一口氣總結道。
3.
深以為然。
世上任何一種尊嚴,都是靠自己掙回來的。婚姻亦如是。
你想在婚姻中少受委屈,最實際的方法:要么娘家有錢,要么自己有錢。
你有房子,他們便不敢趕你出門。你有車子,他們便不敢叫你走路。你有錢,他們便不敢看輕你一眼。
前同事的娘家是做地產生意的,去年跟丈夫裝修新房,公婆想要傳統中式風格,她卻執意選了現代極簡風格。
我們去她家看新房,指著那一排慘白的柜子問道: 你弄成這白茫茫的一片,公婆沒意見嗎?
同事做了個鬼臉道: 有意見啊,但是他們能說什么,我娘家給了錢的。
是啊,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軟,得了便宜的婆家人,哪怕再有意見,也要忌憚幾分。
古裝劇里,大宅門里的少奶奶們,總會暗中比較誰的娘家有權勢,誰的陪嫁更多,出身低微的,便要受盡白眼。
即便帝王之家也是如此。重權之臣、皇親國戚的女兒,自然會被高看一眼,而那些庶出的、無權無勢的女人們,就連宮女太監也能踩上一腳。
時代變了嗎?不,從來沒有。
不管哪個時代,拜高踩低都是人類的本性,由來如此。
4.
現實嗎?現實。但你告訴我,世上又有那種人際關系,是不現實的?
《紅樓夢》里,探春精明能干可比王熙鳳,卻依舊處處小心事事逞強,只因庶出的身份,唯恐被人看輕。
現實生活中,即便是自家親戚,也難逃勢利的俗套。
家里有錢時,兄弟姐妹時時串門。家里無錢時,叔伯姑嬸都要遠離你。
親戚骨肉尚且如此,你又怎么能指望,無親無故的婆家人,無條件地待你好?
有人要問: 我的娘家沒錢,就注定要被人瞧不起嗎?
不,娘家有錢,你的面子是娘家人給你掙的。娘家沒錢,你娘家的面子要靠你掙回來。
就像我上文提及的朋友一樣,她自己做生意賺了錢,婆家便再也不敢輕視她的娘家人,再約到一起吃飯,就該親熱地叫一聲親家。
你不要生氣,你要爭氣,為自己爭一口氣,也為娘家爭一口氣。
婚姻現實且殘酷,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從來都是天真未經世面的女孩,一廂情愿的幻想。事實是,干得不好的,往往也嫁得不好。
要么做牛做馬,要么受盡窩囊氣,因為這世上,從來沒有坐享其成的婚姻。
一切都要用資源去交換,美貌是資源,智慧是資源,學歷是資源,而錢,就是最硬氣的資源。
至于把希望寄托在男人和公婆虛無縹緲的愛和良心上,抱歉,這跟差不多。
你問我如何在婚姻里不受氣?
我勸你先去掙多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