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境界能高遠,有涵養能自持人生感悟
有境界能高遠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一個人要想境界高遠,就必須提升思想和信念的高度,“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禪師將要睡覺時,發現徒弟的房間還亮著燈,便問他:“你一天都干了什么?”徒弟隨即回答:“在看經書。”禪師又問:“那你白天干什么了?”徒弟認真回答:“也在看書。”
禪師緊接著問:“你早上是不是也在看書?”徒弟帶著恭謙的表情點點頭,期望著禪師的贊揚。禪師沉吟了一下,說:“可是這樣一來,你用什么時間思考呢?”
ldquo;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在繁忙的生活中,要在眾聲喧嘩中保持獨立思考,要在面對人生的`不同狀態時,時時能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方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千山同一月,萬戶盡皆春
高遠的境界如同月照千山,無處不在;又如春回大地,處處皆春。
有語云:“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千江有水,自然就會映出天上的月亮;萬里無云,自然就會顯露出萬里的天空。
一場風吹過,幡旗飄揚起來,一位僧人說是“風”在動,另一位僧人說是“幡”在動,為此爭執不下,便去請教慧能大師,慧能說:“既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在動,是你們的心在動!”
高遠的境界只需自然領悟,不用刻意追求。想要萬里無云,不要去執著于天,而是清除心中的“云”,清除了心中的“云”,天自然會顯現出來。
有涵養能自持
涵養功夫深,君子貴自持
人不能缺乏身體的各種營養,心靈也需要涵養。身體的營養,注重外在的給予;心靈的涵養,更依賴內在的積聚,需要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地滋養。
一個人有涵養表現在有自持的能力,會適當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20世紀60年代斯坦福大學舉行過一項實驗。數十名孩子,教授在每人面前放一塊果汁軟糖,告訴他們糖可以吃,但如果等到返回時再吃就可以多得到一塊。
通過觀察發現,教授走后,有三分之一孩子馬上就開始吃糖果,還有三分之一則一直等有人回來兌現額外獎勵后才開始吃,另外三分之一兒童開始堅持但后來忍耐不住放棄等待。
直到14年后這些孩子中學畢業,開始進入高等院校學習或工作,才開始研究的下一步。結果顯示當年馬上開始吃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表現得缺乏自信,與同齡人相處不好;等到最后才吃糖果的孩子則交際能力強、有主見且學業出眾。“等待者”比“不等者”考試成績平均高出210分。
一個不懂自持的人,不懂如何去放下自己的心,極其容易被焦慮和逆境、不適與差錯所激怒,甚至遷怒于他人,導致人際關系惡化。
一個擁有自持能力的人,更善于經驗自己的人生,更能控制事態的發展,并懂得如何給自己和他人都讓出一條路,所以他們更容易走向成功。
【有境界能高遠,有涵養能自持人生感悟】相關文章:
《我有一雙萬能的手》說課稿08-27
有一種姿態能預知你的成功勵志文章02-24
初中讀書心得感悟有哪些04-12
人生有夢才精彩07-30
高遠的近義詞01-17
我能高二作文08-15
液晶為什么能顯像07-21
阿司匹林為什么能鎮痛07-15
花香為什么能治病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