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有一種信念叫傻根的人生感悟

時間:2021-05-13 19:29:53 人生感悟 我要投稿

有一種信念叫傻根的人生感悟

  8歲,他離開農村去少林寺學武,只為拍電影;14歲,他闖蕩北京,做替身,當群眾演員,只為拍電影;20歲,他在電影中扮演了一個角色,這角色堅信“天下無賊”,于是,火了。盡管觀眾未必相信《天下無賊》,但人類內心深處,有些質樸的東西不愿泯滅,更不能泯滅DD

有一種信念叫傻根的人生感悟

  “俺6萬塊錢又不是偷來的,是俺在高原干5年掙出來的,光明正大,看誰敢偷俺!”在人流洶涌的火車站,一個呆頭憨腦、臉龐黑紅的鄉下年輕人大聲嚷著,“哎———你們誰是賊啊?站出來讓俺老鄉看看。”自然不會有賊站出來,他便有些得意地說,“怎么樣,沒賊吧?”

  在電影《天下無賊》里,傻根是這樣亮相的。那一刻,電影院里從黑暗中爆出一陣笑聲,為這個天真得有些可笑的家伙,也為導演的幽默和想像力。

  但扮演“傻根”的王寶強是這樣亮相的:8000多元一平方米的北京大西洋新城一幢高樓下,停滿了車,包括寶馬。穿制服的保安向你敬禮,坐電梯到21層,推開馮小剛工作室的門,他正笑著跟一個染著黃色卷發的姑娘講話,兩手自然悠閑地插在褲兜里。他臉蛋白凈,個子不高,體格瘦小,套一件淺灰色寬松的休閑長袖T恤,穿一條深藍色的牛仔褲。

  此時的王寶強,不像《天下無賊》中那樣,胸前吊一只褪色的舊挎包,站著的時候也沒有塌著腰、撇著腿,土得掉渣。他很熱情又有些嫻熟地笑著迎上來打招呼,普通話里殘存著一些家鄉口音。因為要見記者,他特意在與傻根發型相似的短發上抹了發膠,讓頭發很神氣地支楞著。

  “我不可能在大街上喊身上裝了多少錢,說我都不會說的,除非是特別好的人。”王寶強說。當然,平時他不會將這么多錢帶在身上。他只帶一張儲蓄卡。

  傻根的人生夢想是回家蓋房、娶媳婦,他的老鄉王寶強從小到大卻只想拍電影。

  8歲那年,王寶強村里放露天電影,全村老少都拎著板凳去觀看。銀幕正面反面坐滿了人。他記得,那一天放映的是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看過后接連幾天他夢里來來回回都是這部電影。

  于是,王寶強向父母提出要去少林寺學武拍電影。“我可不愿意像我爸爸一樣在家里一輩子種地。”三個孩子中最小的這個對他媽說,“太沒意思了”。

  軟磨硬泡之后,1993年,8歲的王寶強如愿離開了家鄉河北省南和縣,去了少林寺,剃頭當了小和尚。原本以為少林寺就是拍電影的,去了才發現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只是時而有攝制組前去選景。在少林寺6年,拍電影這事,“我從沒參與過”。源自你我賺錢網 師兄弟們學武有想當保鏢的,有想當武術教練的,有想做武術表演的,而他,也只有他,學武是為了拍電影。“其實掙錢不掙錢都是次要的,只要全村人都能看到你就行了。”王寶強總是幻想有那么一天村里人能驚喜而艷羨地對他喊一嗓子“哇!寶強,我們看到你了”,這樣,“也好給父母爭點光彩。”

  當然,村里人都覺得他在“說胡話呢”。“我長得也不好看,個兒也不高,父母又不是干這行的`”,所以,當他告訴父母要在馮小剛的電影里演一個“靈魂人物”時,他的父母根本不相信。直到同村在北京打工的老鄉把登著介紹該片的報紙帶回家,他爸爸才相信兒子與劉德華一起演戲的事是真的。拍完戲后王寶強回了一趟家,一看到他,爸爸就高興地喊:“我們家‘傻根’回來啦!”

  “所有大人,連我們村的村長都蒙了。”他大笑著,露出兩頰憨憨的酒窩兒,“他們肯定想,怎么可能呢?”

  “怎么可能呢?”王寶強現在想起來都像是做一場夢。

  1999年,14歲的王寶強決定離開少林寺到北京爭取一個上電影露臉的機會。他干武行,在劇組打雜,當替身,有時也當群眾演員。他心里很清楚,很多人混了十年八年甚至一輩子都混不出來。當替身一天最多100元,當群眾演員一天20元,但這樣的活兒都很難保證。無奈只能三四個人同租100多元一個月的一間小平房。終于有一天實在沒錢了,他加入了一支建筑隊,給刷墻工打下手。一起干活的人打趣他:“你來北京不是來當明星的嗎,咋跑來刷墻了呢?”

  “哎,沒辦法,暫時告別影壇。”王寶強自嘲道。

  但他沒想放棄。“如果你放棄,那你以后就更沒機會了,夢想最終會從你腦子里消失,那樣自己會很難受的。”干了一個月,他掙了100元,但一次做工時不小心將一只洗手盆蹬脫落了,又將這100元全賠了進去。

  王寶強給自己的夢想定了一個“死期”:30歲。要是到那時還沒混出來,就回老家。在此之前,再苦再難,也要堅持。

  離這最后期限還很遠,16歲,他的夢想成真了。

  導演李楊為《盲井》開拍挑選演員。許多人蜂擁而來,王寶強混跡其中。試完鏡,他第一次從鏡頭里看到了自己。“你看我長得什么樣啊!滿臉雀斑,站在鏡頭前說話肉不嘰嘰的,”回去的路上他很沮喪地對陪他前去的朋友說,“你看人家說話多有精神”。

  但導演偏偏要的就是這股勁。看了他的試鏡資料,那滿臉雀斑,那蔫蔫乎乎的樣子,導演印象深刻。又看了一遍,導演說:“就是他了。”

  那時王寶強連個正兒八經的替身都沒當過,更不知道什么叫“膠片”。他沒想過要當主演,只要能演一個小配角、露個臉,能讓村里人看到自己,再能顯示一下自己的武術,就行了。

  朋友們憧憬,咱什么時候能拍一部這樣的戲:大伙邊吃著飯、聊著天、喝著茶水邊看,上完一趟廁所回來還能看到你,就可以了。沒想到,在《盲井》里,“上完兩趟廁所回來還能看到我!”王寶強說著又大笑起來,眼睛擠成了一條縫。

  像《天下無賊》一樣,在王寶強的這部處女作中,蔫蔫乎乎的他,扮演的同樣是一只毫無涉世經驗的善良的“羊”。那是一個16歲的農村中學生,因交不起學費只身出外打工,因為想掙一大筆錢,被兩個中年人誆到一家小煤窯,冒充其中一人的親侄兒。他千恩萬謝、死心塌地地跟著兩人下井,卻想不到,兩人正盤算著要將他砸死在井下,偽造事故現場,然后以親屬的身份要求心虛的礦老板賠償損失。

  在這部更像紀錄片的故事片中,沒有《天下無賊》中的豪華包廂,沒有迪廳,沒有性感美女,沒有令人目眩的偷盜技術,沒有搞笑,只有黑漆漆的礦井、破舊的窩棚、衣衫襤褸滿面愁容的苦力,還有街邊美容院里100元一次的“小姐”。

  盡管這部片子讓王寶強拿到了第四十屆金馬獎的最佳新演員獎,但他認定,農村的人們大多不愛看這樣的片子,因為“跟他們的生活太接近了,太普通,太常見了,沒有新鮮感,沒有意思”。他的爸媽更愛看《天下無賊》,因為它讓他們笑,而《盲井》,讓他們覺得沉重。他的父親一度就算掙不到錢,也不愿去挖煤。

  《盲井》里,人是“吃”人的。兩個為生計所迫的農民,瞄上的是同樣為生計所迫“饑不擇食”找活兒謀生的農民。每干掉一只“羊”,在跟礦老板討價還價后一條人命能賺3萬元。但這樣的故事,“傻根”的世界里沒有。他質樸地抱著對人性向善的信仰,對王麗(劉若英飾)和王薄(劉德華飾)說:“我就不信,狼都沒傷過我,人,他會害我?人怎么會比狼還壞呢?”

  一位觀眾說,當傻根說出這句話時,自己心中不由“悚然一驚”,趕緊收斂起此前內心里自以為是聰明人的那種優越,正像影片中王麗所說:“他可不是一凡人。”

  馮小剛也說,《天下無賊》“要火就火他(王寶強)一個”。因為“傻根”,王寶強火了。“寶強這個孩子非常質樸,眼睛里流露出來的都是純樸的東西,這些都是那些科班出身的演員所不能達到的。”馮小剛如是評價。

  也許正是這種天然的質樸,在兩部片子里,讓從沒學過表演的王寶強將兩個角色身上人性的善良和本真演繹得動人心魄,最終喚醒了沒被徹底泯滅的人性:在《盲井》中,不忍對他下手的一名礦工,最終被同伙干掉;而在《天下無賊》里,為了不讓傻根醒來發現天下有賊,王薄付出的代價同樣是自己的性命。

  現在,王寶強走在路上有時會有人喊他“傻根”。北漂了多年,他很清楚“‘天下無賊’只是一種美好的理想和信念”。一位河北記者來北京采訪他,回去的路上,讓人把數碼相機、采訪資料統統偷去。在電話中,王寶強對這位記者說:“你怎么會讓人偷了呢?你可千萬別像傻根一樣相信‘天下無賊’啊!”“要是相信了,小偷不是更容易得手了?”王寶強憨憨地說。

  在2004年最后一天,《天下無賊》票房已突破一億元。人們喜歡傻根。正如馮小剛導演所說,觀眾“在‘傻根’身上寄托了一種美好的愿望”。

  當馮小剛做客新浪聊天時,一位網友說:“我覺得傻根這樣的人根本就不存在。”“首先我同意你的說法,這樣的人非常稀有,比大熊貓還少,”馮小剛回答,“但是可能還是有的。”

  誰知道呢?

  “也許有沒有傻根并不重要,”一位網友寫道,“重要的是,如果失去了一種叫‘傻根’的信念,這世界就會變得賊眉鼠眼。”

【有一種信念叫傻根的人生感悟】相關文章:

有一種堅持叫執著08-11

有一種感覺叫貼心散文04-30

有一種愛叫包容散文04-30

有一種病叫思念散文11-28

有一種奮斗叫初三作文10-08

懂得什么叫信念勵志故事03-27

有一種成功叫速度經典勵志文章12-01

有一種愛叫八年級作文07-30

傻人有傻福的勵志故事02-17

思念有根現代詩05-2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 久久秋霞精品中文字幕 | 欧美一级a毛无片在线 | 一本精品日本在线视频精品 | 亚洲成成熟女人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