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是內向的人

發布時間:2017-07-02  編輯:admin 手機版
  如果你也是內向的人
  
  上大學的時候我漸漸發現與人交際非常累,我發現會傾聽的人很少,自我中心的人很多,常常一兩個小時之后就想回到宿舍。我喜歡一個人去上課,吃飯;這種單獨行動巨大的滿足感背后是強烈的自我懷疑,感覺自己正在發展一個輕微反社會的孤獨的人格。
  
  在IC第一堂課,我們大家做了一個叫myers & briggs的測試,測試的第一項是外向與內向的個人偏好。我們都有很多張面孔,這個測試是說每個人都有一種自然的偏好。而內外向的分別,不是不愛說話和愛說話的分別,而是你偏好的能量汲取的方式——如果下班后你覺得很累,你放松的方式,是獨自泡個澡,還是和朋友出去喝一杯?內向的人從自身獲得能量,所以疲倦的時候喜歡獨處;外向的人從外界獲取能量,因而喜歡社交環境。
  
  Susan Cain的書《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讓我從自我懷疑之中解脫出來。我們以往對內向和外向的理解常常局限在了是否害羞,是否善于交往等等。我自己就是一個“受害者”。從懂事之后我的表現有了很大的變化,從一個安靜的孩子,到初高中時“活潑”的女孩,到20歲后逐漸回歸的安靜性格。這背后有很復雜的外界原因和“peer presure”,以至于以前的朋友不會相信我在測試中,在內向這一項上是滿分,在照片中評論我“不應該是安靜的感覺”。其實,內向的人也能侃侃而談,甚至是在很多人面前。內向的人的一些特點是:更偏好接受信息而不是發送信息,偏好單獨消化和思考而不是在談話中發展思想,“認識的人”和“朋友”這兩個的人群界限比較鮮明——有幾個能夠分享一切的人而不是廣闊平均的交友圈。
  
  真正了解和接受自己,把自己的生活路徑往自己的自然偏好靠近,會讓一個人的生活輕松很多。這也是為什么Myers & Briggs被頻繁運用到求職和工作環境中。大學時,有人告訴我應該適合做公關這一行,也許是因為我看起來活潑開朗,容易交談。我當時懵懂地去了一家公關公司實習,我不喜歡我的工作不是因為工作本身有什么問題,而是對于內向的我來說,每一個電話都是一個大任務,每一次見人都是里程碑。
  

  當然現在我懂得,公關恐怕是最不適合我的職業之一。如果結合其他的測試結果,我屬于inspector類型的人,適合有條理和邏輯思維的,大量的需要集中精力的單獨工作。這解釋了為什么中國的高考制度這么適合我,為什么理科這么適合我,也解釋了為什么我做需要創造力的和需要人脈的媒體業那么吃力。所以我找工作的時候就盡量避免了我覺得自己無法勝任的工作。
  
  最讓我受不了是社會對內向的人的刻板印象和外向人總體的輕微的優越感。內向的人被想象成不善交際、不太會說話(甚至結巴)的,滿臉痘痘沒有伴侶的。上班工作午休的時候,我喜歡一個人在餐廳坐在角落一邊吃飯一邊看書。我覺得這是我一天之中必要的充電休息時刻。很多外向的人似乎不理解這樣的行為,也偶爾有人善意的邀請我和一群同事外出聚餐。我感激他們話語中的好意,但是卻有一些反感他們對待“獨自一人”的人的同情。在一次培訓中,在導師分析完這一系列性格特點之后,仍然有人以安慰的口吻告訴我:我覺得你很善于交談,不要太在意你其實是內向的。我的老媽也時時提醒我說“內向不好哦”。在求職路上公司聲稱尋找的是具有“善于交際,善于團隊合作,熱情積極”等等特征的人,我絕對相信這樣的人是具有聘用價值的,而這些卻不是內向的人的強項。
  
  我不覺得內向有任何的問題,內向的人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往往比我們想的要大。內向的人把很多事情和看法放在心里面,譬如我會假設別人不太會對我的想法感興趣,除非我感到他人正強烈地想要詢問我的意見,或者我必須發言捍衛我的價值觀。因為“強烈表達自己的欲望”變少,所以觀察吸收的信息相對較多,內向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更為深思熟慮,更加善于傾聽。在Susan Cain的TED Talk和她的書中已經充分展示了內向人的特點和優點。
  
  我不是心理專家……我只是相信內向的人若在心里面有一個豐富的世界,這個世界本就很大;生命的精彩并不一定需要展示給所有的人看。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小草在线影院婷婷亚洲 | 亚洲欧美在线电影 | 亚洲美女天堂在线 |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久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一欧美巨大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