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后相思人似月,云間水上到層城。—— 唐朝女詩人、道士 李冶 《明月夜留別》 關于愛情的名言
唐·李冶《明月夜留別》。這兩句大意是:女詩人和所愛之人離別后十分想念,她愿化作一片月光穿云越水直達所愛者的身邊。這首詩的全文是:“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光人有情。~。”李冶(季蘭)不是借月光傳情,而是把自己比作月光,徑直照到所愛者的居處。比喻別致,表達出這位女詩人愛情的熾熱和相思的深沉。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北宋詞人 晏殊 《無題》
宋·晏殊《無題》。魚書:即書信。何由達:從何處可以到達。這兩句大意是:想寄書信,寄到哪兒能夠收到呢?水遠山長,到處都一樣沒有盡頭。這首小詩抒寫對一段已經消失的愛情的追憶,以“油壁香車(指代坐車的女子)不再逢,峽云無跡任西東”開始,又以“~”結尾,通篇貫串離恨。這兩句通過設問和自答,反映了一種絕望的幽怨。由于處處“水遠山長”,“魚書”也就無由到達,逝去的愛情已經不可追尋了。可見這兩句看似平淡,實則纏綿悱惻,情長怨深。
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 元代雜劇作家 王實甫 《西廂記》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盈盈:水清淺貌。盈盈秋水:形容眼波明凈。蹙(cù促):皺(眉頭)。淡淡春山:淺淡的雙眉。這兩句大意是:(鶯鶯渴望見到張生,)幾乎望穿了雙眼,皺壞了雙眉。這是紅娘的唱詞,從紅娘的眼中寫出鶯鶯的神態。“望穿”“蹙損”極寫其渴望之極,其相思之苦由眉眼可見一斑。兩句還透出紅娘對鶯鶯的同情和愛憐。可用以寫女子對愛情的渴望,對情人的相思。
枕前發盡干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爛。—— 《菩薩蠻》 《菩薩蠻》
無名氏《菩薩蠻》[枕前發盡]。這兩句大意是:在枕頭上千萬次發誓,要罷休且等到青山腐爛。這是~篇愛情誓詞,寫一位戀人在最幸福的時刻向其所愛者的陳詞。作者在詩中連用了六個極為奇妙的比喻(“青山爛”,“水面上秤錘浮”,“黃河徹底枯”,“白日參辰現”,“北斗回南面”,“三更見日頭”)表白堅貞不渝的愛情,充分顯示了主人公的至情至性。這首唐代的無名氏之作,其內容、格調及表現方式都可與設代著名民歌《上邪》相比美。這兩首詩感情之奔放,愛情之熾烈,比喻之奇特,語言之明快,都是非常驚人的,可以說是古代帶有民聞風味的愛情詩歌中的兩顆明珠。
團圓莫作波中月,潔白莫為枝上雪。—— 唐代詩人 溫庭筠 《三洲詞》 愛情名言
唐·溫庭筠《三洲詞》。這兩句大意是:夫婦團圓應當持久,不能像水中圓圓的月影,隨著波動,月影就會破碎;也不要作枝頭的落雪,盡管它潔白如梅,卻無梅的芳香,也無梅的高潔。這是寫一位年輕商婦對丈夫的思念,盼望丈夫早日歸來,切莫白白辜負了自己的青春。詩句表現出女子青春意識的覺醒和對愛情生活的渴望。這兩句還可借用來說明凡事要講求實際,不要徒務虛名。
得成比目何辭死,愿做鴛鴦不羨仙。—— 唐代詩人 盧照鄰 《長安古意》
唐·盧照鄰《長安古意》。比目:比目魚,目謂此魚一目,須兩兩相并始能游行。《爾雅·釋地》:“東方有比日魚焉,不比不行,其名謂之鰈(ta榻)。”此比喻形影不離的情侶。這兩句大意是:得以與心愛的人結成夫婦,像比目魚一樣形影不離,雖死何辭?愿與心上人結為伉儷,如鴛鴦鳥一樣出雙入對,即使神仙生活也不值得羨慕。這原是長安舞女內心的獨白,反映出她們對愛戀的狂熱.對受情的渴求,態度大膽、果決,毫不扭捏作態.是何等的氣魄!此句知名度高,表現青年男女對愛情生活的渴望與追求,常被引用。
花紅昌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唐代文學家 劉禹錫 《竹枝詞九首》
唐·劉禹錫《竹枝詞九首》其二儂:我。這兩句大意是:花紅一時,轉眼凋謝,多像郎哥的心意,流水無盡,永無絕時,恰似我心中的憂愁。這首詩說:“山桃紅花滿上頭,蜀匹春水拍山流。~。”寫一熱戀中的少女覓山桃紅遍,春水長流,不禁觸景生情,聯想到紅花盛開,容易凋謝,就像那小伙子狂熱熾烈的愛情,極易冷卻消逝;而替悠流水,卻像自已心底的愁思,尤盡無休,十分形象地傳達出初戀中的女子對愛情既向往又憂慮的微妙心理。~兩句比中有興,比興揉一,紅花綠水既是眼中景,又是心中情。詩句清新活潑,富于民歌風味。
愿作貞松千歲古,誰論芳槿一朝新。—— 唐代詩人 劉希夷 《公子行》
唐·劉希夷《公子行》。槿(jin瑾):木槿,落葉灌木,花有紅、白、紫等色。這兩句大意是:愿意作堅貞的松樹萬古長青,誰管它芬芳的術槿花只圖一朝新鮮。它表達了與情人同生共死,始終不渝的誠摯心愿。現在可用來表現堅貞的愛情,也可借以說明一個人要堅持節操.流芳千古,不可趨炎附勢,爭榮于一時。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島殷勤為探看。—— 唐代詩人 李商隱 《無題》 關于愛情的名言
唐·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蓬山:蓬萊仙山的簡稱,這里指所思念的女子居住處。青鳥:神話中西王母的使者,后用作傳遞消息的使者的代稱。這兩句大意是:你居住在蓬萊仙山也不算遙遠,我們可以寄情于青鳥,讓它為我們頻傳愛的信息,互致殷勤探望之意。此詩寫愛情受到阻隔,剛會又別,后會無期,于是寄希望于青鳥傳書,殷勤探問。這是安慰對方,也是用以自慰,勸雙方不必為分別而憂傷。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唐代詩人 李商隱 《無題》
唐·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彩鳳:有彩色羽毛的風凰。靈犀:古代把犀牛角視為靈舁之物,犀角中心的髓質像一條自線上下貫通,生這種角的犀牛,占人稱為“通犀”。這兩甸大意是:雖然沒有彩風那樣的雙翅飛越阻隔,去與鐘愛的女子會合,但彼此的心卻像通犀之角一線通靈,感應相知。兩心相愛卻不能兩身相見是非常痛苦的,而兩身不能相會,兩心卻能相通則是莫大的慰藉。作者以“身無”與“心有”互相映照,把愛情間隔的苦悶與心靈契臺的欣喜,組成一個包蘊豐富的矛盾統一體,使間隔中的契合,苦悶中的欣喜顯得彌足玢貴,將矛盾著的感情的互相滲透和奇妙交融表現得非常深刻和富于典型性。詩人巧妙的構思,新奇的扮比喻和抒寫心靈感受的驚人才華,使~成為描寫愛情的知名度極高的名句,千百年來被引用、傳諦,經久不衰。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唐代文學家 皇甫松 《采蓮子二首》
唐·皇甫松《采蓮子二首》其二。這兩句大意是:(采蓮姑娘)下意識地抓起一把蓮子,隔著水向那少年擲去,不意這冒失的逗情舉動被無處人發現了,姑娘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不禁滿臉飛紅,暗自羞了半天。這首詩寫一位采蓮姑娘被一個英俊少年吸引住了,她癡情憨態地凝視著他,竟忘了采蓮和蕩槳,致使小船劃破滟滟湖波,隨水飄流而不自知,難以抑制的愛慕之情,使她不自覺地~。這一舉動使一位純真、多情、熾烈地渴求愛情的少女形象躍然現于紙上,不僅寫出她的眼神、舉止、內心獨白和發現失態后的羞澀表情,也寫出她熱情天真,潑辣大膽,毫不矯飾的性格特點,形神畢肖,惹人喜愛。描寫少女的矯憨舉止和羞澀心態可作借鑒。詩的前兩句是:“船動湖光滟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流。”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唐代詩人 杜牧 《秋夕》
唐·杜牧《秋夕》(一作王建詩)。天階宮中的石階。過兩句大意是:夜色已深,寒氣襲人,她依舊獨坐在宮中冰涼的石階上,呆呆地仰望著天河兩旁的牽牛、織女星。這是一首著名的宮怨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全詩沒有一句抒情的話,后兩句僅通過女子滿懷心事地舉首望星空的舉止神態,就把她的復雜感情表現出來了。這里面有對自由愛情生活的向往,有對自己寂寞孤獨的嘆惜,有對牛、女仙侶尚能一年一度相會的羨慕,也有對封建統治者的怨憤。詩句潛臺詞豐富,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因此常為后人所稱道。
寂寂春塘煙晚時,兩心如影共依依。—— 唐代詩人 崔玨 《和友人鴛鴦之什》 愛情名言
唐·崔玨《和友人鴛鴦之什》其二。這兩句大意是:在籠罩著蒼茫暮色的靜靜的春塘里,并游的鴛鴦形影不離,心兒也像影兒一樣互相依戀。在古代詩文中,鴛鴦作為夫妻和諧、愛情幸福的象征經常出現。本詩抓住鴛鴦比翼共棲,形影不離的特點,著力描寫它們親昵的情態和心態,令人羨慕,也引人深思。“兩心如影共依依”現在仍可用來形容心心相印、形影不離的纏綿愛情生活。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南宋愛國詩人 陸游 《沈園二首》
宋·陸游《沈園二首》其二。沈園:在今浙征紹興禹跡寺南。行:將要。稽山:即會(kuài快)稽山,在浙江紹興縣東南。吊:憑吊。遺蹤:指陸游已亡的前妻唐婉當年游覽沈園的蹤跡。泫(xuàn眩)然:流淚的樣子。這兩句大意是:此身行將入土,埋骨稽山之下,還來憑吊遺蹤,聽任老淚一灑。這首詩反映了一個遺恨千古的愛情悲劇。陸游二十歲時,與唐琬姑為夫婦,伉儷情深。但陸游的母親卻不喜歡這個兒媳,終于在三年后釀成婚變,被迫離異。后來唐琬改嫁趙士程,陸游另娶王氏,但兩人心中卻仍然系念著舊情。陸游三十一歲時,偶然與唐琬夫婦在沈園相遇。唐琬把情況告訴了趙士程,并給陸游送去酒肴。陸游感慨萬端,惆悵不已,在壁上題了《釵頭鳳》一詞,表達自己痛苦和悔恨的心情。唐琬見后也和詞一首,訴說自己的哀怨。此后,唐琬更加郁郁寡歡,不久抱恨而死。從此,陸游心靈上的創傷更加沉重,畢生未能平復。在以后的五十余年間,他為唐琬寫了悼亡許多首,《沈園》二首最膾炙人口。詩人寫此詩時已年逾七旬,行將入土,還來憑吊遺蹤,潸然淚下。這種生死不渝的堅貞愛情,千古傳為美談。
萬里何愁南共北,兩心那論生和死。—— 清代戲曲作家、詩人 洪升 《長生毀·傳概》
清·洪升《長生毀·傳概》。這兩句大意是:兩心若是相愛時,何愁它南北萬里,那管它死別生離!戀人的心是永遠相通的。地域遼闊隔不絕,生離死男別阻不斷。這兩句頌揚了《長生殿》中李隆基和楊貴妃一個在蜀中,一個在馬嵬.一為人,一為鬼,雖經天翻地疆,而兩心相愛,坶戀不已的情意。但何止李、楊如此,人世間那一對對真情相愛的戀人何嘗不皆如此!它充分表達出戀人們千山萬水隔不斷,生離死別永不分的殷殷摯情。可用來表現堅貞的情愛。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邁陂塘》
金·元好問《邁陂塘》。情:指愛情。直教:竟使。相許:互相許托。這兩句大意是:請問世界上愛情究竟是什么?竟會使人以生死互相許托。這兩句自問自答,贊嘆愛情的魅力。古往今來,無論是文學作品中,遷是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對愛情忠貞不渝,為了愛情可以出生入死。遠在漢代,焦仲卿、劉蘭芝夫婦為了愛情雙雙自盡;《牡丹亭》中的杜麗娘,為了愛情抑郁而死,又為愛情死而復生。元好問的詩句以設問的方式,肯定了過種生死不渝的堅貞愛情。
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 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兩棲曲》 關于愛情的名言
金·元好問《兩棲曲》。這兩句大意是:海枯石爛也不分散的兩只鴛鴦,只應成雙作對,同生共死。以“海枯石爛”形容永不改變的堅貞愛情,又以“雙飛”“雙死”形容生死與共的忠誠情誼。這種比擬和夸張的手法,產生出異乎尋常的表達效果,可用來描寫鴛鴦,或借以表達對愛情的忠貞。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唐代詩人 元稹 《離思五首》
見唐·元稹《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曾經歷過。滄海:古人通稱渤海為滄海。除卻:除了。巫山:在今四川、湖北交界處,上有神女峰,長年多云。這兩句大意是:經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別的水難以再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別處的云都黯然失色。這是元稹悼念亡妻韋叢的精警詩句。上句化用了《孟子·盡心上》“觀于海者難為水”的話;下句采用宋玉《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的典故。詩人以見過滄海之水、巫山之云這世間至大至美的形象,對別處的云、水就難以看上眼了,隱喻他與韋叢的愛情深廣篤厚,無與倫比,除卻韋叢之外再沒有使他動情的女子。索物托情,取喻極妙,瑰麗而不浮艷,具有強烈的抒情氣氛,是唐人悼亡詩中的上乘之作。此名句后人經常用來喻指愛情的專誠,說明非伊莫屬,愛不另與的情形。也可借用其意,說明閱歷廣、見識多、眼界高的人,對一般的事物就看不上眼。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北宋文學家 秦觀 《鵑柝仙》
見宋·秦觀《鵑柝仙》(纖云弄巧)。這兩句的大意是是兩個人的情感若是長久不變,又豈在朝朝暮再相聚一處!這是這首詞的結尾兩句。詞人在刻畫了這一對仙侶久別重逢的甜蜜以后,在篇末又一以吼感情色彩很濃的語言,抒寫了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多情自古傷離別”(見柳永《雨霖鈴》,在文人筆下,曾為牛郎織女抒寫了許許多多離愁別恨,可是作者卻立意不凡,提出一種新的愛情理想,認為真正的愛情一定能經得起久別的考驗,著力歌頌愛情的天長地久。這種高尚的精種境界,運遠超過古代的同類作品,顯得十分可貴。這兩句詞的基調樂觀而曠達,至今仍可以用來表白忠貞不渝的愛情,安慰那些為了追求理想、忠于事業而不得不暫時分離的情侶。
戀愛是一場夢,直到結婚時才蘇醒。—— 18世紀英國詩人 蒲柏 《巴斯的妻子》
戀人的秘密不可叫對方全部探了去。—— 英國散文家、 詩人、劇作家以及政治家 艾迪生 《論禮俗》 愛情名言
大海有崖岸,熱烈的愛卻沒有邊界。——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 莎士比亞
愛情使人心的憧憬升華到至善之境。—— 意大利詩人 但丁
愛情越熱烈、越真誠,就越要含蓄。—— 法國作家 巴爾扎克
離別使愛情熱烈,相逢則使它牢固。—— 英國歷史學家 托·富勒 關于愛情的名言
人不能絕滅愛情,亦不可迷戀愛情。——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作家,哲學家 培根
愛情在動靜之間:緣分在聚散之間。—— 中國現代作家 張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