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樹和大松樹》學案+教案
學案
學習目標:
1、通過朗讀,讀好人物的對話。
2、反復朗讀,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不要盲目自滿,瞧不起別人,而且要具備知錯就改的勇氣。
學習重點:
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風伯伯的話。
學習難點:
懂得課文的深層含義。
學習進程:
一、自學質疑:
1、出示圖片:
提問:它們是誰呀?長在山的什么地方,你能幫它們找找自己的家嗎?
2、讓學生填一填,說一說。
出示:山上有 ,山下有 。
3、指名學生貼圖
4、指名交流
5、教師介紹有關松樹的一些知識。
6、練習說話:誰長在什么地方?個兒長得怎么樣?
7、教師提出問題:
(1)你覺得這是一棵怎樣的小松樹?
(2)自由讀,加上動作、表情指名表演讀。戴頭飾讀,整體品讀。
二、交流展示:
(1)你覺得這是一棵怎樣的小松樹?
(2)自由讀,加上動作、表情指名表演讀。戴頭飾讀,整體品讀。
教 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習課文第二~四自然段,能分角色朗讀課文,并能讀出不同的語氣。
2、過程與方法:教給學生通過理解關鍵詞語來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讀好人物的對話。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不要盲目自滿,瞧不起別人,而且要具備知錯就改的勇氣。
教學重點:
1、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來理解課文,讀好課文。
2、理解課文包含的道理: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不要盲目自滿,瞧不起別人,一個人能取得成功是需要很多人的幫助的。
教學難點:
緊扣文中的詞句,把觀察、想象、聽力、朗讀等能力訓練結合起來。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大松樹、小松樹和風的頭飾。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進程:
一、質疑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小松樹”和“大松樹”這兩位朋友,誰能把他們送回家?
2、教師引讀:山上有一棵小松樹,山下有一棵大松樹。
二、精讀第二自然段。
精講點撥:
1、出示:“喂,朋友,你看我長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遠很遠很遠的地方,你呢?”(指名讀)。
提出問題:
(1)你覺得這是一棵什么樣的小松樹?你怎么知道的的?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指名讀)
(2)女生讀這句話。
(3)這里的“你”指誰?(大松樹)
交流展示:
聽了小松樹的話,大松樹心里會怎么想呢?
互動探究:
小組討論交流,指名說。
2、雖然大松樹沒有回答,但你能感覺到這是一棵什么樣的大松樹呀?
三、精讀第三自然段。
互動探究:
出示:風伯伯摸著小松樹的頭說:“孩子,山下的松樹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遠,那是大山爺爺把你托起來的呀!”
1、該怎樣讀好這句話呢?
2、你覺得風伯伯的話有道理嗎?
四、講讀第四自然段。
精講點撥:
1、聽了風伯伯的話,小松樹會怎樣呢?
2、小松樹為什么會低下了頭呢?
3、小朋友,當你犯了錯,你心里會有什么感覺?
4、小松樹的心情和你一樣,這種感覺叫“慚愧” 。
交流展示:
1、你最喜歡故事中誰?為什么?
【《小松樹和大松樹》學案+教案】相關文章:
《小松樹和大松樹》說課稿11-25
《小松樹和大松樹》語文教后反思01-30
《小松樹和大松樹》教后反思新編04-05
公開課《小松樹和大松樹》說課稿范文03-11
松樹和小松鼠04-23
小松鼠和松樹06-09
小松樹和小楊樹07-31
小學一年級語文《小松樹和大松樹》教案05-02
一年級語文下冊《小松樹和大松樹》教案范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