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
師:老師聽說一(1)班的小朋友認字能力特別強,老師想考考你們,(板書風)你們都知道有什么風?
師:還有一個詞想考考你們(板書小魚)
師:要把這兩樣事物連起來就要用“和”,和是今天要學的一個生字,請小朋友注意看老師寫,把它記在心里。
生:書空。
(2)揭示課題
師:小魚和北風會發生怎么樣的故事呢?今天我們來學習11課《北風和小魚》。請小朋友齊讀課題。
評析:首先引起學生喜歡挑戰的欲望,即復習了學過的生字,又教學生字“和”,順勢引出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讀課文,提出要求。
現在請小朋友自己讀讀課文,讀的時候要求做到: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遇到難讀的生字詞多讀幾遍爭取把他們都好。
(2)學習生字詞
出示生字詞
fú chū yì kǒu qì é máo dà xuě jié bīnɡ
浮 出 一 口 氣 鵝 毛 大 雪 結 冰
hé miàn zhī dào zhuō mícánɡ
河 面 知 道 捉 迷 藏
① 帶拼音讀生字
師:老師把課文里的生字詞請出來了,你們還認識他們嗎?請小老師帶大家讀。
② 去拼音讀生字
師:這個難不倒大家,現在老師要增加難度,老師把拼音帽子摘掉,直接讀詞語,你們還能夠讀出來嗎?開火車讀
評析:應該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自讀課文,我由于太急了,總想著要走教案,所以忽略了給學生“讀”的機會。學習生字詞,先帶拼音再摘掉帽子,降低了學習的難度,也提高了學生闖關的興趣,讓生字詞得以鞏固。
(3)再次讀課文提出問題
①點名讀自然段
師:生字詞能夠讀得這么好,相信課文一定難不倒大家了,老師想請5個小朋友讀課文,誰有信心讀好第一(2、3、4、5)自然段?
②提要求:其他的小朋友認真的聽想想課文說了什么?
③ 師生交流匯報
評析:低年級的學習就應該是由生字詞---句----段----文。我設計的跨度太大了,直接由詞到文,學生讀得不夠。接著提問:“課文說了什么?”設計的問題過大,不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過渡:小朋友真會讀書,現在我們老學習第一自然段。老師想請第一、第二組的小朋友讀第一自然段。其他的小朋友數一數第一自然段有幾句話?
(1)學習第一句話
出示:北風呼呼地吹著。
師:你從哪個詞感覺到風很大呢?
學生:呼呼
指導朗讀,體會風大。
(2)學習第二、第三、第四句話
① 自讀,提出問題
師:請小朋友接著讀讀第一自然段,想想呼呼的北風都吹
向了誰?他們發生了什么變化?
② 師生共議
草地--------變了顏色
梧桐樹-----落了葉
鳥兒--------躲進了窩
評析:學生天性活潑好動,這里應適時的給學生一些讀的機會,讓學生帶上動作把課文讀一遍,對理解課文可能會好些。
③ 學習生字“樹”
講解:這是一個左右結構的字,注意第四筆是點。
(3)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當北風看到自己呼呼一吹,草地變了顏色,梧桐樹落了葉,鳥兒躲進了窩,北風很---------得意。
①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得意的意思和自己得意時的動作。
②學生帶上動作說說北風說的話“哈哈,大家都怕我”
過渡:小朋友讀得這么好,現在我們來讀讀齊讀第一第二自然段。
評析:解釋"得意"一詞的意思時,我沒有把字典上的意思告訴學生,而是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理解,我先引導學生讀“北風得意地說:哈哈,大家都怕我!”的句子,再讓學生自己邊讀邊用動作、表情來表現“得意”,最后在指名學生讀的時候“抓”住一個表情、動作最到位的學生引導全班觀察,自然而然的引出這樣的表情、語氣就是“得意”,學生的知識習得過程得到了最佳實現。
四、總結:
師:你們看北風呼呼一吹,草地變了顏色,梧桐樹落了葉,鳥兒躲進了窩,說明大家都-------怕它!那小魚呢?下節課我們接著學習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