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認會綠線格中的6個生字,學會書寫2個生字。
3、有感想的朗讀第一自然段。教學重點: 認會生字,能正確,流利。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第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 寫個字給大家認一認。板書:風(學生認讀)
2. 能給風找個朋友嗎? (生組詞)問:這幾天,天氣突然變冷,刮的什么風?
3. 請大家一起和我板書:北風
4. 再寫個詞給大家認一認:板書”小魚”.(生認讀)
5. 連起來讀這兩個詞(生讀)。
6. 要把這兩樣事物連起來,中間要加個“和”。
“和”是今天要學的生字,請大家看老師來寫這個字,注意筆順,一會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老師板書—全體說筆順
過渡: 北風和小魚在一起,會有什么故事發生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1課,請齊讀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1)你覺得老師讀得怎樣?
(2)你知道老師為什么讀得這么熟練嗎?我可是把課后兩條綠線里和田字格里的生字讀熟練了再讀課文的。
(3)你們也想讀嗎?就學著老師的樣子先讀讀生字,再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學生自讀課文。
3、檢查朗讀情況。
師:下面咱們就來個攻關游戲,誰能過關就可以得到老師的獎品。
第一關:讀帶拼音的生字。
第二關:讀去掉拼音的生字。
第三關:分段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段
1、冬天來了,北風吹來,北風是怎么吹的?(呼呼地) 指導讀。
評價:真厲害的北風呀!這么厲害的北風吹向了誰呢? 請小朋友們自由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2、問:北風可真厲害,它向誰吹一吹?
出示圖片(青草、梧桐樹、鳥兒)
被北風一吹,青草、梧桐樹、鳥兒就有了變化。
小朋友,當北風向青草吹一吹時,青草怎么變化了?
青草變了顏色。 青草原來是什么樣的?(青青的,碧綠碧綠的) 后來怎么樣啦?(變枯了,變黃了) 它向梧桐樹吹一吹,梧桐樹怎么啦!茂盛的梧桐樹落了葉。(是呀,北風多厲害呀!)
它向鳥兒吹一吹,鳥兒怎么做的?自由自在的鳥兒躲進了窩。指名表演“躲”并相機指導朗讀
3、敘述:青草為什么會變了顏色、梧桐樹的葉子為什么全落光了、小鳥又為什么躲進了窩呢?
生:因為北風太厲害了。
北風呼呼地吹著,他好厲害呀!我們再來讀讀第一句。
4、把第一小節連起來讀一讀。(指導讀出北風的厲害)
四、指導寫“和、知”兩個字
1、讀生字并組詞。
2、分析字形。
3、師板書。
4、練習每個生字寫3遍。
【教學反思】
《11、北風和小魚》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則童話,寫的是肆虐的北風雖然能夠使許多動植物害怕,但是小魚卻不怕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弱者面對強者時的毫不畏懼。
我上的是第一課時,本課時主要是要讀通課文,讀準字詞,并理解第一自然段。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分別在認讀生字詞、朗讀課文和學寫生字三個部分滲透了自主學習的環節。在讀課文時,我讓學生先借助拼音把生字的音讀準,再讀課文。接著,我采用攻關形式讓學生讀帶拼音的生字詞,然后再去掉拼音讀詞,最后再讓學生分段讀課文。從頭到尾,都是讓學生自己自主去讀,老師只是起指導作用。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時,我首先讓學生結合自己對北風的感受,然后再指導學生讀第一段,并讀出北風的厲害,剛開始學生讀不出那種感覺,后來經過我的指導,學生進步很大。
但課堂教學中,我還有一些地方頗為遺憾,指導朗讀時還不夠水到渠成,不能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再很好的引導學生,有時總是把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強加學生,牽著學生的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