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記錄】
一、復習檢查
1.師述:老師手里有好多好多的小樹葉,只有讀得正確,才能貼在黑板上。
出示卡片:好朋友、山村、信、全、小心、生
2.指名讀
3.齊讀
【教師巧妙地將生字滲透在貼“小樹葉”的活動形式當中,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愛好,而且還促使學生較好地把握了知識。】
二、新授
(一)學習第六、七自然段
師:(迅速摘下楓葉)咦?樹上的楓葉怎么全沒了?請小朋友們迅速地在語文書中找一找答案吧。
1.生自由讀課文,指名回答。
2.(出示課件:咦,樹上的楓葉全沒了?
哈,全被秋姑娘寫了信。)
3.師:咱們的問號弟弟和感嘆號妹妹都在這句話里呢!先聽老師問,你們試著回答。
師:你們也可以問一問老師。(生齊問)
4.同座位練說,指名同座位說。
【打破了傳統的串講形式,讓學生充分自讀,自悟。】
(二)學習第二—五自然段
師:秋姑娘把信寫給誰呢?小朋友再來迅速地讀一讀。
1.學習第二自然段
①快速自由讀,思考:秋姑娘把信先寫給了誰?
②信上寫了什么呀?指名讀
③你們出過遠門嗎?爸爸媽媽會怎么對你說?
(指名答)
④他讀得好在哪兒?強調了哪個詞?
【讓學生來當小老師評價,這樣既可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讓他們在成功的體驗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⑤自由練讀,齊讀。
【由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導入,親切;學生根據生活中的真實體驗來交流感受,自然。】
2.學習第三自然段
①秋姑娘接著給誰寫了信?寫了什么呢?
(出示青蛙圖)
②現在你就是秋姑娘,對青蛙說說你的心里話吧!
指名說。
③秋姑娘是怎么說的?咱們再讀一讀。
(出示課件:一封寫給要冬眠的青蛙,蓋好被子別著涼生病。)
他讀得好在哪兒?強調了哪個詞?誰愿意和他(她)比一比?
④齊讀第三自然段。
3. 學習第四自然段
①接著又給誰寫了信?(指名答)
②信上是怎么說的?自己試著讀一讀,看誰能夠讀出秋姑娘對貪玩的松鼠關切之情。
(出示課件:一封寫給貪玩的松鼠,快預備好充足的食品。)
他讀得好在哪兒?強調了哪個詞?
③齊讀。
4. 學習第五自然段
①秋姑娘還給誰寫了信?(指名答)
②信上寫了什么呢?請小朋友們再讀一讀。
(出示課件:再寫一封給山村孩子,別忘了給小樹裹上“冬衣”。)
③自由讀。
④師:你們看秋姑娘想得多周到啊,連我們的山村小樹都想到了。誰愿意讀一讀?
⑤指名讀。
(三)朗讀全文
1.學生齊讀。
2.背誦課文。
①自由練習
②指名練習
三、拓展練習
(一)練習給小白兔寫信
出示課件:一封寫給(小白兔),()。
(自由練習,指名答。)
(二)練習給其他動物寫信
出示課件:一封寫給(),()。
(學生思考,指名答。)
【這個環節的設計,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和創造空間,使學生能夠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從而受到情感熏陶,獲得知識啟迪,享受審美樂趣,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個性化的行為。】
四、指導書寫
1. (出示生字卡片):好、村
①指名讀
②齊讀
2.指導書寫“好”
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
②區別比較“女字旁”和“女”。
③教學新筆畫撇點。
師范寫,學生書空,學生描紅。
④師范寫“好”,學生看明筆順,描紅,臨寫。
3. 指導書寫“村”
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
②區別比較“木字旁”和“木”。
③教師范寫,生書空,描紅,臨寫。
五、布置作業
(一)完成《習字冊》好、村
(二)拓展練習:
試著為春姑娘寫信。
【評析】
課程改革中必須解決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教教科書”還是“用教科書教”。“教教科書”是傳統的“教書匠”的特征,“用教科書教”才是現代教師應有的姿態。本教例努力體現“用教科書教”的教學理念,它所組織的教學活動,不是讓學生把握教科書上的知識或內容為終極目的,而是把教科書作為學生的學習材料,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能力、學會學習、發展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