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家》是教科版語文一年級上冊中的一首小詩,用韻文的形式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家的溫暖幸福,語言朗朗上口,詩歌共有3節(jié)。第二節(jié)分別介紹了鳥兒、蜜蜂、魚兒和蜻蜓的家。“舒服”、“漂亮”、“清清”、“水邊”等詞語用在詩中含贊美的意思。第三小節(jié)寫“我”也有一個幸福的家,在父母的關愛下,快樂地長大。詩歌通過贊美鳥兒、蜜蜂、魚兒和蜻蜓的家的鋪墊,過渡到寫小作者自己的家,使家的概念更形象具體,主旨是寫自己家的溫暖幸福,表達了愛自己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認識6個字:家、的、蜜、蜂、漂、亮,學會5個字:鳥、魚、山、生、來;
3、使學生了解動物和人都有自己的家,在家里有親人的關愛,家是溫暖幸福的。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朗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難點:理解詞語。
三、課程資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地區(qū)者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各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fā),積極利用”。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種場合學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性的語文能力。本課設計注重自然與生活資源,讓學生到大生活中去觀察鳥兒、蜜蜂、魚兒、蜻蜓的家在哪兒,自己的家什么樣,全方位提高海陸空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四、教學策略
1、閱讀興趣重激發(fā)
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生命的生活化的課堂氛圍,設計課件導入,幫小動物找到自己的家,誘發(fā)興趣,品讀課文,感情體驗等環(huán)節(jié)。
2、以讀為本重過程
設計讀的訓練,以讀貫穿始終,朗讀的形式多種多樣:自由讀、同桌互讀、想像讀、表演讀、小組讀。
3、思維想像重拓展
注重求同思維的訓練,重視求異思維訓練如學生用()的家是()的句式想像,尤其重視想像力的培養(yǎng)。
五、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師導入同學們都有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小動物們也有自己的家,你們想知道它們的家是什么樣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4課《家》。
2、教師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讀書指導
1、自由讀課文,看課文寫了幾種小動物的家?
2、課件大屏幕出示圖。指出看圖幫小動物找到自己家,師同時板書。
3、自由讀,喜歡讀誰的家就讀誰的家。
4、喜歡讀鳥兒的家,為什么喜歡?喜歡讀魚兒的家?為什么喜歡?想像一下,假如我們的教室就是一條清清的小河,你就是一條小魚,你會在可愛的家里做什么呢?
同桌互相說,指生說
5、帶著想像再讀一遍。
6、指出讀蜜蜂、蜻蜓的家,指生評,教師指導讀。
7、多媒體出示()的家是()的式,小組討論,指生說,教師及時表揚。
8、小動物、植物都有自己的家,小作者也有自己的家,誰想想作者的家呢?指生讀,指生評。
9、說說發(fā)生在你家中幸福溫暖的事,同桌互相說說,指生說。
10、師朗讀全詩,同學們跟著老師朗讀并加動作、配樂。
(三)實踐活動
1、讀了這首詩,你的跟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拿起你們的彩筆畫一畫吧!(生自由畫展示)
2、師把這首詩唱出來給同學們聽。
(四)共同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學生回答。
(五)布置作業(yè)
請小朋友回去之后,根據今天學的這首詩創(chuàng)編一首小詩讀給爸爸、媽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