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儀休拒收禮物》練習1
一、比一比,組詞。
魯( )宰( )腥( )犯( )
獸( )牢( )猩( )范( )
二、從課文中找出含有下列意思的詞。
(1)、舊社會里稱呼為地主、官僚等管理家產和日常事務的地位較高的仆人。( )
(2)、非常滿足。( )
(3)、深厚的情意。( )
(4)、不明白。( )
(5)、必須。( )
(6)、違背和觸犯(法規等)( )
(7)、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 )
三、按課文內容填空。
1、這篇課文是一個獨幕劇,講的是( )多年前,魯國宰相( )拒收某大夫讓管家送來的鯉魚的故事。從中我們體會到公儀休的(清正廉潔)、(拒收禮物)的品格。
2、劇本的開頭先寫明故事發生的( )、( )和( )。方括號里交代人物的活動情況。劇本的主體是人物對話,也叫( )。括號內主要交代人物說話的( )、動作等。按劇情的發展,這個獨幕劇可分為(三)部分。本劇劇情雖然簡單,但結構緊湊,人物性格鮮明,充分體現了獨幕劇的特點。
四、拓展。成語積累:與“恍然大悟”結構相近的成語。
安然無恙 豁然開朗 勃然大怒 渾然一體
蔚然成風 躍然紙上 迥然不同 怡然自得
《公儀休拒收禮物》練習2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
一、多音字組詞。
吐 tǔ ( ) 盛 shèng ( )
tù ( ) chéng ( )
塞 sè ( ) 和 huó( )
sāi ( ) huò( )
sài ( ) hé ( )
二、加偏旁組字、組詞。
巨 ( ) 吾 ( )
( ) ( )
韋 ( ) 星 ( )
( ) ( )
三、根據意思寫出詞語。
(1)形容一點辦法也沒有。( )
(2)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在操心勞神。( )
(3)形容稱心如意,十分滿足。( )
(4)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 )
四、把下列句子改為用句號的句子,而句子的意思不改變。
(1)老師,您不是很喜歡吃魚嗎?
(2)現在想吃魚就自己去買,不是一直有魚吃嗎?
第二部分:閱讀理解
一、閱讀課文片段,回答問題。
正( )我喜歡吃魚,( )才不能收人家的魚。你想,( )
我收了人家的魚,那( )要照人家的意思辦事,這樣就難免要違犯國家的法紀。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還能吃得上魚嗎?現在想吃魚就自己去買,不是一直有魚吃嗎?
(1)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關聯詞。
(2) 這段話是 (人名)說的,這段話主要講了
,從中可以看出他具有
的品質。
二、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一次,儀山禪師洗澡。
水太熱了點,儀山讓弟子打來冷水,倒進澡盆。
聽師師傅說,水的溫度已經剛好,看見桶里還剩有冷水,做弟子的就隨手
倒掉了。
正在澡盆里的師傅眼看著弟子倒掉剩水,不禁語重心長地說:“世界上的任何東西,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貴是賤,都各有各的用處,不要隨便就浪費了。你剛才隨手倒掉的剩水,不就可以澆灌花草樹木嗎?這樣水得其用,花草樹木也眉開眼笑,一舉兩得,又何樂而不為呢?”
弟子受師傅這么一指點,從此便心有所悟,取法號為“滴水和尚”。
1、 給短文選擇一個合適的題目,寫在橫線上。
A儀山禪師 B滴水和尚 C一舉兩得 D萬物皆有所用
2、用“ “劃出文中既是擬人句,又是反問句的一個句子。
3、文中的”一舉兩得“,”一舉“是指 ,”兩得“是指 ,”何樂而不為“的意思是
。
4、弟子受師傅這么一指點,從此便心有所悟,取法號為”滴水和尚“。
弟子心有”所悟“,他悟到了 。
給自己取”滴水和尚“這個法號的原因:
。
第三部分:拓展提高
小組合作,學著本課的樣子,試著把《三顧茅廬》或《祁黃羊》的全文或者某一個片段改編成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