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 2、第一朵杏花 | |||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 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 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4、給課文分段,并說說段落大意。能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抓住學習中的疑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難點: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3課時 | ||||
教學內容 | 教師活動預設 | 學生活動預設 | 設計意圖 | |
第一課時 | ||||
教學目標:初讀課文,讀準本課 的生字新詞,幫助學生理清本文的脈絡,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 ||||
一、揭示課題 | 出示課文插圖。問:上畫的是什么花?誰能看圖說說杏花的樣子?畫上的三個人分別是誰?他們在討論什么問題? 相機板書課題:第一朵杏花 |
讀準“竺、楨”2個字。 討論第二題。 | 插圖導入,激趣。 | |
二、初讀課文 | 出示自讀要求:(1) 輕聲自讀課文兩遍(2) 畫出生字詞,結合生字表讀準字音(3) 標出自然段序號,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檢查自學情況: 出示生字卡片,抽讀字音。 指導讀長句子。 出示(第一自然段第二句、第五自然段第三句,第十六自然段第二句) 指讀,相機指導停頓斷句。 指名朗讀課文 指導學生糾錯。 | 自由讀課文,根據提綱自學課文。
匯報自學情況。
讀句子 互相糾正讀錯的地方。 | 自學感悟
展示點評。 培養學生朗讀能力,同時學習相互評價。 | |
三、理清課文順序 | 范讀課文 出示分段提示: (1) 按時間先后順序,本文應該如何分段?
(2) 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獨立成一段? | 根據提示討論分段說說段意。 第一段(1-5):竺可楨要知道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幫助下,竺可楨爺爺準確地記下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第三段(16):竺可楨爺爺通過長年精確觀察,掌握了氣候變化規律。 | 理清課文順序,為進一步的學習做鋪墊。 | |
四、指導書寫生字 | 范寫栽并幫助學生明確注意點。 | 學生用鋼筆描紅。 | 培養認真觀察書寫習慣 | |
五、布置作業 | 1、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讀音。(略) 2、組詞 3、朗讀課文 | |||
第二課時 | ||||
目的:運用各種形式來朗讀課文,深入體會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度和敬業的精神。 | ||||
一、 導入 | 問:說說這篇課文寫了哪位科學家的故事?[板書:竺可楨]課文寫了竺可楨幾次看杏花的情景?(兩次)分別是什么時間?(一年前, 一年后) | 回答問題。 | 復習導入進入情境。 | |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1---5 自然段 |
師點撥。 指導朗讀。( 重點指導第3自然段,體會帶點詞的作用。)出示:“是啊,杏花開了。”說著,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
指派小組示范讀。 | 自由讀,說說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討論(相互解答)。 分析:彎下腰來:說明竺爺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習慣地問”說明竺可楨在堅持長期物候觀測的日子里養成了主動探索,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四人小組練讀。一個讀竺爺爺的話,一個讀小孩的話,一個讀旁白,一個做評委。 | 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和討論理解文章,了解人物性格特點。 | |
2.學習第6---15自然段 | 述:一年前,孩子對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答不上來,帶著竺爺爺的囑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簡潔優美的文筆,描繪了一幅春景圖,誰來讀讀看。讀之后,出示。 窗外一個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爺爺!竺爺爺!”竺爺爺( )地問:“什么事情呀?”小孩子( )地說:“竺爺爺,杏花開啦!”竺爺爺( )地問:“什么時候?”小孩子( )地說:“剛才。” 竺爺爺( )地問:“是第一朵嗎?” 小孩子( )地說:“是。” 師述:從同學們的朗讀中,不難聽出竺爺爺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動、非常興奮。那老師不禁要問小孩子為什么高興?竺爺爺為什么高興? 除了對話部分,你還可以從哪里看出? 出示“竺爺爺頃刻間象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 “鄭重”什么意思?你從“鄭重地計下”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日子又體會到什么? [板書:一絲不茍] 師述:是的,“一絲不茍”,竺爺爺的話也證實了這一點。 | 一人讀,突出“綠、皺、鼓”等關鍵詞。齊讀。 重點:朗讀對話。第一遍:自由輕聲讀,想想這是誰說的?幫它加個提示語。討論。第二遍:同桌討論,每一句該用怎樣的語氣讀?說說,歸納答案:奇怪、高興、激動、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第三遍:根據提示與讀出語氣,指導朗讀。第四遍:一個學生讀竺爺爺的話,一個學生讀小孩子的話,其余讀旁白。 歸納:小孩子是為自己終于完成了竺爺爺去年交給的任務而高興,竺爺爺是為自己終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而興奮。朗讀體會帶點詞語的作用
“鄭重”的意思是嚴肅認真。從“鄭重地計下”可以看出竺可楨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茍的態度。 | 反復朗讀,從理解課文到升華情感,表達情感、學習寫法……
通過詞義分析了解竺爺爺性格特點 | |
第三課時 | ||||
目的:學習第三段,總結全文,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進行片段寫作練習。 | ||||
一、復習 |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第一、二段。 | |||
二、學習第16自然段 | 出示“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來代替觀察。 指導朗讀。 問: ,你找到原因了沒有? | 自由讀,說說讀懂了什么?
回答:你怎樣理解“精確”一詞?(非常準確)結合前文來說說。 討論:竺爺爺作為一名物侯學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來的? | 理解重點詞語為理解文章主旨的有效途徑, | |
三、通讀全文,總結課文,指導應用。 | 問:從竺可楨爺爺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啟發?今后在學習上、生活上準備怎樣做? [板書:精確觀察]
竺可楨精確觀察大自然:什么時候第一朵花開,第一聲蛙鳴,第一次雷聲,第一次落葉,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筆記本是大自然的縮影。 | 自由朗讀課文。
學生討論后回答。
小結: 正如竺爺爺所說的,他正是通過長年的精確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花的規律。
再讀讀竺爺爺的話,加深體會 | 指導學生學習竺爺爺的優秀品質,并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實踐中。 | |
四、總結遷移 | 總結:課文講述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贊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問:學了本文,你覺得應向竺爺爺學些什么? |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討論:學了本文,覺得應向竺爺爺學些什么? | 進一步學習和歸納竺爺爺的優秀品質,明確學習目標。 | |
五、練寫片段指導 |
出示要求:仿照課文第二段,練寫片段,題目是《買菜》、《買書》。
巡視個別指導、解決學生心中疑問 | 讀課文第二段,總結這一段中對話集中時記錄的形式特征。(1) 每人說一段話便獨立成一個自然段。(2) 可寫提示語,也可不寫。 同桌之間分角色練說。 將自己與別人的對話創造性地記錄下來注意書寫格式。 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 從說到寫,培養學生寫作的能力和興趣。 | |
六、作業 | 搜集有關竺可楨爺爺的故事,課后交流。 | |||
板書設計 | 2.第一朵杏花
哪天開放 竺可楨 精確觀察 一絲不茍 鄭重記下
|
《第一朵杏花》教學設計【表格式】
發布時間:2017-12-26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上一篇:蘇教版四下《走,我們去植樹》教學設計
下一篇: 很抱歉沒有了
相關推薦
- 現代電視劇《第一桶金》演員表12-19
- 05-18
- 觀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01-27
- 11-18
- 12-19
- 11-21
- 02-14
- 一次創意體驗作文《第一次表演》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