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課內閱讀,完成練習(10分)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頂銀光閃閃。大大小小的湖泊(pō bó),像顆顆寶石鑲嵌在彩帶般的溝谷中。湖水清澈見底,湖底石塊色彩斑斕(lán nán)。從河谷至山坡,遍布著原始森林。每當天氣晴朗時,藍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構成了一幅幅五彩繽紛的畫面,難怪人們把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與湖泊之間恰似(shì sì)一級級天然的臺階。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錯落的瀑布,宛如白練騰(téng tén)空,銀花四濺,蔚為壯觀。
1. 畫去括號中不正確的讀音。(2分)
2. 文中畫線的句子是個 句,分別把 和 比作 和 。(5分)
3. 人們為什么稱那些湖泊為“五花海” “五彩池”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31分)
1. 抗日戰爭時期,有一次,醫療隊經過冀中的楊家莊,白求恩看見有個孩子的下頦上,長個大瘤子,他走過去摸摸按按,然后抱起孩子向村里走去。
這個孩子是貧農張大嫂5歲的兒子,叫猛子。張大嫂聽說白求恩要給猛子割瘤子,心想:“俺就這么一個孩子,萬一有個一差二錯,可怎么辦呢?”白求恩耐心地向猛子媽解釋:“這瘤子不割掉是很危險的。”猛子媽這才放心了。
白求恩順利地給猛子做完了手術,抱著猛子親了又親,又把猛子送回了家。以后每隔兩天,他就給猛子換一次藥。醫療隊轉移時,白求恩又特意到猛子家,教猛子媽消毒和換藥的方法,還留下一些藥品。
后來,白求恩經過楊家莊時,又去看望猛子。猛子已經完全好了。猛子媽感動得熱淚盈眶,不住嘴地說:“謝謝您!謝謝您!”白求恩卻說:“不要感謝我,我是八路軍的醫生。你應該感謝八路軍才對!”
(1)給短文分段,在段首畫△,寫出段意。(3+6分)
(2)白求恩為什么給孩子割掉瘤子?(2分)
(3)為短文加上題目 (2分)
(4)續寫:猛子媽在聽了白求恩的話之后會說些什么?(3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
鮮花朵朵,爭妍斗艷,芬芳喜人。要是我們留心觀察,各種花兒是什么時候開放的,就會發現,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花的時間并不相同。凌晨三點鐘左右,蛇床花開放了;接著,在4點鐘,牽牛花開始吹起了淺紫色的小喇叭。
這是各種花兒的祖先在大自然中長期適應生活環境,生存繁殖逐步形成的結果。植物在什么時候開花,往往與外界的溫度、濕度、光照有密切的關系。例如珍貴的曇花,它的花瓣又大又嬌嫩。白天陽光太強,氣溫高,空氣干燥,要是在這時開花,就有被灼傷的危險。在深夜,往往氣溫過低,對它的開花也不適宜。長期以來,它適應了晚上九點鐘的氣溫和濕度,到了那時便欣欣然徐徐張開了淺雅的苞蕾,向人們展示美麗的笑臉……
另外,開花的時間與花的傳粉方式有關。例如牽牛花是蟲媒花,需要昆蟲傳播花粉才能結出種子。正好清晨三、四點鐘是蜜蜂采蜜的時候,那時溫度、濕度也適宜,它開花了。
要是你把各種不同時間開放花朵的花兒排列在一起,只消看一看什么花開了,就大致知道是幾點鐘,那才有趣哩!
(1)解釋(4分)
爭妍斗艷——
欣欣然——
(2)按先找出重點段,再分段的方法,給短文分段,在段首畫△,并寫出段意。(3+6分)
(3)給短文加上題目。(2分)
三、閱讀短文,完成練習(59分)
“給”永遠比“拿”愉快
高爾基在意大利(休養 休息)時,他的兒子跟著媽媽來(盼望 看望)爸爸。兒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裁 載 栽)了好些花籽,不久,就回國去了。
后來,鮮花盛開了。高爾基看著(zháo zhuó zhe)窗前怒(lù nù)放的鮮花,心里很高興,就給兒子寫了一封信。信是這樣寫的:
要是你不管在什么地方 什么時候 留給人們的都是美好的東西 像鮮花啦 好的思想啦 還有對你的非常好的回憶啦 那么 你的生活該是多么愉快啊
“那時侯,你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 須)要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是啊,“給”永遠比“拿”愉快!
1.根據上下文,在括號里劃去不正確的音、字、詞。 (6分)
2.短文中“怒放”這個詞的近義詞是 。 (2分)
3.在第3節的空處里加上標點符號。 (4分)
4.“‘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句話中“給”的意思是 ; “拿”的意思是 。這句話的意思是:
。(5分)
美麗的晚霞
1 紅紅的太陽落山了,它收起余(輝 暉),只剩下一個柔和、鮮艷的火球,顏色金黃透亮,就是技藝再高的畫家也難以描繪。
2 太陽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麗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夢幻的世界。
3 我出神地望著,眼睛朦朧起來了,天空仿佛出現了一條龍。金色的龍。它上游下(竄 串),吞云吐霧,噴吐出鮮艷美麗的水花,隨著云彩移動,飛龍仿佛進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見了。
4 森林里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上,飛起一只潔白如玉,頂冠赤色的仙鶴。鶴背上,坐著一個頭頂光亮,胡子潔白的老頭兒,拄著拐杖,這不是動畫片《哪叱鬧海》的師傅──太乙真人嗎?那么哪叱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這不!一個堅實強健、系著紅兜兜的小男孩,正張開雙手,向他師傅飄去。
5 我從幻境中看到了一個又一個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畫的美景。
6 當我回到現實中來時,晚霞已經消失。
1.為短文中兩處詞語選擇正確的字,打上√。(2分)
2.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4分)
朦朧──
夢幻──
3.用“──”劃出表示時間的變化的句子后給短文分段,并寫出段意。(3+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在夢幻里看到了哪些東西?(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斷下列句子是否正確,在正確的句子后面打“√”。(3分)
(1)文中的“出神”,表示看傻了的意思。( )
(2)“飛龍仿佛進入一片原始森林。”中的“仿佛”一詞改為“好像”句意不變。( )
(3)神奇”就是“神秘”的意思。( )
三個和尚
“三個和尚”的故事在我國流傳得很廣很廣。
一個活潑伶俐的小和尚來到山上一座廟宇,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喝個夠,還往菩薩手中的瓶里灌水,瓶里枯萎的柳枝又活了。
不久來了一個瘦和尚,他與小和尚兩人為喝水和挑水發生了爭執,誰也不愿意吃虧。后來又來了一個胖和尚,三個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沒過兩天,水缸露了底,菩薩手中瓶里的水也沒有了,柳枝又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個和尚都在打盹,一支正在燃燒的蠟燭被一只老鼠幾口咬斷了。半截蠟燭掉在香案上,廟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個和尚一齊爭先恐后挑水救火。小和尚的眼被熏出了眼淚,瘦和尚的手被火燒傷了,胖和尚的衣服燒成了幾條片片。可是誰也不吭一聲。
大火過后,三個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從此,水缸里的水又滿了,三個和尚高高興興地捧著大碗圣水解渴,菩薩手中瓶里的柳枝也發芽了。
1.起初,三個和尚的表現說明他們當時 _____________(2分)
2.大火中,三個和尚的表現說明他們當時____________(2分)
3.大火后,三個和尚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用“∥”給短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3+6分)
5.用橫線劃出三個和尚奮力救火的句子。(2分)
6.聯系上下文解釋下列詞語。(4分)
(1)爭先恐后──
(2)爭執──
參考答案
一、 課內閱讀,完成練習。
1. 劃去bó,nán,shì ,tén
2. 比喻;湖泊,溝谷;寶石,彩帶
3. 湖水清澈見底,湖底石塊色彩斑斕,構成了一幅幅五彩繽紛的畫面
二、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1.(1)短文分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抗日時期,醫療隊經過楊家莊。白求恩看見有個孩子下頦上長個大瘤子,抱起孩子走進村。
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白求恩說服孩子的媽媽,給孩子做了手術,在醫療隊轉移時還留下一些藥品。
第三段:第四自然段。后來白求恩又去看望孩子,孩子好了,孩子的媽媽感謝白求恩。白求恩說不要謝我,應感謝八路軍。
(2)因為這瘤子不割掉是危險的,所以白求恩要給孩子割掉瘤子。
(3)發散題。符合短文內容即可。
(4)發散題,可以寫猛子媽感謝黨和八路軍,鼓勵孩子長大踴躍參軍,保家衛國等。
2.(1)形容花兒盛開,競相斗美。 歡歡喜喜的樣子.,形容心情好
(2)第2~3自然段是重點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花時間并不相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這是花的祖先長期適應生活環境的結果,也與花的傳粉方式有關。
第三段:第4自然段,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朵排列在一起,花開了,就知道是幾點鐘。
(3)有趣的“花鐘”
三、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給”永遠比“拿”愉快
1.根據上下文,在括號里劃去不正確的音、字、詞。
(保留:休養、看望、栽、zhe、nù、需)
2.短文中“怒放”這個詞的近義詞是 綻放 。
3.在第3節的 里加上標點符號。(“,,,,,……,!”)
4.“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句話中“給”的意思是 給予、奉獻 ;“拿”的意思是 索求 。這句話的意思是: 要以奉獻為樂,不要只想著自己的個人利益;要為大眾謀幸福,為社會作貢獻。
美麗的晚霞
1.(1)清楚。(2)現實。
2.“紅紅的太陽落山了,它收起了余暉。”“太陽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麗的云。”“晚霞已經消失了。”
第一段:第一節,
第二段:第二節到第五節,
第三段:第六節;
段意:(1)太陽落山后,剩下一個柔和、鮮艷的火球。
(2)太陽的身影消失后,“我”望著云彩,產生了幻覺。
(3)當“我”回到了現實時,晚霞也已消失。
3.“我”在夢幻中看到了:吞云吐霧的龍;森林中一只潔白如玉、頂冠赤色的仙鶴;哪吒的師傅;系著紅兜兜的哪吒。
4.(1)×。(2)√。(3)×。
三個和尚
1.不團結,不愿意為別人付出勞動,怕吃虧。
2.一心想撲滅大火,沒有想到自己的得失。
3.只有團結友愛,多為別人著想,才能把事情做好。
4.第一段:第1節,流傳“三個和尚”的故事。
第二段:第2─4節,爭執的起因和轉變。
第三段:第5節,三個和尚的醒悟。
5.第4節:第3、4句
6.(1)搶在前面,生怕落后
(2)爭論中各持已見,不肯相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