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我能學會本課10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我能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并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課前預習學案】
1.自學生字詞語。我要先把課文認真地讀一遍,邊讀邊用筆標畫出我還不認識、讀不準確、不理解的字詞。然后我再自學課后出現的生字詞語,正確認讀識記生字。
⑴我會讀:讀一讀下面的字詞,給加點的字注音。
笨 拙 一 撮 檀 香 桂花 鹵 濕漉漉 鋪竹席
⑵我會寫:我要把課文中難記難寫的字認真地寫在下面。
2.朗讀課文。我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至少朗讀3遍課文。
3.課文內容我知道。
我能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4.理解課文。我能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還能按要求在課本上做批注,把重點語句的理解,質疑的問題,讀書的感悟等用筆標畫記錄下來。
【自主學習導學案】
1、我能將課文中的句子寫完整。
桂花樹的樣子( ),不像 ( )。 不開花時( );開花時, ( ) 。
2、我知道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夸張 比喻 擬人
⑴.一山的桂花樹開花時,那才是香飄十里( )
⑵.我一搖,桂花紛紛落下,真像下了一陣桂花雨( )
⑶.笨笨地桂花樹可惹人喜愛了( )
3、合作探究
問題一:默讀2──6自然段,看看桂花給作者的童年帶來了哪些快樂?畫出課文中的有關語句,邊讀邊想象語句中所描繪的情景,再說一說此刻在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從畫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問題二:聯系課文內容,談談對句子的理解
①“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②“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這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我的看法
八月桂花,十里飄香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難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樣嗎?為什么?
5、學法感悟
課文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這一自然段開頭用了一個 字,寫出了“我”的“期待”之樂;接著又用了 等動詞,寫出了“我”的“參與”之樂;最后還寫了母親 和父親 ,把全家沉浸在“搖桂花”的歡樂之中的場面寫得 。
【課后訓練學案】
一、看拼音,寫詞語(看誰寫得正確、美觀)
zuǒ yòu xīn xiān yóu qí fēn fu bāng máng
( ) ( ) ( ) ( ) ( )
gāo bǐng dōu shì
( ) ( )
二、課外積累,我最棒!請將思念家鄉和親人的名言警句寫完整。
1、獨在異鄉為異客,( ) 。
2、( ),遍插茱萸少一人。
3、春風又綠江南岸,( )。
4、勸君更盡一杯酒,( )。
5、海內存知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