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與信任》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 導入
1、 談話:同學們,知道我們今天要學習哪篇課文嗎?(知道,19 誠實與信任)
2、 設置懸念:不,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意外”(板書)
3、 解疑:呵呵,跟大家開個玩笑,其實,我只是把課文題目改了一下。大家覺得改得有道理嗎?
4、 引入新課教學:先別忙著下結論,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等學完課文再來判斷,如何?
二、 學習課文
1、 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直到通順為止。如有不會的,可用筆做個記號,待會請求同學和老師的幫助。
2、 檢查自學情況:
①有沒有不會讀的生字或詞語?如有,請大家來幫助。
②同學們,請大家再認真看一看課文后面的生字表中的生字,如果從字形結構上來分類,你能把這些生字分分類嗎?(左右、半包圍、上下結構)
課件出示:左右結構:誠 輛 障 碎 址 半包圍:超 厘 上下:責 寄
這些字,在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呢?誰來說一說。按類別說。教師適時小結并引領學生寫,如左右結構的“碎”,左窄右寬,兩個人是好朋友,不能分開,最后一豎不上去。半包圍結構的“超”,兩部分要稍緊些;上下結構的“責”,上下要勻稱。
③老師這有三組詞語,請大家來讀一讀。(指名一組一組讀)
誠實 故障 一輛 破碎 地址
超出 厘米 責任 寄信
3、 生字解決了,再請同學們把課文讀一讀。這次,請同學們互相做小老師,每個人各讀一節(jié),讀完后,你給同桌評一評,是優(yōu)還是良?(學生分節(jié)讀)
4、 統(tǒng)計獲“優(yōu)”的情況,給予鼓勵。不知大家注意到?jīng)]有,在課文中,有好長一段對話。你知道是哪兩個人的對話嗎?(作者和車主)每一句分別是誰說的呢?
5、 請兩位同學來分角色讀一讀,誰做作者?誰做小紅車的主人?其他同學聽清楚,他們讀得對不對?讀得怎么樣?教師引讀“三天后。。。。。。”
6、 在這段對話中,“我”和車主主要說了什么呢?(我表示歉意,車主表示感謝)適時板書:車主表示感謝
7、 噢,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們知道,是我不小心撞壞了他的車子,于是留下了字條讓車主聯(lián)系(適時板書:撞車留字條)。可是,作者還沒來得及問他的姓名、地址,車主就擱下了電話,但是他的話[稍停,讓學生說出—— 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適時板書:話 印在腦海)]
8、 好,那請同學們看一看,課文的哪幾小節(jié)分別寫了“撞車留字條、車主表示感謝、話 印在腦海”呢?(1-3 4-10 11)
9、 課文從這三個部分向我們介紹了一個事情。這時候,我們再來看看,用“意外”有道理嗎?還是別急著下結論,提醒大家一下,看是否合理,先到文中看看,有沒有令人意外的地方呢?默讀課文,如有,把它劃出來。
車禍本身就是意外 我和小紅車主人的做法都讓人意外
四處無人,我卻主動留下字條讓人意外
小紅車主人感謝我,讓人意外。
10、 看來,還真是有些令人意外。那么,造成這一事故的責任到底是誰的呢?請大家輕讀課文1-3自然段。同桌間可討論一下。
11、 交流、小結:雙方各有責任,引導理解“天黑,能見度差”客觀原因 小紅車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有責任 我不小心、開車快(往回走五六十米)有責任。
12、 小結:各有責任,但作者卻認為“但它畢竟是停著的,責任應該在我”,主動承擔,令人意外。作者又是怎么做的呢?齊讀第三小節(jié),說說你有什么感想或問題?為什么?
13、 討論:①為什么要“環(huán)顧四周”(想看看車主是否在附近,不是想跑)
②主動留下字條 說明誠實(適時板書:誠實)
③雖不認識對方 ,但留下字條,說明(信任對方,適時板書:信任)
14、 是呀,作者留下了字條,也留下了“誠實與信任”
15、 齊讀第三小節(jié)。
三、 總結質疑
1、 我們再來看,“意外”這個題目改得有道理嗎?
2、 可作者卻用了“誠實與信任”作題目,為什么呢?它妙在哪呢?或者,我們能改成其它更好的題目嗎?下節(jié)課請*教師帶領同學們一起研究。
四、 作業(yè)設計:描紅課后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