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與信任》課文原文
一天深夜,我驅車從外地回布魯塞爾。天很黑,又有點霧,盡管有路燈,能見度仍很差。
快到家時,汽車進入慢車道,便聽到“咔嚓”一聲。我以為汽車出了故障,趕快停了車。一檢查,發現右側的反光鏡碎了。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看見一輛小紅車停靠在路邊,左側的反光鏡也碎了。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但它畢竟是停著的,責任應該在我。
事隔三天,一位陌生男子打來電話,他就是小紅車的主人。
“噢!是你,很對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車的反光鏡碰壞了。”
“沒有關系,已換上了。我打電話是向你表示感謝的。”
“不,是我要向你表示歉意。請你把購貨單據寄來,好讓我把錢寄給你。”
“不用了。你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主動給我留下字條,這使我很感動。”
“這是應該的,這筆費用應由我來支付。”
“不,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與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我再一次謝謝你!”說完他擱下了電話。
我很后悔,居然沒有問他的姓名、地址,也不知道他的年齡、職業,但他的話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誠實與信任》教材解讀一
“誠實”與“信任”是本文中的主題,誠實是基礎,信任源于誠實。本文通過“我”在深夜撞了別人的后視鏡卻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主動留下聯系方式的行為,道出了“誠實”的真誠與寶貴,道出了誠實是源于自己內心的一種價值觀:無論有沒有人看見,無論在何時何地,做的事都應勇于承認。這種做法應其難得而更顯珍貴。讀到這,我們讀到了一個內心高大的“我”,甚至用當今一種世俗的觀點來說,是一個傻傻的“我”。因為假如沒有下文的電話,這種誠實的行為只能是讓人心里嘆服而已。
而文章的妙處在于后文的電話升華,一通電話將誠實帶來的美好境界展現在讀者眼前。那可貴的誠實,那傻傻的誠實,那越來越不被人重視的誠實到底與他人有怎樣的影響呢?小紅車主人的謝意對剛才還為“我”的行為而不解的讀者來說,那簡直就是一個震驚的答案,更是一個令人意味深長的答案。誠實不是傻,誠實,其實得到的更多——令自己坦然,令對方信任,令世界展現人性的美好。
我想,這篇課文就是這樣的一波三折,峰回路轉,又令人回味無窮,也許當你為一件事該不該說真話的時候,當你想著說了真話后的N個后果的時候,不妨呼出一口氣,像故事中的“我”一樣,誠實面對,因為我們相信:誠實,終會換來信任。
《誠實與信任》教材解讀二
讓誠實與信任更形象
《誠實與信任》是第七冊第六單元的課文,整個單元的主題很明確——“誠信”。《誠實與信任》標題即中心詞,告訴我們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珍珠鳥》在文末揭示中心:信賴,不就能創造美好的境界嗎?《九色鹿》則在字里行間告訴我們輕諾必寡信,不能做背信棄義的小人。
《誠實與信任》記敘了一天深夜,“我”驅車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停靠在路邊的小紅車的反光鏡,于是我留下字條,事隔三天,車主打來電話向“我”表示感謝的故事。那么站在教材的角度,什么是誠實呢?
誠實就是一旦出現問題了,先看到自己的過失。“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但它畢竟是停著的,責任應該在我。”這句話很鮮明地告訴讀者,小紅車的主人是有失誤,有責任的,可真正出事了,應像“我”那樣先“檢討”自己。這對于孩子們來說是一大考驗,孩子往往習慣于推委責任,更何況現在小紅車的主人確實有誤呢。
誠實就是即使沒有旁人“監督”,也要遵守自己的生活潛規則,做個正直的人。“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于是我才寫下字條的。然而我們是否可以這樣想,四下無人時,面對自己犯下的錯闖下的禍,你想到的是逃逸還是面對。有人監督,有制度約束,也許我們還能保證自己做個誠實的人,但無人在場,我們是否可以秉承一顆真誠的心呢?
誠實就是既要表示歉意,還要勇于承擔責任。“是我要向你表示歉意。請你把購貨單據寄來,好讓我把錢寄給你。”面對過失,面對錯誤,不僅僅是口頭與心里的歉意,更要用實際行動,彌補錯誤,糾正錯誤。“請”顯示了“我”的誠心,“把錢寄給你”表明“我”敢作敢當。
誠實就是對人心懷感激,寬容他人。“我打電話是向你表示感謝的。”“不用了”小紅車的主人沒有借機“敲詐”,甚至沒有提出“理所應當”的賠償要求,反而對“我”的言行心存感激,寬容“我”,原諒“我”。原來誠實就是敞開心扉面對自己,面對他人,以感恩的心面對突發問題。
那么什么是信任呢?信任是相互的。我信任小紅車的主人,留下了姓名、電話,絲毫不擔心帶來的負面后果,這就是信任。因為“我”信任小紅車主人,小紅車主人也信任我,相信“我”是個好人,是個有著“比金錢更寶貴”的品質的人。
因為我誠實,所以贏得了別人的信任。因為彼此信任,所以事情有了溫暖的結局。
語言文字才是語文。帶著孩子品讀這些關鍵詞句,巧妙的把空洞的“誠實與信任”化做具體的要求與準則,是我們語文教師的責任。脫離語言文字的品悟,去談“誠信”就成了思品課。
除了具體的文字,課文中的唯一一幅插圖,也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這幅圖填補了文章的空白——看到字條,小紅車主人的反應——誠信所帶來的溫暖。看到車受損害了,理應是生氣的,不悅的。然而,看!車主拿著字條,溫柔一笑,這笑在路燈的映襯下顯得更加迷人。這就是誠信的魅力,讓人溫暖,讓人愉悅,讓人幸福。這真的比金錢更重要。
站在孩子的立場,站在高處讀《誠實與信任》,我也經受了心靈的洗禮——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