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與信任》說課稿
一、 教材分析
“誠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做人起碼的品質,它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存在于人的細微行為中。《誠實與信任》這篇課文,記敘“我”深夜驅車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斷了路邊小紅車的反光鏡后,主動留下寫有自己姓名、電話的紙條,后來,雙方通過電話使事情得到圓滿解決,說明了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本文選取的是生活中極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敘述,描寫手法也極為樸實,沒有什么華麗的辭藻,但人物的言行卻感人至深,洋溢著人間真情。特別是課文中的對話部分,尤為情真意切,生動感人。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文中的我那份誠實背后所蘊含的心路歷程感受不會那么真切,因此對誠實的理解需要老師作細致深入地引導,而且對小紅車主人給予我的那份寬容容易忽視,也應予以指導。
三、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
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本,讀中感悟“打電話”這部分內容,體味其中蘊含的道理。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引導學生借助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領悟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四、教學重難點
讀中感悟“打電話”這部分內容,體味其中蘊含的深意,明白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五、說教法
葉圣陶先生認為:“教師教學,其最終目的在于達到不需老師教,而學生自能研究,自求解決。故教師之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本著葉老先生這一教學思想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設想了“自讀自悟、情境升華”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初讀、品讀、總結、拓展”幾個教學步驟,深入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從而使學生真正懂得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從根本上突破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六、說學法
著眼于本課融思想性與人文性于一體的特點,我圍繞“自學、展示、總結、拓展”這幾個教學環節,引導學生“讀中感知、讀中理解、讀中領悟”,使學生“動情——知情——入情”地學習。
七、教學過程
1、剛開始,我讓學生自由讀名人名言,然后拋磚引玉,導出“誠實”一詞,直入課題。
2、簡單地回顧了課文內容之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對課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進行自主學習,我交給學生兩個任務:
(1)朗讀文章的1到3自然段,試著用簡潔的話說說那天晚上發生的事情。
(2)再次細細默讀課文1到3自然段,你認為第幾自然段最能表現我的誠實呢?把令你感觸最深的詞句圈一圈,劃一劃,然后在小組內談談你的感受。
希望通過兩種不同形式的讀使學生真正將這一部分內容理解,從而體會我的誠實。
3、以“原因”為探究點,情境再現,深入理解 。
交通事故的發生必定事出有因,我讓學生做一回“小交警”,用銳利的雙眼去洞悉事故發生的前因后果。希望通過這一環節,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并對于“我”的誠實能有更深入的理解。
4、自學課文第二部分(4-10自然段),這個環節的自學我給了學生這樣幾個任務
①朗讀課文4到10自然段,思考:我和小紅車的主人進行了幾次對話?
② 同桌分角色讀對話,想一想:每一次對話中兩人分別表達了什么意思。
③讀了他們的對話,你有了哪些新的感受?請在書旁做簡單批注。
設計這個環節是想讓學生以對話”為賞析處,升華情感,品味信任 。
5、小練習
讓學生用上不同的關聯詞把誠實與信任之間的關系表達清楚。我給出了“因為……所以……” “如果……就……”“只有……才……” “只要……就……”這樣幾組關聯詞語。
這一練習,是希望學生在對誠實和信任都有了更深的理解之后將自己心里所想表達出來。
6、拓展延伸
這一環節我將本課的課后題作為問題出示:現在你明白課文為什么用《誠實和信任》這個題目了吧!如果讓你改,你還會用哪些題目?
7、最后,我讓學生寫上誠信的書簽,送給好友,互相勉勵,作為課下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