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上《田園詩情》說課設計

發布時間:2017-10-10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一、解說教材:

  荷蘭一向以“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聞名于世。本文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是從“牧場之國”的角度來展現荷蘭的獨特風情的。課文為我們描繪了荷蘭牧場白日的遼闊無際、寧靜和諧和夜晚的祥和寂靜、神秘含蓄,洋溢著寧靜悠閑的情趣。白日里,牧場是動物們的天堂,無論是花色多樣的牛,還是駿馬或是其他動物都是那樣的悠然自得、愜意舒暢,廣闊無垠的草原無疑就是他們的自由王國,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閑游憩圖。即使是傍晚出現了擠奶的人也并沒有打破草原的寂靜,連船只行駛也是舒緩平穩的,車船的到來與離去也反襯出了草原的寂靜。直到夜幕降臨,荷蘭更是沉入一片靜謐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靜夜圖。作者以描繪荷蘭的自然景物為主要內容,精心選擇一系列意向,營造出寧靜優美的意境,抒發了對荷蘭田園風光以及自由安詳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分析學生:

  本篇課文雖然描述的是外國的異域風情,但是課文所描寫的田園風光和我們農村學生的生活還是比較接近的,成群的牛羊、黑色的豬群、成千上萬的小雞……這些都是我們學生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所以在這方面的理解學生還是比較容易的。我們教師就要抓住這一契機來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解感悟荷蘭王國寧靜優美的田園風光。

  三、設計理念:

  感受與表達相結合。《新課程標準》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課文中有幾處寫得很傳神的語句以及一些意境,我們在教學時不要去做過多的分析,要引導學生通過品讀有自己的個性感悟。當然,有感悟還是不夠的,最好能在教師的鼓勵和指導下將自己的獨有感受表達出來,可以是直接的語言表達,也可以是通過朗讀來表達,只要學生有自己的感受在里面,我們老師都要給予肯定,讓學生敢于抒發自己的情感,敢于說自己的想法。

  四、教學流程:

  1、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兩個自然段。

  (2)憑借課文語言文字,感受荷蘭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2、教學重點:

  通過誦讀,體會課文所展示的詩情畫意,并有意識地積累優美詞句。

  3、課前準備:

  (1)搜集有關于荷蘭風景的其他一些資料,特別是一些具有荷蘭民族特色的,如風車、郁金香之類的,作為補充知識來了解,可以在學完課文之后讓學生對荷蘭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教師可以作適當的指導。

  (2)制作一個課件,讓它作為輔助教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情感。

  4、教學過程:

  (一)播放錄象,激情導入:

  1、播放荷蘭美麗景色的錄象,蔚藍的天空、碧綠的草原、成群的牛羊、縱橫交錯的運河、鮮艷的郁金香、轉動的風車……

  2、教師適時講解:“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引出課文第一自然段。

  3、提問:你在剛剛的錄象中看到了什么?

  4、快速瀏覽課文,看看我們的課文描寫了荷蘭的哪些方面?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激情導入,激發學生帶著濃厚的探知欲望去探究文本,為學習本課奠定了基礎。】

  (二)精讀感悟:

  1、在學生讀通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課文主要講了哪幾個方面。

  2、朗讀、議讀,品析交流。

  (1)讓學生主動朗讀自己想讀的,品讀自己喜歡的語句和段落,注意讀出自己的理解,邊讀邊體會,自己為什么喜歡或是從中感受到作者怎樣的情感。

  (2)指多名學生朗讀、議讀。(教師相機點撥,不需讓學生多作分析,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感悟讀出喜愛之情。)

  【設計理念: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環節教學中,堅持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自主地從課文中找出自己想讀的內容和喜歡的句段,自主地討論和交流感悟到的內容。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無論是朗讀效果、理解的多少,還是情感體驗的深淺,都不強求一個標準,力求體現個性的差異,讓學生真正地成為閱讀的主人。】

  在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品讀和理解時,教師在充分尊重學生獨特感受的同時也要適當地進行指導。

  具體來說我打算這樣處理:

  第二自然段:這一自然段主要寫極目遠眺所看到的草原上的景色。詳細描寫了奶牛圖,略寫郁金香圖。體會奶牛色彩美時,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碧綠如絲絨”“黑白兩色”來體會。體會奶牛的姿態美時我可以讓學生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來體會牛的不同姿態所體現出的不一樣的美。有的是默默低頭吃草,有的是若有所思,有的是活潑好動的牛犢,有是的儀態端莊的老牛。我打算用課件展示這樣一幅畫面: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上,到處都是黑白兩色的奶牛。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姿態上講臺站在這背景下來讀,讀出他們各自的姿態美。至于那大片的郁金香可以一帶而過,也可借助課件這一輔助教材來幫助理解朗讀。

  第三自然段:寫的是低地上的景色,著重寫了駿馬圖,要讓學生體會駿馬在草原上的自由。在這里我打算提出這樣的疑問:“你們在什么地方會覺得很自由?會覺得無拘無束?”也許他們會回答“郊外”、“操場”等等地方,讓他們談談讓自己感到自由的地方的特點,談談自己自由的感受。從而遷移到駿馬身上,駿馬們為什么會這么自由?是什么讓他們這么自由?這樣學生就能從自身的切身體驗來體會駿馬們的無拘無束、自由馳騁,也體會到了原野的廣闊以及作者對充滿生命活力的自由自在生活的無限向往。

  第四自然段:描寫了天堂般的動物世界,文中有許多表示顏色的詞語,“綠色”、“白色”、“黑色”,還有表示數量的詞語,“成千上萬”、“成群結隊”,要抓住這些詞語進行品讀,讀出它們的安閑。

  第五自然段:寫傍晚的景色,重點描寫了擠奶圖。我打算這樣設計:讓全班同學從剛剛那活躍的氣氛中安靜下來,然后放一曲舒緩的樂曲,隨著樂曲我輕輕地朗讀第五自然段,讓學生來說說感受,體會到傍晚的寂靜。也許有學生提出“遠處偶爾傳來汽笛聲”不是安靜,這里可以放手讓學生去爭論,作為教師要巧用讀文時產生的疑問,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要善于發揮課堂生成的教學資源的效用。到最后,我可以點一下,這汽笛聲是從“遠處”“偶爾”傳來的,連遠處的汽笛聲都能聽到其實是反襯出當時的寂靜。引導學生讀出傍晚的寂靜。

  第六自然段:寫夜晚的景色,描繪了一幅美好寧靜的田園夜色圖。這里要引導學生讀出夜晚的寧靜和安詳。

  第七自然段:只有一句話“這就是真正的荷蘭。”提問:為什么說這是真正的荷蘭?為什么要用“真正的”三個字?引導學生回顧課文,什么才是“真正的”荷蘭?其實這一步驟就是對整篇課文有一個總結,讓學生把剛剛零碎的感悟加以整合,對荷蘭的田園風光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體會田園景色所蘊涵的詩情畫意,回到課題《田園詩情》。

  (三)總結課文:

  最后可以設計這樣的提問:今天我們一起領略了荷蘭鄉村的美好景色,感受了那里迷人的田園詩情,看到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

  【設計理念:在讀懂課文完成積累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看到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這各種各樣的想法,再一次表明了學生對課文中所描繪的美好田園風光的熱愛和向往,是美好情感的又一次熏陶和積淀,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激發。并且,通過表達,學生學習的個性化特征得到了彰顯,為后續學習明確了目標。】

  (四)布置作業:

  1、自選作業:讀自己認為優美的段落;摘抄自己認為優美的詞句;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以小導游的形式介紹某一處景色。 2、拓展延伸:荷蘭這么美,你還想了解它更多的情況嗎?課后可以以小組為單位找一找有關荷蘭的資料,然后每小組推薦一位代表來向大家介紹一下。

  5、板書設計:

  田園詩情

  奶牛 悠閑

  白天 駿馬 自由 詩中有畫

  動物 安閑 畫中有詩

  夜晚 安靜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韩国视频高清一道一区 | 久久精品亚洲国产AV | 日本免费高清最新不卡视频 | 欧美一级a毛无片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手机 | 三级久久三级久久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