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只有付出辛勤勞動,才會有所收獲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比如楊利偉叔叔從小夢想著能飛向太空,經過不懈的努力,現在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中國飛向太空的第一人,為祖國爭得了榮譽。上節課我們也一起閱讀了一個和夢想有關的小故事《金子》,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齊讀課題)。
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彼得.弗雷特。)
還記得彼得的夢想是什么嗎?
板書:夢想
2、學生交流
過渡:那么他的夢想最終實現了嗎?
二、感悟課文
1、學習第七自然段
(1)彼得的夢想實現了嗎?
(2)交流。問: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生讀第七自然段)(課件出示圖文)
(3)自由朗讀彼得的話,體會一下他說這話時是怎樣的心情。
(生自由讀)
(4)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
你認為他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很驕傲、很自豪)
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不無驕傲、“!”)
你能再讀一讀這句話嗎?
(5)從你的朗讀中老師感受到了彼得的驕傲與自豪,誰能像他一樣來讀好這句話?
(6)讀得真棒!讓我們一起來體會彼得的心聲,齊讀。
過渡:彼得實現了他的夢想,他是如此的驕傲與自豪,讀到這兒,大家對這段話有什么疑問嗎?(引導提問:“真金”指的是什么?彼得又是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的?)同學們問得真好!我想通過大家的努力,這些問題一定能順利解決。那么讓我們回到課文,回到薩文河畔去尋找答案。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
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問:讀了這一部分,你知道了些什么?
學生交流:
這一段中有個詞“蜂擁而至”,什么叫蜂擁而至?(像蜂群似的擁擠著來到)
說明來的人怎么樣?(很多)
為什么有這么多淘金者“蜂擁而至”?(聽說……希望……)
所以他們——在河床上挖出許多大坑。
結果如何?(一無所獲,掃興離去)
2、誰能讀好這一段,讀出淘金者們從滿懷希望到掃興離去這樣一種巨大的心理變化。
(指名讀,齊讀)
三.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在眾多的淘金者中,彼得•弗雷特也是其中一員。
指名讀第2、3自然段 出示課件
2、你覺得他和其他淘金者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同樣滿懷希望,不同的是,他更吃苦耐勞)
從哪里看出他更吃苦耐勞?
(不甘心、默默地、埋頭苦干幾個月、翻遍)
3、結果如何呢?
(沒有發現一丁點兒、失望、連……都沒有、準備離開)
4、讀到這里,你對彼得的遭遇有什么想法?(……)
是啊,命運真是太殘酷了,對這樣一個吃苦耐勞的人,卻把他的希望完全敲碎。
彼得•弗雷特開始時不甘心落空,正是因為他相信——
(像他這樣付出勞動,一定會有所收獲,一定能實現夢想)
而事實卻敲碎了他的夢想,他不得不準備離開。
四.學習四-六自然段
就在彼得準備離開的時候,下了一場大雨,使他的命運發生了改變。自讀第4-6自然段。
(1) 你讀懂了些什么?
下了一場大雨土地跟以前不一樣了。這是一場怎樣的大雨?
松軟的土地上長出了小草。 出示課件
彼得悟出了什么?
這也說明彼得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師:彼得來淘金,就是想致富,這里沒有金子,但土地很肥沃,種花同樣可以致富。正是這種希望,這種美好的前景使彼得留了下來。想一想,培育花苗要做哪些工作,他會怎么做呢? 出示課件
(2) 彼得用他更多的汗水實現了夢想,難怪他不無驕傲地說:“……”(生接)(課件)
(3) 讀到這兒,小朋友們你們覺得“真金”是什么呀?(生自由發言)
(4) 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三、拓展延伸
同學們,你們的夢想是什么呀?準備如何去實現它呀? 交流。
師鼓勵:祝愿你們每個人都能通過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找到屬于自己的“真金”!
四、課后練習:寫一寫
觀察文中插圖,想像彼得是如何付出全部精力來培育花苗并獲得成功的,把它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