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倍思親》課文原文及教材解讀

發布時間:2017-11-08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每逢佳節倍思親》課文原文

  唐代有個大詩人,名叫王維。15歲那年,他就離開家鄉,來到京城長安,不覺已經兩年了。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熱鬧起來。人們扶老攜幼,興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王維看著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

  王維想,以前在家鄉時,每逢重陽節,總要和兄弟們頭插茱萸,手挽著手去城外登高遠眺。大家歡聚在一起,是多么讓人高興啊!如今我們卻天各一方,不能相會……此時此刻,兄弟們一定也在登高聚會,西望長安,思念著我呢。

  王維思緒萬千,提起筆來寫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便插茱萸少一人。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材解讀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是一篇典型的文包詩。文包詩是蘇教版一大編寫特色,課文題目源自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一句詩,這是全詩的中心句,也是膾炙人口、常被人引用的一句,以這句為題,使一股濃濃的親情溢于紙面。

  文章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通過一個通俗易懂的故事,簡要介紹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的寫作的背景和緣由。唐代詩人王維,15歲就離開家鄉,兩年后的重陽節,看到家家戶戶登高游玩、歡度節日的情景,王維思緒萬千,提筆寫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借此抒發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平白如話的語言,貼近生活的故事,拉近了學生與詩人的距離,為學生理解詩句、感情意境、體驗情感,作好了鋪墊。第二部分則是王維真情流露而寫下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這首詩用詞自然而凝練,一個“獨”字和兩個“異”字把那種獨自在外、人地兩疏的情景表達了出來,同時透露給人們一種寂寞的心情;一個“倍”字,真切地道出了詩人思鄉情濃。因此,也成為表達思鄉之情的千古佳句。課文共四個自然段。課文第一自然段寫王維15歲時就“離開家鄉,來到京城長安”,不知不覺“已經兩年了”,點明了詩人獨自一人在“異鄉”為“異客”的孤獨處境。第二自然段寫“一年一度的重陽佳節又到了”,本來在“異鄉”為“異客”思鄉之情就難免,更何況“佳節”來臨,人們扶老攜幼,興高采烈去登高游玩”,而王維形單影只,于是思念親人的濃烈感情油然而生,然而,長安與家鄉路途遙遠,難以見到親人的。 第三自然段寫王維回憶、想象“以前在家鄉時,每逢重陽節,總要和兄弟們頭插茱萸,手挽著手去城外登高遠眺“,今天他們還會思念著我嗎?在這段,王維通過“我”對“兄弟們”的思念,來遙想“兄弟們”對“我”的思念,在一種想象的感情交流中得到了心靈的慰藉。

  第四自然段在前面一個故事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地引出原詩,讓人進一步體會原詩的凝練和意境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每逢佳節倍思親》評課稿

2.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金子》說課稿

3.《孫中山破陋習》練習題

4.三年級上冊《金子》教材分析及說課稿

5.三年級語文《金子》隨堂練習

6.《金子》教學設計(三年級上冊)

7.三年級語文《金子》同步練習

8.蘇教版三年級上冊23課《每逢佳節倍思親》說課稿

9.三年級《金子》閱讀練習(附答案)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婷之久久综合丝袜美腿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 性欧美黑人性视频在线 | 日韩激情电影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性爱免费观看视频 | 日韩在线精品特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