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掌聲》課文原文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學,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因為小時候生病,一條腿落下了殘疾,她不愿意讓人看到她走路的樣子。
一天上演講課,老師讓同學們輪流走上講臺講故事。輪到小英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去。老師是剛來的,還不了解小英的情況。
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后慢吞吞地站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視下,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到得流下了眼淚。掌聲漸漸平息,小英也鎮定了情緒,開始講述她童年的故事。故事十分動人,她的普通話也很好。當她結束演講的時候,班里又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學們的掌聲里微笑著走下講臺。
說也奇怪,從那次演講以后,小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她不再憂郁,開始和同學們一起交談、游戲,甚至還走進了學校的舞蹈房……
后來,小英在給我的來信中說:“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次掌聲,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氣。我永遠感謝這掌聲。”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蘇教版《掌聲》教材分析
教學重難點是:
1、理解兩次掌聲的含義。
2、體會小英的內心世界。
重難點突破:
1、本文采用“一點突破法”牽一發而動全身,由“喚醒情感,感受掌聲——圍繞掌聲,感受內容——直插重點,感悟掌聲——巧作對比,升華掌聲”的教學鏈條,由“亮點——掌聲”照亮教學全程。
2、在學生充分讀思的基礎上,依學情點撥引導。讓學生讀第四段畫出最感動的情景描寫。(即同學們用掌聲鼓勵小英演講的情景) 引導學生抓住這個理解全文關鍵的“亮點”,
引導學生聯系上文,抓住上文中描寫小英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讀悟交流
3、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基礎上,創設了對話情境,進行語言補白,通過“補白”和角色對換,使學生進入一種“文化與情感交融”的情境,將掌聲的含義具體化,直觀化,情感化,讓學生真切地感悟掌聲的魅力 ,在充滿個性的對話中升華了體驗 。而且使亮點——掌聲煥發光彩,閱讀也因此充滿個性與靈性。
4、引導學生找出描寫小英前后不同的神態與動作的語句,通過讀悟、對比,體會掌聲的力量之大,使小英產生了“自卑——感激——開朗樂觀”的情感變化。
5、課尾輔以動情的歌曲,升華了文章的“亮點”,使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愛,讓課堂充滿人文情懷,并將暖暖愛意融人到學生生活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