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師:布魯斯王子躺在山上的一間磨坊里,不斷地唉聲嘆氣。他會說些什么呢?
生:哎!我們軍隊一連打了七次仗都失敗了,怎么辦啊!
生:我真是無能,總是打敗仗。如果再不打勝仗的話,我“無顏見江東父老了”。
生:我們的人民正遭受著外國侵略者的侵略,我卻不能把侵略者趕出去。
生:我對這場戰爭快要失去信心了。
……
[片段二]
師:布魯斯王子看到蜘蛛終于結成了一張網,他是怎么說,怎么做的?根據課文內容演一演。
(生各自演,指名學生上臺演)
師:(問表演的學生)布魯斯王子,你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我看到蜘蛛結了斷,斷了結,最后終于結成了一張網,我非常感動。
(其余學生補充)
生:雖然網總是被風吹破,但蜘蛛并不灰心。我從蜘蛛身上學到了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生:小小的蜘蛛都能結第八次網,難道我不能干第八次嗎?
生:我想,我要馬上招集軍隊,動員人民反抗,帶領軍隊進行第八次抵抗!
……
[片段三]
師:請你想象一下,當時布魯斯會怎樣動員幾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來參加第八次抵抗?
(四人小組內討論)
師:現在,你面對的是幾乎失去信心的士兵(全班同學),把他們動員起來吧!
生:(痛心疾首地)我們的祖國正在遭受著外國的侵略,我們的人民很痛苦(師建議:可以說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救救他們吧!
生:蜘蛛給了我很大啟發,只要堅持到底,勝利就一定會屬于我們的!
生:(振臂高呼)士兵們!同胞們!拿起你們的武器,把侵略者趕出去吧!沖啊!
(臺下的“士兵們”熱烈鼓掌、高呼)
[反思]
以上片段截取自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八次》一課的課堂教學。課文中的人物形象,是具體可感的角色,引導學生對這些角色進行體驗,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他們探究性閱讀的能力。
第一個片段是讓學生抓住“延伸”進行角色體驗。課文相應的語句言雖盡、意味止,引導學生想象布魯斯王子會唉聲嘆氣說些什么?
第二個片段是讓學生抓住“語言”進行角色體驗。言為心聲,語言是從人物心里流淌出來的,當布魯斯王子喊出“我也要干第八次!”時,讓學生與人物同呼息、共命運,設身處地融入角色,說說心里在想什么?
第三個片段是讓學生抓住“空白”進行角色體驗。有時為了追求“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共鳴效應,課文往往有意識地留出空白。這些空白正是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的好材料。課文的最后一段邊是如此,讓學生想象布魯斯王子是怎樣動員那些幾乎失去信心的士兵來參加第八次抵抗。
學生進入了角色,也就進入了課文的情境,學生對課文會有比較深刻的領會。角色體驗促使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了創造性的理解。我覺得,這樣做是符合學生“個性化閱讀、創造性閱讀”的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