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身居外地在重陽節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背誦古詩,通過語言文字體會王維濃濃的思鄉、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反饋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每逢佳節倍思親》(板書課題)
首先檢查生字掌握的情況。
2、師:這個題目出自哪首詩?作者是誰?(板書:王維)你們會背嗎?指名握學生背誦。
3、這么多同學都會背了,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詩句中的幾個生字填出來。請拿出練習紙來,填空。
九月九日()山東兄弟
()在()鄉為()客,每逢()節()思親。()()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師出示正確答案,學生對照糾正
4這首詩是在什么情況下寫出來的,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這節課,我們將走進文本,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
二、讀文悟情
學習第一、二自然段,理解古詩前兩句。
1、學生自由讀課文1、2自然段,想一想這兩段話告訴我們什么。
2、出示:15歲那年,他就離開家鄉,來到京城長安,不覺已經兩年了。
(1)指名讀句,從“15歲”、“兩年”這兩個帶有數字的詞語中你讀出什么了?
(2)老師考考大家,王維的家鄉在哪?(板書:家鄉)
(師作簡介,將詩題中的“山東”與現在的山東省加以區分,王維的家鄉在蒲州,在華山以東,所以詩題稱“憶山東兄弟”。)
(3)試想王維小小年紀,獨自一人在異地求學,兩年沒有見到親人了,會是什么心情?誰再來讀一讀這句話,想象自己就是王維,孤孤單單一個人,在他鄉做客。(指名多個學生讀)
出示:王維看著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了。
(1)家家戶戶在歡度什么節日呢?(重陽節)重陽節是農歷的幾月幾日呢?
(2)這是個怎樣的節日,你能找到文中的詞來說一說嗎?課文中哪些句子能讓你感受到這種歡度節日的熱烈場面呢?(指名讀)
(3)出示句子: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熱鬧起來。人們扶老攜幼,興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扶老攜幼”是什么意思?
“興高采烈”能換個詞嗎?(興致勃勃 欣喜若狂 歡天喜地 喜笑顏開)
(4)這樣的情景,還讓你想到哪些詞?(熱鬧非凡 人山人海 喜氣洋洋)
(5)是呀,這重陽佳節可真熱鬧呀,據了解,重陽節人們不但要登高游玩,人們還會品嘗重陽糕,還飲菊花酒。真是一個熱鬧、快樂的節日。誰能通過朗讀把咱們也帶到熱鬧的長安城呢?指名讀,齊讀。
(6)重陽佳節,家家戶戶歡度節日,作為一個異鄉人,此時會是怎樣的心情?
3、這兩段內容對應了是古詩中的哪幾句的意思?
出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你知道“獨”是什么意思?“異鄉”指哪里?“異客”又指什么?“佳”,指美好。“佳節”即美好的節日,在這里指哪個節日?“倍思親”指怎樣思念親人?
你能用文中的話或者自己的語言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嗎?同桌互說,指名說。
4、理解了這兩句詩,我們再來讀一讀,一定會讀的很好。指名讀。
學習第三自然段,理解古詩后兩句。
1、過渡:重陽節的歡樂不屬于王維,此時的王維獨自一人身在他鄉,只能沉浸在對過去美好生活的回憶中。王維主要思念了哪些親人?又想起了哪些事?自由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同桌交流交流。
2、出示:王維想,以前在家鄉時,每逢重陽節,總要和兄弟們頭插茱萸,手挽著手去城外登高遠眺。大家歡聚在一起,是多么讓人高興啊!
(1)指名讀句,讀后評議,他讀得怎么樣?指導朗讀。
(2)師簡介“茱萸”。讓我們也來插插茱萸、挽上手、登高遠眺,感受王維和兄弟登高的喜悅吧。齊讀。
3、快樂的時光總是令人難以忘懷。然而如今,王維只身一人身處長安,他在山的這頭,而家鄉和親人卻在山的那頭,那么遙遠的。(板書:親人)這就是——天各一方,不能相會。
4、出示:如今我們卻天各一方,不能相會……
(1)王維想到了過去和兄弟登高的歡樂,想到了現在獨自一人的孤獨,內心是百感交集。這里的省略號就像一聲長長的嘆息,唉——從這聲長長的嘆息中,你們品出了什么?
(2)能把你感受到的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嗎?指兩名學生讀。
過渡:王維還想了些什么呢?
5、出示:此時此刻,兄弟們一定也在登高聚會,西望長安,思念著我呢。
(1)看,王維的兄弟們真的插上了茱萸,正登高西望呢。假如你是王維的兄弟,此時此刻,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學生自由說,教師加以指導)
(2)多好的兄弟,多深的情誼。思念就像一跟長長的線,將他們的心緊緊地拴在一起。這是兄弟們在思念王維,更是王維在思念兄弟們。讓我們再次走進王維的內心深處,感受那刻骨銘心的思親之情。(教師范讀,生自由讀,齊讀。)
6、這段話對應了詩中的哪幾句呢?
出示: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你理解這兩句的意思嗎?能給大家說說嗎?
帶著對親人、家鄉的思念之情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學習第四自然段,情感涌現,吟詩抒情。
1、王維獨自一人在他鄉求學,又到了重陽佳節,目睹著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熱鬧場面,王維想了很多很多:想到了過去,想到了現在,想到了兄弟們對自己的思念,王維此時的心情可以用書上哪個詞來表達呢?(思緒萬千)指導感情讀詞。
2、王維將無限的思念,凝聚筆端,揮筆寫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流傳千古的名詩。出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讓我們用我們的心,用我們的情來吟誦這首詩。
4、多么動情啊,這就是王維憶山東兄弟的情。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寫寫這個“憶”字。(板書:憶)一個“憶”字,就濃縮了王維對親人的深切思念。讓我們再次感受王維“倍思親”的深情吧!(學生齊誦古詩。)
三、情感延伸,課外拓展
1、“每逢佳節倍思親”是說詩人僅僅在重陽節的時候才更加思念親人嗎?
出示句式:
中秋之夜,王維看到家家戶戶吃著團圓飯,便情不自禁地吟誦------
除夕之夜,王維看到---------------------------,便情不自禁地吟誦------
這句詩現已成為許多身處他鄉的游子表達思鄉之情的千古佳句。
完成作業紙上的填空:中秋之夜,堅守邊疆的子弟兵們,看著天上一輪圓月和自己的形單影只,不禁想起了遠方的家人,情不自禁地吟誦:----------
2、讀一讀作業紙中思鄉的詩,李白的《靜夜思》,王安石的《泊船瓜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