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語文期末文言文復習題(帶答案)
《三峽》綜合練習題
(一)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解釋下面加點的字。
①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 ②屬引凄異( )
2.選出加點詞詞義相同的一項( )
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錢幣乞之 B林:青林翠竹 林寒澗肅
C絕:哀轉久絕 沿溯阻絕 D素:素湍綠潭 可以調素琴
3.請分別概括三峽四個季節(jié)的特點。
①夏季:
②春冬:
③秋季:
4.填寫出描寫三峽形勢的語句。
①體現(xiàn)三峽長的語句是:
②體現(xiàn)三峽險的語句是:
③體現(xiàn)三峽窄的語句是:
④表現(xiàn)山河秀麗的語句是:
5.文中的“良多趣味”指的是什么?
6.文末引用漁歌的作用是什么?
參考答案:
1.①飛奔的馬 ②連續(xù) 2.B 3.①水勢迅急兇猛 ②景色秀麗奇絕 ③蕭瑟凄涼 4.①三峽七百里 ②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③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④素湍綠潭,回清倒影5.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6.進一步突出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渲染三峽秋天蕭瑟凄清的氣氛。
(二)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選自酈道元《三峽》)
1.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 )
A沿溯阻絕(順流而下) B乘奔御風(奔馳)
C夏水襄陵(河岸) D屬引凄異(連續(xù))
2.下面是“素湍綠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譯,請選出正確的一項( )
A白色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回旋著清波,倒映出各種景物的影子。
B向來碧綠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種景物的影子。
C平靜的河流,碧綠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種景物的影子。
D平時碧綠的潭水里,回旋著清波,倒映著影子。
3.選出最能概括本文段內(nèi)容的一項( )
A描繪了三峽夏季水流之急。 B描繪了三峽四季的美麗景色。
C描繪了三峽春冬之時的美麗景色。 D描繪了打魚人的悲慘生活。
參考答案:1.D 2.A 3.B
(三)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嗽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良多趣味 (2) 林寒澗肅
(3)屬引凄異 (4)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翻譯下面文言語句。(2分)
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譯文:
3.填空:文中用“ ”描繪了山形的挺拔險峻,用“ ”寫盡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
4.昔日酈道元筆下美麗的三峽,如今因三峽工程更聞名于世,并吸引了無數(shù)中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請你用簡潔生動的語言寫一段導游詞,向前來觀光的游客介紹三峽的風景特點和時代變化。(3分)
【相關鏈接】新華網(wǎng)三峽工地5月20日專電(記者江時強、劉詩平)
2006年5月20日14時,三峽壩頂上激動的建設者們見證了大壩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的歷史性時刻。至此,世界規(guī)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壩終于在中國長江西陵峽全線建成。
三峽大壩建成后,大壩本身就是一道壯麗的景觀。北京三峽游的線路一直在追蹤 三峽大壩的建設進程。
導游詞:
參考答案:
1.(1)真(或實在) (2)寂靜 (3)連續(xù) (4)快(4分,每小題1分)
2.在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在山峰之間,常有懸泉瀑布飛流沖蕩。 (2分,如關鍵詞漏譯或錯譯,酌情扣分)
3.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2分,每處1分)
4.示例:各位旅客,歡迎你們來三峽觀光。七百里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四季美 景風格迥異。春冬之時,潭水碧綠,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飛懸;夏季水漲,江流洶涌;秋景凄寒,猿鳴哀轉。走進三峽人家,品嘗金黃蜜桔;登上三峽大壩,感受磅礴氣勢。多情的三峽風光,熱情的三峽人民,歡迎各位常游此地。(3分,三峽風光介紹2分,時代變化1分。如語言不簡潔連貫,不生動優(yōu)美,酌情扣分)
《夢溪筆談》兩則 復習題
基礎題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6分)
(1)其喙( )有鉗 (2)歲以大穰( )
(3)梵( )天寺木塔 (4)貽( )以金釵
(5)六幕相聯(lián)如胠篋( )( ) (6)人履( )其板
2.解釋下列加粗的詞。(6分)
(1)千萬蔽地 蔽: (2)歲以大穰 歲:
(3)患其塔動 患: (4)未布瓦,上輕,故如此 故:
(5)貽以金釵 貽: (6)人履其板 履:
3.解釋下列加粗的虛詞的意思或用法。(6分)
(1)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 其: (2)歲以大穰 以:
(3)以鉗搏之 以: (4)乃以瓦布之 乃:
(5)乃以瓦布之,而動如初 而: (6)蓋釘板上下彌束 蓋:
4.請對下列句中的“之”的意思或用法加以歸類。(10分)
A.慶州界生子方蟲,方為秋田之害 B.遇子方蟲,則以鉗搏之
C.其蟲舊曾有之 D.問塔動之因
E.錢帥登之,患其塔動 F.但逐層布板訖,便實釘之
(1)代詞,代物:
(2)相當于結構助詞“的”:
(3)語氣詞,無實在意思:
5.譯述下列句子。(8分)
(1)元豐中,慶州界生子方蟲,方為秋田之害。
(2)遇子方蟲,則以鉗搏之,悉為兩段。
(3)無可奈何,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貽以金釵,問塔動之因。
(4)蓋釘板上下彌束,六幕相聯(lián)如胠篋,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動。
6.請用一句話概述《以蟲治蟲》的內(nèi)容。(10分)
7.《梵天寺木塔》詳細記述怎樣解決塔動的問題,而匠師按喻皓指點實施,則用“如其言”一筆帶過,這是為什么?(10分)
8.填空。(4分)
《夢溪筆談》的作者________是我國北宋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該書的自然科學部分總結了我國古代的________成就。
綜合題
1.你認為《以蟲治蟲》所述的內(nèi)容在今天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
2.《梵天寺木塔》用了怎樣的寫法來突出喻皓建筑技術的高超的?
參考答案
基礎題
1.(1)huì(2)ráng(3)fàn (4)yí(5)qū qiē(6)lǚ
2.(1)遮蓋(2)年成(3)擔憂(4)所以(5)贈給(6)走,踩踏
3.(1)他的,指匠師的(2)因(3)用(4)連詞,相當于“于是,便”(5)轉折連詞,相當于“但是”(6)連詞,承接上文,解釋原因,相當于“因為”
4.(1)B、E、F(2)A、D(3)C
5.(1)宋神宗元豐年間,慶州地區(qū)生了子方蟲,正要危害秋田里的莊稼。
(2)(它們)遇上子方蟲,就用嘴上的鉗跟子方蟲搏斗,子方蟲全都被咬成兩段。
(3)沒有辦法時,匠師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見喻皓的妻子,拿金釵送給她,要她向喻皓打聽木塔晃動的原因。
(4)因為釘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緊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連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樓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撐,塔當然不會晃動。
6.在子方蟲危害秋田作物時,子方蟲的天敵“傍不肯”迅速消滅了它,保證農(nóng)業(yè)取得豐收。
7.如何解決塔動問題是說明的重點,所以應詳寫,這樣就突出了說明的中心;而實施過程不是重點,所以就略寫。
8.沈括科學 政治 科學
綜合題
1.現(xiàn)在我們用農(nóng)藥治害蟲,帶來了污染,而采用以蟲治蟲的辦法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由此看來,這種辦法在今天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以匠師的“無可奈何”來反襯喻皓技術之高。又用側面描寫來烘托,如工匠費盡心機了解如何才能解決塔動的問題,又如篇末說:人皆伏其精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