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目標:
⒈把握文章內容,體會作者情感。
⒉把握散文情感美、意境美、文筆美。抓住優美、生動的詞語,再現詞語傳達的畫面,用心體會,感受散文意境。
⒊ 陶冶自己愛美的心靈,鍛煉自己發現美的眼力, 培養自己熱愛自然的感情。
二、學習方法:
朗讀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
三、預習提綱:
⒈簡介作者:
羅蘭,原名靳佩芬,天津寧河人。臺灣女作家,善于寫景狀物,文筆優美。她創作勤奮,從《羅蘭小說》到現在,已有近30部作品問世。除《羅蘭小說》五輯外,還有《羅蘭散文》七輯,長、短篇小說多集,以及書信體文集、詩歌劇、論文集等。其中《羅蘭散文》第一輯、第二輯獲臺灣中山文藝大獎。
⒉生字、詞,
(1) 根據拼音寫詞語或漢字注音
眸子( )酡紅( )寂寥( )執著( )澹( )
sà爽 shè住 juàn顧 秀yì
(2)解詞:
蕭疏:稀疏,稀稀落落。
擾攘:騷亂,紛亂。 澹:安靜。
閑云野鶴:比喻閑散安逸不受世俗羈絆的人,舊時多指隱士、道士等。
四、 讀課文,整體感知并深入研討課文。
1、 作者抓住了秋天的哪些景物來寫的?
⒉說說本文的結構方式。
3.最能 概括全文中心,直接表達作者情感的一個段落是第幾自然段。
4.文章是具體抓住“秋”的哪幾方面來進行描述的?
5、從整篇文章看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五、教學反思:
本文運用了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描寫大自然,歌頌人生,寓情于景。語言傳神形象,擬人貼切自然,在行文中有很強的感情色彩,親切自然,富有感染力。這些特點都需要學生認真掌握,并在以后的習作中加以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