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二則綜合檢測題
1.填空:(30分)
(1)《論語》是記錄 的一部書,是 家經典著作之一,是由 收集整理而成。孔子,名 ,字 , 時期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 、 、 。
(2)“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指 、 、 、
“五經”指 、 、 、 、 。
(3)生活中用來教育人們要謙虛,不要狂妄,不懂裝懂時,我們常引用《論語》十則中孔子的話: , , 。
(4)子曰:“ 則罔; 則殆。”
(5)子曰:“知者不 ,仁者不 ,勇者不 。”
(6)子曰:“其身 ,不令 ;其身 ,雖令 。”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10分)
論語( ) 不慍( ) 三省( ) 焉( )殆( )
不惑( ) 誨( ) 罔( ) 凋( )擇( )
3.請寫出加點字的本字、讀音、意義。(12分)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誨女知之乎
(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4.判斷題。(10分)
(1)孔子是戰國時期的人。 ( )
(2)《論語》是孔子自己編寫的書。 ( )
(3)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 ( )
(4)《論語》的“論”讀“lùn”。 ( )
(5)“三人行……”,“三”在古代表示多數,不是具體數字。 ( )
5、選擇題。(12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中,“三”的意思是: ( )
A.數字,表示具體數量。 B.表示多數 C.表示少數
(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中,“必”的意思是 ( )
A.必須 B.一定 C.必然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句話孔子是在告誡人們要珍惜 ( )
A.時間 B.逝者 C.河流
(4)“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中,“信”應取哪種解釋? ( )
A.書信 B.相信 C.信實,真誠
(5)孔子是哪家學派的創始人? ( )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6)通行本《論語》共多少篇 ( )
A. 100 B.20 C.50
6、連線題。(10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罕》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為政》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述而》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學而》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里仁》
7、閱讀下面短文,回答問題。(16分)
曹沖生五六歲,智意(知識和判斷能力)所及(達到),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送來)巨象,太祖(即曹操,曹沖的父親)欲知其斤重, 訪之群下(手下人),咸莫能出其理(辦法)。沖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如石頭等物)以載之, 則較(比較)可知。太祖悅,即施行焉。
(1)給短文加一個恰當的題目,填在橫線上。(2分)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8分)
①有若成人之智 。
②太祖欲知其斤重 。
③訪之群下 。
④咸莫能出其理 。
⑤太祖悅 。
(3)由文中人物可判斷出故事發生在 朝。(2分)
(4)曹沖是一個怎樣的人?文中說明這一點的是哪一句?(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