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裝》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朗讀精彩片段,體會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對刻畫人物的妙處。
2.明確題目與內容、結構的關系,理解中心人物及主題。
3.了解童話的一般特點:想象和夸張。
4.通過聽說讀寫練習,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發展學生的想像力。
【教學過程】
一 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教師先讓學生講講自己讀過哪些安徒生童話,談一個童話的主要情節,或者談談自己對這些童話的整體印象,或者談談自己為什么喜愛童話。
今天我們來學習安徒生筆下的童話《皇帝的新裝》。看課文注解1,畫出要點。(作者的名字,國籍,所處的時期,人們對他的評論及其他作品)
2.快速閱讀全文。
(1)勾畫出生字、生詞。
(2)學習小組內交流故事梗概,對照多媒體顯示圖片,說說自己認為最有趣的是哪件事。
(3)分角色朗讀學生認為最有趣的情節。(如誠實的老大臣、另外一個誠實的官員及皇帝去看新裝的不同心理,穿新裝的片段等。讀時要注意語氣、語調)
(4)討論:皇帝是怎樣的皇帝?
二 研讀與賞析
1.誰在行騙?學生很容易回答:“自稱是織工的兩個外來的騙子。”
2.怎么騙?從課文找出一句話來。“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
3.你認為兩個騙子的騙術高明嗎?允許有不同意見,但要有理有據。
4.現在我們都能一眼識破騙子的騙術,但為什么皇帝、大臣甚至舉國的老百姓都被騙了?文中僅僅是兩個騙子在騙嗎?文章最后以孩子天真的話來揭示真相,作者的用意何在?
分析皇帝、大臣及百姓的不稱職、不理智、隨聲附和的特點。孩子沒有考慮自己,沒有虛榮心,根本不存在稱職不稱職的問題,他誠實,沒有顧慮,什么也不怕,因此說出了真話。
5.那么,從中我們應該明白什么道理呢?
由于大家都把個人利益放在了首位,怕這怕那,所以才上當受騙,說了假話。那個孩子沒有私心,沒有顧慮,什么也不怕,因此說出了真話。看來自私自利是罪惡霸根源,只有無私才能無畏。
6.這位皇帝被騙得如此凄慘,現實生活中會有這樣的皇帝嗎?
我們很難找出一模一樣的皇帝來,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能發現很多類似的事情。看來作者是在現實的基礎上,通過想象寫出了這篇文章。
三 作業
1.想象皇帝回宮后做了些什么,寫一段話。
2.如果你想對皇帝和大臣們提建議,你會說些什么?
四 板書設計
略
教學反思
1.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2.激發學習興趣,自主合作探究。
3.由表及里,豐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