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細胞》教學反思1
上周學校組織聽課,我準備了《偉人細胞》學案式教學嘗試課。
好久沒有上公開課了,第一要克服的依然是緊張的心理問題。上課鈴一響,居然緊張不知所云,詞不達意了,作為從教多年的老教師實在是汗顏。講課中間,最丟人的是,指名回答問題后,那孩子早坐下了,我居然脫口而出了兩個字“坐下”,等反應過來,早已經是臉紅滿面,尷尬至極。
第二是準備不充分。中間分析賈里實施“偉人計劃”失敗原因時,一秒鐘的時間,腦子出現了空白,于是慌亂中將剛講過的話又重復了一遍,方才喚醒記憶,接著往下講。還有時間安排不合理,不能掌控每一環節所需實際時間,所以前松后緊,致使下課延時。
第三是不能充分放手,給學生活動的時間不多,對學生的能力不信任,為了趕進度,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探究的權利,剝奪了學生表達獨到觀點見解的機會。
第四不給學生談收獲啟示的機會,不允許學生有自己的閱讀體驗。因為對于一篇獨立的文章,每個人都可以根據不同的閱歷不同的理解從不同的角度獲得屬于自己的閱讀體驗感受,然而我的課堂卻一刀切,給出的是標準的答案,我個人認為這是這節課最失敗的地方。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多角度分析多角度體驗,鼓勵學生有屬于自己的收獲感受 。
《偉人細胞》教學反思2
教《偉人細胞》第二課時時我讓學生在學習“化敵為友”、“矮個風度”以后,自學“打工計劃”和“自領破書”兩個部分,自主提問,自由選擇答題人,在主答題人回答后,其他同學補充。學生提出了許多問題:課文第31節說“那些高中生大都干干送報紙之類的雜活,而賈里準備在這方面一鳴驚人!”這里的“在這方面”指什么? 課文32小節“魯智勝不死不活地說”是什么意思?該怎樣讀他的語言?他為什么要“不死不活地說”?課文第36小節寫賈里精心準備面試,他不是去打工嗎?怎么還穿名牌服裝?課文37小節賈里在遭到拒絕時說“有志不在年高”,可第44小節又想“不去也罷,否則將來出了名,在寫履歷時,寫上一句‘曾剪過線頭’也不見得添多少光彩!边@是為什么?43小節,魯智勝“足足笑了1分鐘50秒”,為什么這么寫?46小節,寫爸爸“不肯賞一句振奮人心的話”,爸爸為什么不肯?賈里雖然主動領了破書,但只是因為“聽煩了”,他們學校大張旗鼓地表揚他,是不是有點不實事求是?賈里能發揮帶頭作用嗎?課文54小節,“不論它是好是差還是不好不差,賈里都得對那一年道一聲:拜拜!”這就結束了?哪有這樣結束一篇文章的?……學生學得興致勃勃,爭得面紅耳赤,對有些問題的解答,我覺得比教參還透徹。比如:魯智勝為什么足足笑了1分鐘50秒?學生是這樣回答的:1、因為魯智勝本來就不贊成他去大工廠打工,課文33小節就能表現這一點,F在賈里的經歷如他所料,他怎能不得意?這是得意的笑。2、魯智勝是個真正“重義輕財,對東西不吝惜”的人,要不然他當時不但笑不出來,還會氣呼呼的。他笑了,還笑那么長時間,表明他的名牌西服破了,他完全不介意。他的笑是覺得賈里的經歷實在太富有戲劇性了。3、賈里當時很泄氣,但他剪壞了人家的西服,人家完全不介意,又不能不讓他笑,但這笑聲賈里聽著太刺耳了,所以連笑的時間都精確到了秒。4、作者這樣寫是用了夸張的手法,使得賈里的所作所為更加逗人。
這節課,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參與了課堂,或主動提問,或被點名答題,或闡述補充意見,下課鈴打響了,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嚷著不愿意下課。這是我從教十三年來的第一次。我很感動,也很慚愧。新課改搞得轟轟烈烈,在課堂上我卻很少真正聽到孩子們自己的聲音。這節課,沒有音樂,沒有圖片,沒有教師太多的氣氛渲染,甚至沒有教師闡述自己理解的機會,學生個個神采飛揚,不時發出會心的笑聲。學生對課堂的要求可謂少矣,而我卻到現在才把課堂還給他們!但是,教師在課堂上不作為,這是不是又陷入了學生中心論呢?怎樣巧妙地駕馭,既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又讓教師成為課堂的靈魂?這篇課文一(7)班比一(5)班多上了一節課,值得嗎?但不管怎么說,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這總是好的。要不然,那么新鮮的思想,我怎么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