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下面是題破山寺后禪院同步練習,歡迎同學們的練習和關注,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提高語文成績,學好語文知識。
閱讀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回答下列問題: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馀鐘磬音。
1.頷聯寫了什么?
答:
2.簡要用兩句話說一說頸聯所寫的內容。
答:
3.尾聯用了什么表現手法?你能再舉出你學過的一首詩來嗎?
答:
答案:
1.破山寺后禪院幽深,寂靜的環境。
2.寫山光之美,潭水之清。
3.襯托。如《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 《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拓展閱讀李白的《聽蜀僧浚彈琴》,回答下列問題:
蜀僧抱綠綺(l),西下峨嵋峰。為我一揮手, 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2),余響入霜鐘(3)。不覺碧山暮, 秋云暗幾重。
【注】(l)綠綺:古代著名的琴。(2)流水:《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3)霜鐘:《山海經•中山經》:“豐山……有九鐘焉,是知鐘鳴。”郭璞注:“霜降則鐘鳴,故言知也。”
1.這首詩寫聽琴,并沒有著重寫彈奏技巧和琴聲,而是把重點放在描寫______ _____,從_____(正或側)面表現音樂的高妙。
2.頸聯兩處使用典故,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點明自已也是通曉音律之人,“霜鐘”的傳說點明物候時令,此外,這兩處的用典還有更深層的寓意是:
______________
答案:
1、聽者(或作者自己)的惑受上;側(面)。
2、作者具有濟蒼生的抱負,也期待著同樣能得到人生的知音(意思對即可)